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独具慧眼引入苏一27战机(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7日 07:25 军事文摘
解放军独具慧眼引入苏一27战机(图)
    近来国内舆论对歼一10的赞美不断,甚至有同其它“第三代战机”(只能是指苏霍伊战机)模拟对阵获全胜的报道,这就使不少人对花费巨资引进苏式战机是否必要产生置疑

  中国在90年代初能够成功地引进当时世界上比较先进的苏一27战斗机,是特定的国际环境所造成。不买过去熟悉的米格公司产品而看中苏霍伊公司,也说明了当时中国军方还具有相当的远见。

  二次大战结束后世界战机进入喷气式时代,苏联国内的米格、苏霍伊两大航空企业分别制造轻、重型两个系列的战斗机。80年代以前, “米格一飞机几乎成为苏联战斗机在国际上的代名词.主要用于闰内防空的“苏霍伊”战机则不大为外界了解。随着导弹空战时代的来临,战斗机也需要具备远程作战和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制造较简便的第三代战斗机米格一29的威力便明显逊于同代重型机苏--27。如米格一29和苏一27的最大航速都为马赫速1.8(时速2200公里),前者作战半径为600公里,载弹为3吨,后者作战半径可达1000公里以上,载弹达6吨,可作为战斗轰炸机使用。加之苏一27问世比米格一29晚了6年,于1985年最后定型投产,其空中格斗性能又要高一些。

  1990年中国空军向苏联提出购买战斗机之初,苏方本想售给已大量出口的米格一29,这只适用于国土防空。中国军方却看到国际上的战斗机需要攻防兼备的趋势,看中了过去从不外售的苏一27。苏联领导人经过1个多月考虑,才让中方参观了苏一27,随即达成了出售协议。苏方有此破格之举,是出于国际战略格局和本国经济困难两方面的原因,既是想在中苏刚恢复正常关系时多表现出一些友善,争取中国在国际博弈中倾向于自己,同时也是为面对严重经济危机的军工界扩大出口。第一批苏一27对华出售时单价仅合2000万美元,7成又是用各种轻工业产品及食品以货易货交易形式支付,此时同档的美制F一15在国上标价却在6000万美元以上。

  自强促俄提供更高技术

  在售给中闰苏一27战斗机时,苏联军方毕竟怀有戒心,根据其对普通国家军售的惯例,在飞机上采取了“缩水”处理,即去掉了一些最先进的配备。尽管如此,当苏一27飞到中国时,还是让空军和国内航空界科技人员感到大开眼界,当年的参观者事后都用“叹服”、“令人叫绝”来形容。国内当时正在研制的歼一10虽然是另外一种设计思路,不过也从苏一27的构造中得到一些借鉴,从而改进了设计思想并提升了性能标准。

  苏联瓦解后的八九年间,俄罗斯军工界陷入了空前的惨淡状态,本国空军订购量由过去每年成千架降到最低只有7架,航空界开工只有靠出口维持。东欧巨变和冷战结束,又使苏联在国外的传统市场基本丧失,中国成为俄罗斯战机在90年代前期和中期的最主要客户。苏霍伊公司的负责人后来在内部承认,主要是靠中国的订货,才在90年代救活了公司。由于有了几十亿美元的订货款,苏霍伊公司在保持生产苏一27的同时还能改进定型苏一30,并开始了对“三代半”水平的苏一35的研制。不错的出口业绩和改进后的新机型涌现,又使苏霍伊公司引来了其它客户,印度从1996年起也开始订购刚推出不久的苏一30,而且议定在2015年以前要引进140架。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同受此刺激也少量购买了苏一27战斗机。苏霍伊公司的生产和科研就此进入了良性循环,成为俄罗斯最赚钱的军亡企业。相比之下,苏联瓦解后的米格公司由于极少有订户,陷入了几乎破产的境地,只好靠升级旧型机、出售

发动机和其它零部件度日,根本无钱研制新机种。在中闰不买整机的情况下,米格公司总算达成了向中巴合资研制的低档三代机FC一1“枭龙”出售发动机(即米格一29采用的发动机)的协议,也算是对华开创了一些新市场。

  中国在十几年间引进苏霍伊战机之举,在军贸和装备发展领域中可谓“双赢”的范例。过去航空技术落后世界先进水平达30年的解放军空军,一举获得了国际上次先进的装备,由长期停留在第一代、第二代的水平跨入了第三代。俄罗斯军工业不仅注入了振兴的资金,其军贸的近半壁江山在十几年间靠对华销售支撑,在国际舞台上也加强了两同的战略伙伴关系。当然,一向强调独立自主的中国不愿在关键领域依赖和受制于他人,引进苏霍伊战机的同时又努力开发歼一10战斗机,自研水平的提升又促使俄罗斯不能不一再提高对华出售武器的技术水平以保持市场,从而达到了良性互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相关专题:军事文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