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寻的导弹不用舰载照射器帮忙(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3日 07:45 兵器知识
主动寻的导弹不用舰载照射器帮忙(图)
资料图:美国海军驱逐舰发射反导型标准3拦截导弹

  记:有无“主动寻的+半主动寻的”的方式,比如100千米射程,前85千米都是靠舰上照射器的目标回波制导,最后15千米靠弹上雷达捕获目标?

  赵:一般不这么干。如果射程较远主动寻的导弹的前部大半程一般都用指令制导。一般导弹发射起初是靠程序制导,然后舰上雷达探测目标,把结果指令直接传给导弹,这时指令制导一般就负责到底了,为的是最后15千米阶段.导弹主动雷达捕获到目标后又意外失去目标时,能帮上一些忙,尽管这时指令制号的精度已不行了。虽然指令制导要占用舰上一个通道,但最后10几秒钟你舰上撒手不管了对舰上雷达的时间资源也没太大效益,所以主动寻的导弹打远程目标时,指令制导一般都陪到底。主动寻的导弹不用舰上照射器帮忙,是因为照射器别的不要求,就要求提供很大的照射能量,耗电很大,而指令制导只需要舰上雷达的一个通道就行了。

  仁:主动寻的体制的目的无非是希望导弹在整个拦截过程中占用通道时间减少,以空出通道来拦截下一批目标。由于受技术发展的限制.现在各国主动导引头的作用距离均有限,特别对于反舰导弹这种小目标,因此采用主动寻的制导体制的导弹占用通道时间并不比采用半主动寻的制导体制的导弹少多少。

  记:指令制导与半主动寻的的区别?

  赵:目标位标器对主动、半主动寻的而言都在弹上,对指令制导而言都在舰载雷达上。指令制导体制的导弹只需要安装应答机(接收机)就行了,应答机能随时往发射舰艇上发射信标,使舰艇随时知道其位置,好计算出控制指令。舰艇直接把“该往哪飞”告之导弹,导弹类似“傻瓜”化。而半主动寻的导弹的控制回路是在弹上完成的,弹上本身就具有一个计算中心。

  记:指令制导为什么不能用在中远程防空导弹上?

  赵:中远程用指令制导会误差很大,因为发射舰艇的探测雷达波束的误差角虽然一定,但随着目标距离增大,线偏差就增大,所以指令制导不能太远。而半主动寻的导弹所需要的只是提供一个照射能量源,目标反射的能量再照到弹上,由于导弹离目标距离是越来越接近的,所以反射能量只能越来越强,因而导弹不会随射程增大而增大误差。

  记:对近程导弹而言,指令制导与半主动寻的谁更好?

  赵:近程导弹采用指令制导抗干扰能力更好,但这仅限于对逼近的敌飞机而言。反舰导弹一般是不装干扰机的.因为要干扰必须先对对方的波段进行侦察,这样搞起来系统就太复杂,所以战斗机才装干扰机。那么对于敌战斗机的干扰,指令制导防空导弹就有些手段,比如说捷变频。这里还要再讲一下舰上雷达的工作方式。舰上主要有探测雷达和照射器,探测雷达主要分搜索和跟踪雷达,也有边搜索边跟踪的,如“现代”级的“项舵”。只有跟踪上了,才能为照射器提供信息,让其对;隹目标。照射器开机照射目标,然后半主动寻的导弹发射,循着反射波引向目标。

  通常,探测雷达和照射器所用的波段是不一样的,否则会产生同频异步干扰。半主动寻的导弹探测目标如果用的是c波段(5厘米),照射器可能用x波段(3厘米)。如果对方干扰了x波段,你的探测雷达因为没处在此波段,就可能不知道照射器已被干扰。

  记:这种干扰实际上是个什么情形?

  赵:对方用跟你相同的波段发射波束,波束里额外再加一些杂波.所以干扰波束很杂,能量很大,半主动寻的导弹上的接收机会被阻塞,导致饱和。打个不太确切的比方,就像一个量杯,不满时能测量,倒满后还继续倒,它就不能测量了。接收机就找不到目标位置,形不成控制了,这就是半主动寻的导弹对抗飞机时不如指令制导抗干扰能力强的原因。

  当然,这也不能说明近程导弹就非要用指令制导,况且近程导弹主要针对的还是反舰导弹。

  记:在舰空导弹的研制方面,俄罗斯主要是将陆基防空导弹改成舰载型号搬到舰上,而西方国家则大都研制专用的舰空导弹,这两种发展思路谁更好些?

  赵:各有所长,派生型发展最经济也最快。从陆上移植到舰上或反向都可以.美欧也搞派生型,如“响尾蛇”系列、“标准”系列等。专门发展某型往往是因为体制有了大的变化,如“阿斯特”15、“阿斯特”30等都是用主动导引头。俄“萨姆”一3是将sA—N一1搬到地面上。“地到舰”和“舰到地”都有。“西方的都是专用”的说法也不准,“响尾蛇”的2000型、3000型是陆用的,4000型有陆、海用的,5000型就是“海响尾蛇”。

  仁:发展思路上,俄罗斯和西方各国表面上不同,本质相同。一个型号的发展,可能由海军或陆军先提出。当这个型号在各方面体现出优势的时候,陆军或海军也就进一步借鉴使用了。不过无论如何,从陆上移植到舰上,是需要做大量工作的,如动平台的问题、海杂波的问题、雷达多路径的问题等。

  记:随着“拉姆”和“海拉姆”等先进近程舰空导弹的装备,其具有的高精度、大杀伤力和数量多的特点是否会取代多管小口径速射炮?

  赵:有此趋势,但是否一定取代不好说。从效率来说,导弹要高得多。而且对机动目标仍有高的效率。这是火炮无法比拟的。这不单指对一个目标的拦截概率,还体现在对多目标的连续拦截能力上。火炮是从远到近射击一个航路.一个航路上发射那么多炮弹才具备80%的概率,这要花时间。一个亚音速目标从距离你1500米接近到300米就得飞4秒钟,也就是说速射炮要4秒钟才能开始转到别的航路上去,转的过程还要时间。转过来以后还得对准,一般得2~3秒。而像“拉姆”这种近程导弹有一发对一发的杀伤概率,发射完了不管了,立刻可以转到别的目标,可以连续对多个目标。速射炮连续拦截多个目标的能力不高.而且弹幕价格不便宜,一般要200~250发左右才能打到一个航路下的概率,耗费较大。“拉姆”有取代的趋势。

  仁:从美国雷神公司提出“海拉姆”的发展思路来看.它是在“密集阵”的基础上,将炮管换成“拉姆”的发射装置.最终使末端舰空导弹取代多管速射炮。从成本上来说,多管速射炮一个航路的费用并不比导弹低,而且其还有制冷和炮弹容量等问题。从总体上分析,“拉姆”和“海拉姆”的效费比比速射炮要高。

  记:现在的防空导弹系统仍由中远程和近程舰空导弹两类构成,而ESSM“扩展型海麻雀”的出现,是否意味着开始形成舰空导弹兼顾区域和点防空的趋势?俄罗斯舰艇多是中远程和近程同时装备,而西方海军舰艇却鲜有此例。

  赵:“兼顾”难以实现,末端武器采用发射后不管来提高发射率.有抗饱和攻击的可能。而且可以大量发射。从防空思想上看中远程的趋势之一是向反战术弹道导弹发展,反掠海导弹应由末端反导系统来完成。

  美国一直靠舰载机以攻代守,防空导弹只对漏网飞机或导弹进行拦截.不像其它国家把防空的压力全堆到舰空导弹体系上。美国8 000吨以上的大舰都有两种以上舰空导弹如“标;隹”+“拉姆”、“海麻雀”+“拉姆”等。

  “标准”1射程较近,“标准”1增程和“标准”2差不多,“标准”2增程型更远,代替“黄铜骑士”,“标准”3是向拦截弹道导弹发展。“海麻雀”是中低空、近程,末端为“拉姆”。一种弹兼顾两三个层次很难,它有兼顾能力,但非主项。比如“施基利”对掠海目标就不是主要任务。

  仁:区域防空的舰空导弹武器一般能拦截大航路捷径的目标,如飞机,这样可为编队内邻舰提供保护,而拦截掠海目标的最大航路捷径均有限.且掠海目一标的发现和跟踪本身具有很大难度.因此现在技术条件下很难研制出兼顾这两项使命的武器系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相关专题:《兵器知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