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揭秘中俄重启重型军用运输机谈判的幕后机密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14日 09:21  世界新闻报
一位来自俄“伊柳申”公司的消息人士透露,中方已承认了俄方提出的涨价依据。
一位来自俄“伊柳申”公司的消息人士透露,中方已承认了俄方提出的涨价依据。

  俄媒体称,中方承认俄方涨价依据,但对产品质量提出了新要求

  本报记者/李静

  一项搁浅两年的中俄军事装备交易,近日重现曙光。俄罗斯媒体近日报道称,俄罗斯向中国出口伊尔-76军用运输机和伊尔-78加油机的项目将继续推进,双方的相关谈判已经开始。有关专家认为,这标志着中俄军事装备合作出现转暖迹象。

  中方承认俄涨价依据

  据俄罗斯《纽带》网报道,俄国防产品出口公司负责特别事务的经理扎瓦利9月5日在接受采访时宣布,俄方已与中国恢复了就提供伊尔-76军用运输机和伊尔-78空中加油机相关合同的谈判。

  扎瓦利表示,俄方认为,俄中双方最初商定的飞机价格过低,导致整个合同无法顺利执行。为此,开展新一轮谈判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对合同条款进行必要的修改,其中最重要的是有关价格的条款。

  另据俄罗斯媒体报道,根据两国在2005年签署的协议,中国将以10.45亿美元的价格购买34架伊尔-76MD军用运输机和4架伊尔-78空中加油机,而俄罗斯以生产成本增加为由,要求中方把合同价格提高至15亿美元。

  据俄媒体报道,有关重新商议合同条款的工作已在不久前出现了转机。中方已承认了俄方提出的涨价依据,并表示准备考虑签署一份新合同。不过,中方坚持,俄罗斯在提价的基础上必须确保产品质量和保修服务不出现问题。除此之外,中方还要求在签署新的正式协议前,派遣中国专家对飞机生产厂的实际状况进行考察。

  此外,中方还在考虑是否在价格增加的基础上,改变购买的飞机机型。据俄罗斯媒体透露,俄方正考虑向中方出口更加先进的伊尔-476机型。伊尔-476是伊尔-76的升级版本,装配了更加现代的发动机和全电子飞行控制系统,其载运量达到了60吨。

  军事分析人士称,中国和俄罗斯前些年在国防技术方面的合作比较多,但是近两三年来明显有所减少,而伊尔-76和伊尔-78的合作项目重开谈判,将有助于两国的军事装备合作回暖,而且还会促进中俄双方在中国大飞机研制项目上的合作。

  中国对伊尔-76需求大

  伊尔-76运输机是俄空军的主要运输机型,该机型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装备苏军,它的载运量为40吨,不但能运载100多名士兵,还能装运各种装甲车或防空导弹。

  伊尔-78加油机由伊尔-76改装而成,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装备苏联空军。伊尔-78可携带35吨航空油料,同时为3架飞机加油。

  迄今为止,俄罗斯一共生产了900多架伊尔-76,其中大约有100架出口到了古巴、伊拉克、利比亚、印度以及中国等国家。上世纪90年代,中国购买了14架伊尔-76,这批运输机对于中方空运能力的增强起到了重要作用。就是这批伊尔-76,在今年5月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抗震救灾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空运能力,中国一直在同俄罗斯接洽,准备大量购买伊尔-76运输机。2005年,中国与俄罗斯签署了购买34架伊尔-76和4架伊尔-78的合同,但在次年就传出了合同执行被冻结的消息。

  制造厂变更导致争议

  事实上,这份合同被迫中止的直接原因,是俄罗斯方面试图变更这批飞机的生产厂家。按照中俄双方谈判时的约定,负责组装这批飞机的是位于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的契卡洛夫飞机制造厂。但就在合同签署后不久,伊尔-76及衍生型号机型的生产组装被转移到了俄境内的乌里扬诺夫斯克飞机制造厂,原因是,契卡洛夫飞机制造厂人才流失严重,目前已没有人力资源大批生产伊尔-76运输机和伊尔-78空中加油机。

  俄方认为,由于生产厂家易地,必然会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如果按照与中方协议的价格执行合同,将造成约4亿美元的亏损。为此,俄方提议修改原合同中的价格条款。

  有军事专家指出,中方对合同心存异议,除了俄方提价的因素外,还同生产厂家易地本身有关。中方认为,契卡洛夫飞机制造厂在组装生产伊尔-76运输机方面的技术比较过硬,而乌里扬诺夫斯克的制造厂并不完全具备组装生产伊尔-76的能力。新闻链接

  俄罗斯有过类似先例

  据悉,以签订合同时低估价格为由要求提价,导致合同无法执行或者延期执行,这在俄罗斯的对外合作中并非罕见。

  2004年,印度与俄罗斯签订合同,以15亿美元的价格购买俄“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空母舰。合同规定,俄方应对该航母实施整修和升级后,于2008年8月交付印度海军。然而,俄罗斯在合同签署后就称,有关部门此前严重低估了整修成本,等到工程开始后才发现,整修所需费用几乎与建造一艘新航母不相上下。

  此外,俄罗斯还表示,整修的配套设备价格也有所增加,因此要求印方将价格提高10亿美元。印度对此自然难以接受,合同随即面临终止的结局。(李静)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