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又一反航母利器曝光 不用东风21D照样摧毁美舰队

2017年02月15日 08:04 新浪军事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国外某影片中设想的微波武器国外某影片中设想的微波武器

  “中国科学家正在发展一种新的战争规则改变者”,英国《每日星报》网站12日称,根据中国官方透露的信息,中国最新的射线武器技术可以在不射出一枪一弹的情况下,瘫痪对手的坦克集群,击落空中战机甚至摧毁整支舰队。美国现代战争专家彼得·沃伦·辛格介绍了这种可怕的新武器装备,“中国科学家们已成功研发出一种新的‘微波武器’技术,可以毁伤作战平台的电子设备,导致其烧毁或死机,对敌方造成毁灭性打击”。对于现代战机、坦克、水面舰艇和导弹等武器平台而言,电子装置被毁,基本就丧失了战斗力,就会成为一个任人宰割的囚笼。在打击敌方的航母战斗群时,中国今后甚至不用使用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就能让其失去战斗力。

星球大战中设想的太空战武器——微波武器星球大战中设想的太空战武器——微波武器

  好家伙,星球大战中的超级武器来了,这是英国媒体对中国武器的报道。所谓“微波武器”,实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定向能武器”中的一种,这种武器通过对某一方向发射高功率微波,能使敌方的电子设备或有电子设备的平台因瞬间超负荷而被烧毁失效。比如,美军的核潜艇向中国某设施发射一枚BGM-109“战斧”导弹,中国新近披露的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高功率微波反导系统在捕获这枚导弹的飞行轨迹后,就可以通过高增益天线定向辐射高功率微波“瞄准”目标,并使用较窄的波束聚焦能量,以便在导弹外壳或者透过非金属壳体在弹内金属物上形成高强度微波,从而使弹内微电子原件瞬间数十甚至数百倍超负荷而完全失效或者烧毁因此成为废物。

普通防御武器是依靠爆炸或撞击来摧毁目标普通防御武器是依靠爆炸或撞击来摧毁目标

  当BGM-109“战斧”导弹的精密电子原件失效时,其便不能命中目标,甚至也不能爆炸,所以就成为一个最终以抛物线坠落的铁疙瘩。同理,如果命中的是一架F-22、F-35、B-2或其他战机,其下场也是如此。但上述探讨都是防御性的,也就是中国研发的“微波武器”技术主要考虑的是反导,用来拦截敌方的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和反舰导弹以及先进战机,而不是进攻作战。但现在我们要考虑“微波武器”技术在中国海上“反介入”战略上的运用,也就是在打击敌方航母战斗群时,中国应如何使用这一技术。正如外媒分析的那样,如果中国将“微波武器”技术搭载在大型无人机上,如“神雕”、“翔龙”、BZK-005、“利剑”和“彩虹-5”等大型无人机,再辅以隐蔽接近的战术,就能在足够近的便于“微波武器”更好发挥效能的距离内,对于美军的航母战斗群等大型水面舰艇编队,实施“微波武器”攻击。

微波武器使用高功率微波来软杀伤使敌人丧失战力微波武器使用高功率微波来软杀伤使敌人丧失战力

  如果美国的航母战斗群遭到“微波武器”的攻击,那么,“微波武器”必须通过航母编队内舰艇的雷达天线、GPS天线、数据链天线和通讯天线等作为“入口”,只有让“微波武器”瞄准这些部位实施攻击,才能把高功率微波注入舰上的电子元件,从而起到烧毁或失效的作用。因为“微波武器”的作用距离一般都不很大,可能仅为数公里或十数公里,所以,必须依赖搭载平台的隐蔽接近才能发挥作用。就此来看,一方面是使用导弹作为平台,另一方面就是使用大型无人机,这样才能保证在特殊战术下高速接近目标,从而在所需距离内适时让“微波武器”发挥作用。如果在“微波武器”把敌人的武器平台的电子设备烧毁后,再使用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发起攻击,那么,对美军航母战斗群的威胁将更大,甚至将使其完全没有对抗能力。当然,失去作战能力的航母也可以俘获,那将是个很不错的战利品。

中国开始出口的WB-Ⅰ型防暴拒止“微波武器”系统中国开始出口的WB-Ⅰ型防暴拒止“微波武器”系统

  不过,据报道美国也在研发“微波武器”,只不过美军主要是研发进攻性的技术,目前似乎较少研发防御性的技术。因此,中国如今披露“微波武器”打靶试验成功,并获得国家级科技大奖,显示中国今后有使用此类武器的能力。据称,在珠海航展上,中国已开始对外推销警用WB-Ⅰ型防暴拒止“微波武器”系统,这款非军用防暴拒止系统的有效范围为80米,但增大功率后,范围能扩大至1公里。该装备能够发射微波波束,用于加热犯罪或暴恐分子皮肤上的水分子,使其产生剧烈的疼痛感从而放弃犯罪或者停止行动。就此来看,中国在军用“微波武器”技术方面,应该具有很高的水平了。(作者署名:军评陈光文)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