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尹俊:大家好,这里是新浪演播室。我们今天要聊的话题是有关灾区遥感探测方面的话题,请到的嘉宾是中国一航飞行试验研究院中飞通用航空公司经营管理部经理李卫华先生。欢迎李先生做客我们新浪。
李卫华: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
主持人尹俊:说到遥感探测,特别想请李先生给我们说一下航拍的作用和航拍作业的基本分类情况。因为我知道咱们的机构刚好在灾区执行了探测的任务,等一会儿可以好好跟网友分享一下,不过分享之前,有一些概念先给我们解释一下。
李卫华:说到航拍,大家经常想到的传统的想法,可能是空中拍了一些新闻类的摄影或者是照片、录像的资料。我们讲的航空摄影是专业的航空摄影,不同于我们传统的普通相机,或者是摄像机在空中新闻的摄影、摄像,它主要是用于基础的建设、地形中心,还有城市规划,公路、铁路、电力选线,主要是用于这些东西。
主持人尹俊:不是我们想的开一个飞机在上头拍一个大照片,不是这种概念。
李卫华:我们专业的相机大概有将近200公斤重。
主持人尹俊:航拍作业分类是什么样的?
李卫华:航拍作业可以按照比例尺分类有这么几种,一种是按照比例尺分类,分为大比例尺、中小比例尺。如果按照我们使用拍摄的介质分类,又有黑白航空摄影和彩色航空摄影、彩红外空摄影。
主持人尹俊:像我们要做一次这样的遥感大概在飞机上一共需要几个人?
李卫华:要是不算飞行员,我们专业人员是一到两个人。
主持人尹俊:看来人员需要的倒不多,主要是技术方面的一些含量应该是比较高,还有设备方面的要求。
李卫华:对。
主持人尹俊:其实我看到一个最新的报道、资料,5月15号中国一航飞行试验研究院所属中飞通用航空公司率领项目组人员在四川地震灾区高效完成了一个架次的航摄任务,给灾区很大的帮助。因为现在很多灾区都看不到,只能通过航摄拍摄到灾区的情况。在这里不知道李先生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次任务。
李卫华:这次灾区航摄,我们主要是有两个机组,一个机组是在四川的太平市机场,执行对汶川地区――汶川、理县、茂县,还有这次震中映秀的航拍。应该是5月16号第一次拿到资料。这个任务我们当时有一个机组在四川的达州,正在执行咱们国家第二次国土调查任务,我们在地震后的第二天,5月13号,我们机组就得到了国家测绘局的指令,接到这个任务,当天连夜晚上我们就赶到四川,把设备全都拉过去,在第二天的9点钟,飞机所有都处于试航状态,就等天。5月13、14号这两天由于天气不好,一直都没飞起来,后来16号终于拿到了航摄第一手的资料,总共拍了220多张片子,相片最后统一都受到国家测绘局这边做正社影响头和DM数字高重模型。我们还有一个机组在鲁南这个地区来进行航空摄影,我们是在16号得到国家测绘局的一个任务,这个飞机当时是执行完奥运圣火登珠峰的任务,这个飞机当时在西宁,我们及时把它调回来,16号得到这个消息之后,17号就要回彦梁,我们经过一些准备,18号早上飞了第一个架次,当时飞机不好,没有飞到成果。19号这天我们飞了两个架次7个多小时,这次拿到的成果,飞了有8千多平方公里,一张相片大概覆盖是64平方公里,这是跟比例尺有关系,我们飞的是1:35000小比例尺,因为飞机飞得高,下面覆盖的范围比较大一些。
主持人尹俊:相片放大最清楚能到什么地方?
李卫华:我们做图是1:10000的地形图,至少地面分辨率是优于1米。
主持人尹俊:可能地面上的人能看清楚。
李卫华:人看不清楚,因为从空中往下看,人是往下的,汽车可能能看清楚。
网友:问一下李专家,你们执行用的是什么飞机?
李卫华:这个飞机是美国的赛斯纳奖状飞机,在美国是属于高档公务机,巡航速度可以达到600到700公里,速度比较快,升限是12000。
主持人尹俊:比较适合做航拍的工作。
李卫华:这次执行珠峰任务,有些飞机上不去,那边害怕高度比较高,8000多米。我们这个机组飞行员经验比较丰富,在西藏作业时间超过2500小时。
主持人尹俊:时间就代表着经验。航拍难在哪里?为什么不会那么顺利?
李卫华:现在咱们经常用的都是可见光部分的航拍,所以受天气的影响特别厉害,一个是不能穿透云层照到地面的目标。还有一个天气不好的话,对飞行安全也不利,能见度差,我们看到汶川这个地方,汶川西边6公里有一个5000多米的海拔高山,紧邻汶川县城。但是东边离汶川有不到20公里,就是成都平原,海拔高度只有500多米。这么短的距离高度差别特别大。
主持人尹俊:这是一个制约的因素,除了海拔高度大还有什么?
李卫华:针对这次汶川这边,飞机也比较多,空域协调也有问题,空运物资,跳伞的密度很大。
主持人尹俊:因为很多飞机都去救援从事抗震救灾工作,所以空中很拥挤,得事先协调。
李卫华:所以对空管也提出了考验。
主持人尹俊:一方面是地势高低差距太大,500米到5000米。另外,天空中飞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