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左志杰、石峰报道:11月上旬,一场信息化条件下对抗演练在第38集团军某师模拟训练中心打响。由于采用了新“交通规则”,对抗双方的群队指挥车、情报侦察组、通信对抗组、后装保障组等作战要素生成持续的数据“洪流”,在作战指挥平台的信息“公路”上畅行无阻。
该师前两年对指控信息平台进行了技术升级改造,网络带宽大幅度扩容,“羊肠小道”变成了“高速公路”。可没想到,数据丢失、网络拥堵等问题依旧不时发生,在不久前的一场对抗演练中,该师某团战术互联网因数据堵塞而陷入“瘫痪”。
原因何在?调查中他们发现:有的官兵怕遗漏战场信息,对发现的信息真伪不辨一律上报,交由上级分析处置;有的不分轻重缓急,把食宿保障等普通信息一律加急发送。该师领导一针见血地指出:没有统一、精细的数据传送使用规范,大量未经筛选的音、视频和文字信息同时涌入指控网络,如同高速公路混入“拖拉机”,怎能不“堵车”?
“高速公路”跑慢车,车多无序是“病因”。该师对症下药,制订并下发指挥控制网络信息管理使用规范,通过建立完善的交通规则,对入网信息的筛选、流转等作出明确规定。他们按照一般信息、重要信息、加急信息等进行分类,在“网络高速”上设立正常车道、快速车道、应急车道等专属通道,实现数据的有序、快速流动。针对作战关键时节容易出现的数据传输减缓、拥堵情况,他们参照公交车道运行方式,区分时段控制入网信息,对信息流的流向、流速、流量进行控制。比如在战斗实施阶段,除直接担负作战保障任务的部门外,其他席位视情提前或者延后传输数据信息,从而节省了信道资源,减少了“占道”行驶,有效确保了重要作战信息畅流无阻。
第38集团军某师强化信息管控破解网络堵塞难题
新浪警示:任何收费预测彩票会员等广告皆为诈骗,请勿上当!点击进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