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伙食标准揭秘:开始注重营养型保障(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4日 10:44 解放军画报
解放军伙食标准揭秘:开始注重营养型保障(图)
品种多样的早餐副食供应。

解放军伙食标准揭秘:开始注重营养型保障(图)
1938年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师生在露天广场用餐。    摄影 佚 名

南海舰队某部官兵在宽敞明亮的餐厅内用餐。

基层连队大都设有战士生日餐桌,为每一个战士过生日。

  摄影/何悦东 崔成俊 朱光耀 赵 纠 赵 炜 特约记者 施文标 崔文斌 仇成梁 记者 袁学军 杨运芳

  撰文/军事经济学院军需给养系主任、教授 苏喜生

  于民,谓之“以食为天”;于兵,则谓之“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军在战争年代给养严重匮乏,新中国成立后实现“温饱型”,进入21世纪直至今日达到“营养型”,一步一个台阶。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近10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关怀下,军队伙食标准不断提高,军人的盘中餐愈加丰富科学。“吃”为军队全面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吃”为部队战斗力提高提供了物质基础。由此,我们可以更加真切而深刻地领会“富国”才能“强兵”的真正含义。

  ——编 者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师行粮从,军需最要”。这些古往今来的军事观点,充分体现军队给养保障的要义。我军80年的给养保障历程,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不同历史时期。战争年代,在生活条件极为艰苦的条件下,给养保障任务极其艰苦繁重,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克服种种困难,为部队架起生命的补给线,取得了革命战争的胜利。新中国建立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迅速发展和国力的不断增强,给养保障条件有了很大改善,给养保障方法手段、供应管理水平、部队伙食质量等都发生了质的飞跃,为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履行新使命,提高部队战斗力,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证。

  饮食的变迁——从5分钱伙食费到科学伙食标准体系

  我军的伙食标准,是部队“吃”的质量水平的具体反映。伙食标准的高低,直接反映部队给养供给水平的高低和部队伙食质量的高低。红军时期,各地红军自筹经费和粮秣,自行解决供应,没有统一的伙食标准。当时井冈山根据地的红四军,实行每人每天5分钱的油盐菜柴金(即伙食费),从军长到伙夫,除粮食外一律吃5分钱伙食。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军队建设的发展,伙食标准从分散走向统一,从繁杂走向规范。伙食费从一天5分钱,到陆勤人员基本伙食费每人每天11元至20元、海勤人员每人每天23元至30元、空勤人员每人每天39元至48元,形成了有“军人营养素供给量标准”、“食物定量标准”和“伙食费标准”构成的伙食标准体系。从5分钱安排伙食,到早餐一个鸡蛋和一杯牛奶、中晚餐有水果,食物品种多样化,食物构成营养化,食物烹调科学化。我军的伙食保障历经了战争年代的“饮食不足”,逐步到“温饱型”,再到“营养型”的发展过程。

  ——从“红米饭南瓜汤”、“瓜菜代”到科学膳食

  毛泽东率领部队在井冈山地区打游击期间,群众吃什么,部队就吃什么,当地出产红糙米和南瓜,部队基本上就吃这两样东西。有一段时间,甚至仅以南瓜充饥,用没有油盐的野菜佐餐。当时战士中流传着一首歌谣:“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

  在抗日战争的反“扫荡”斗争中,根据地政府难以正常供应,部队实行村自为战、各自为战的办法,给养实施分散保障。主力部队曾一度吃黑豆,挖野菜,缺盐巴,少营养。为了克服困难,部队把黑豆做成豆腐配野菜吃,到敌占区武装掩护采购食盐,发动群众制小盐。

  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部队伙食质量以落实军委提出的“斤半加四两”为标志,即除粮食外,保证部队每人每天达到一斤半蔬菜、一两肉、一两禽鱼蛋、一两豆制品、一两植物油的食物定量。这是适应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军队建设需要而实行的一种“标准加补助型”的膳食结构。

  2000年,我军大幅度调整了食物定量标准,优化食物结构,增加动物性食物品种和数量。如一类灶动物性食品由每人每天150克提高到280克,动物类品种由4至5种增加到8至10种。降低粮食定量,由每人每天800克下降为750克,增加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品种,从而保证了食物定量的综合营养素供给量由81%提高到93%。

  进入新世纪,新军事变革对军队提出新的要求,军人特殊营养需求更加突出,军队伙食向“营养型”发展成为必然。如今,部队已经逐步从凭经验订食谱到“电子营养师”科学制定营养食谱,等级厨师走进连队食堂,营养配餐员也将成为部队生活保障的新岗位,部队餐桌上由两菜一汤,到三菜一汤、四菜一汤、六菜一汤乃至自助餐。时代的要求,军队的建设,正在推动着部队餐桌上的“营养革命”向前发展。

  ——从“一口炒面一口雪”到系列化、营养化的军用食品

  行军打仗,便于机动,能吃上热食,吃上营养可口的军用食品,是部队官兵所企盼的。在革命战争年代,我军没有制式军用食品,只能“背着米袋急行军,啃着干粮、大饼上战场”。抗日战争时期,部队作战时主要供应便于携带的炒面、干粮。解放战争中,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有了煎饼、馒头等军用食品。抗美援朝期间,为解决志愿军每月450万公斤炒面的急需,周恩来总理指示政务院向东北、华北和中南各省市布置炒面供应任务,还在百忙中亲自和机关的同志一起动手炒炒面,从而出现了后方“男女老少齐动手,家家户户炒炒面”的动人场面。

  新中国建立后,我军开始研究军用食品。1951年将传统食品面条制成方便面,成为中国“第一代快餐”食品。继而研制出压缩干粮,在朝鲜战场上代替了炒面。20世纪80年代,我军形成了“三主”、“三副”的配套军用食品。“三主”包括761压缩干粮、脱水米饭和脱水面条,“三副”包括午餐肉罐头、荤炒什锦罐头和酱爆肉丁罐头。1992年研制出陆勤系列野战食品,包括普通单兵、特种单兵食品,普通、特种集体食品,初步建立了陆勤野战食品系列。并研制了适应部队不同军事任务和不同环境条件下保障的军用食品,如高原山地作战食品、两栖作战食品、舰艇救生食品、飞行救生食品、通用救生食品、飞行远航食品等。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