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揭秘中国海军新型宋级常规潜艇(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6日 07:36 新华网
记者揭秘中国海军新型宋级常规潜艇(组图)
资料图:海军宋级潜艇正在装填鱼雷

  新华社北京8月4日电 (记者 吴登峰、王洋、徐兴堂)海军某潜艇基地,阳光灿烂,海水碧蓝。某型潜艇像只黝黑的鲸鱼,正静静地停靠在岸边,露出半个身子在海面上。码头上,一个水兵正握着橡皮水管,向潜艇的表面浇水降温。透明的水柱像是油漆刷子,一道一道将潜艇外壳抹得更黑更浓,在粼粼波光中还原出它的雄伟轮廓和真实本色。

  年轻的蔡艇长已经在码头上等着新华社记者了。蔡艇长今年34岁,古铜肤色,外表很酷。据他介绍,该型潜艇性能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被西方研究者称为“宋”级潜艇,神秘而显赫。

  蔡艇长给每人发了一副白手套,然后引着大家,从入口鱼贯进到艇内。进入潜艇内部后的印象是,粗细不一的管道密密匝匝,富有想像力地弯曲延伸,鲜红色的大小阀门点缀在管道网络中间,出现在不同的高度、面对不同的方向。这场景仿佛充满现代主义符号,让人不禁想起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它告诉你,潜艇首先是大工业的杰作,然后才是战争的武器。

  指挥舱里,仪表密密麻麻,像是来到了飞机驾驶舱。但是潜艇指挥舱的仪表面积更大,数量更多,摆放的位置也更立体。指挥舱中央,顶天立地的是潜望镜杆。这是世人最熟悉的潜艇设施,经典的潜艇战电影中,戴着海军帽的大胡子艇长总会站在潜望镜杆前,凝神观察。他漂亮的袖口举起又落下后,会有两枚鱼雷划着白道,一前一后地奔向陷入绝望中的水面舰船。

  指挥舱是潜艇的大脑,也是艇内相对宽敞的地方,这里的空间要容纳潜艇的主要指挥官(艇长、政委、副艇长、副政委)以及掌管潜艇方向的舵信技师和监听四周动静的声纳兵。最精彩的潜艇故事,从来都在这里上演。

  潜艇内部排列紧密的电机、水泵、管道和仪表无法留下太多的剩余空间。除了指挥舱外,大部分舱室都显得相对狭小。数十名身着蓝色作训服的潜艇官兵,并不因为一艇之长的经过而起立敬礼,而是正在各自的岗位上认真地调试和保养仪器,一切都井井有条,像是工厂里精密的流水线。

  经过会议室的长桌时,蔡艇长指着头顶方向的紫色日光灯说,这是该型潜艇安装的新玩意儿。潜艇出海远航,艇员长期见不到太阳会感到疲倦。躺在长桌上,接受紫外线的照射,就像在沙滩上晒日光浴,可以起到缓解疲劳、祛除疾病的功效。

  随着参观的不断深入,艇尾的动力舱越来越近,我们渐渐感到闷热潮湿,空气中混合着机油味和汗味,噪音越来越大,蔡艇长打出手势,告诉我们掉头往回走。

  舱壁上的一台时钟让人好奇。与普通的时钟不同,这台时钟的刻度盘为24小时一圈。“潜艇在水底,感受不到昼夜的变化,为了更方便地观察时间,潜艇时钟采用24小时一圈,这样才能直观反映出是上午9点还是晚上9点。”蔡艇长介绍说。

  潜艇长期出航,往往导致艇员的生物钟发生紊乱。“很多艇员上岸之后,总会在半夜里自己醒来,把家人吓得够呛,这样反复折腾,需要很多天才能把时差调回来。”

  淡水和新鲜蔬菜是常规潜艇内最稀缺的东西。除了饮用水外,潜艇兵每天只能领到一茶杯淡水用于洗漱。“洗澡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战士们通常带一大袋消毒湿纸巾,用纸巾来擦洗身体;新鲜蔬菜只能保存7天,7天之后就只能吃罐头蔬菜了。”

  会议室的一侧张贴着该艇战士用电脑排版、彩色打印的《战斗快报》。《快报》除了刊登国际时事、周边军事动态外,还有艇员自己的“海下随想”。一位叫白涛的战士在来稿中说:“伴随着清晨的朝阳,我们又迎来了崭新的一天。离开码头,我们向大海的深处前进,虽然无法像水面舰艇一样看到翻飞的浪花,但也可以清楚地感觉到大海的波浪。”

  出口离鱼雷舱很近,鱼雷兵正在保养身材颀长的鱼雷,动作不慌不忙。

  踏上码头,摘下白手套,记者向蔡艇长挥手告别。走远了回头望,潜艇的黑色身躯依然让人望而生畏。和挺拔美观的驱逐舰、护卫舰相比,潜艇是条长相古怪的大黑鱼,总是独来独往,无人喝彩。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专题:解放军建军80周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江南水乡商业开发反思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