■本报记者 陈典宏 通讯员 谢指挥 蔡 炎
“吃亏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大家是否知道,当年这首脍炙人口、传诵大江南北的战地诗,就诞生在广西百色军分区十二道门哨所的“剑麻诗林”。
置身“剑麻诗林”,一株株剑麻像一个个战士昂首挺立,一首首镌刻在剑麻上的诗句百转千回、荡气回肠:“万里英名传虎将,千秋浩气壮国魂”“战士常怀报国心,春风不惜边关远”……
“当年边境自卫作战,边防军人的情感在硝烟弥漫中升华成诗,官兵们把诗句刻在哨所堑壕坎、猫耳洞口的剑麻上,就是最初的剑麻诗歌。”排长石凯丞告诉记者,“硝烟散去,官兵们把剑麻种进哨所,借剑麻常青、挺拔、拒腐、坚韧等品质倾诉心声、抒发情感,或写理想,或颂边关,或歌和平,或抒思念。”如今,“剑麻诗林”中仍有600余首诗歌清晰可见。
剑麻诗就是最好的戍边教材。据百色军分区政委王光明介绍,当年战场上诞生的剑麻诗,如今已在百色军分区广泛传播:有的连队成立了剑麻诗社,有的单位建起了剑麻诗网站,种剑麻,吟剑麻诗,已成为驻广西边防部队特有的文化景观。
当年十二道门哨所的剑麻诗人,今天已无从知晓名字;镌刻在剑麻上的一些诗句,也因剑麻生命轮回化成了春泥。然而,一茬茬官兵,却在剑麻诗魂的浸润下茁壮成长。3年来,这里先后涌现出3名全军和军区“理论学习之星”,10多名战士考取军校。
诗言志。一位到访十二道门哨所的记者曾写道:“面对蓬蓬剑麻,品读一首首系战士情、带硝烟味泥土味的‘剑麻诗’,感到当年发源此地的‘吃亏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战地诗,已在这片光荣的土地上传播、延续和升华。”
行行剑麻诗,折射和记录了代代边防军人戍边卫国的执著与忠诚。
■本报记者 陈典宏 通讯员 谢指挥 蔡 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