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商业咨询日报》9月22日刊登奥斯陆国际和平研究所教授帕维尔·巴耶夫的一篇文章,题为《与中国交好对俄罗斯有何风险》。文章称,迅猛发展的乌克兰危机已经变成了一股能决定俄罗斯未来的力量,要求俄领导人在押大赌注的时候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文章称,相当一部分俄罗斯精英得出了结论:与西方的对抗关闭了通向现代化改革之路,他们开始意识到这一野心勃勃的政策如今对挽救停滞经济而言力有不及。但与西方的严峻对立正成为俄罗斯普京任内形成的政权继续存活的条件。
文章称,尽管世人皆知普京非常憎恶别无选择的局面,他还是陷入了如下境地:克服孤立和继续下注游戏的唯一战略是加强与中国的关系。该战略有何损失和风险?
俄对中国依赖不断提高
文章称,对于定义中俄关系新实质来说,“战略伙伴关系”这一术语已经被用滥了。普京不久前还向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提议两国建立这种伙伴关系,这里显然没必要理解成多么紧密的关系。著名专家罗鲍波(音)将中俄关系评价为“互利轴心”,但“轴心”一词言下之意包含更硬性的义务,而没有选择则会牺牲掉互利。
乌克兰危机在这类对称性关系中留下了深刻印迹:尽管有种种对密切关系言不由衷的表白作为掩饰,俄罗斯的依赖程度在不断提高。普京早就朝这种新品质的伙伴关系迈进,但其原则性立场还是平等。如今,平等不得不因为必要而被牺牲:俄罗斯不得不证明自己在伙伴关系中的有益价值,寻找各种方式为北京做出的每一次支持而感谢中国。
文章认为,普京展现出挑战美国霸权主义和揭开西方价值观伪善面目的意愿,这符合中国的心意:这为中国调整世界格局的努力打了一层喧嚣的掩护。叙利亚危机是体现中俄立场分歧的最佳例证。俄罗斯毫不妥协地与“人道主义干涉”针锋相对(借助成功的倡议取得了重大胜利),而中国若无其事地在该地区增强自身地位。接纳克里米亚使俄罗斯的政策变得更加激进,而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推行有效而审慎的政策。
文章称,北京跟华盛顿一样清楚:俄罗斯领导人卷入了一场他没有机会打赢的对抗。
寻常的天然气交易
文章称,普京有关巩固与中国伙伴关系计划的核心因素在于建立油气领域的互相依赖关系。天然气大单被俄罗斯视为地缘政治行为,而在中国主要被拿来在经济层面讨论。对俄罗斯来说,开发东西伯利亚的新产地意义重大,这将激活重度衰退的远东经济。但对中国而言,合同规定的来自俄罗斯的供应量还占不到2025年前计划能源总需求的百分之一。土库曼斯坦今年向中国出口天然气将达到250亿立方米;到2020年有望达到650亿立方米,几乎是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最乐观产能估测值的两倍。
文章认为,俄罗斯能否顺利履行合同义务令人质疑,中国也没有控制工作进程的机会(跟与土库曼斯坦的交易情况不同)。限制对俄先进技术出口的制裁对俄气公司在一系列老产地的影响不算太大。经济意义一直备遭质疑的“南溪”项目最终落空,这有助于将精力和资源转投东方。
文章称,还有一个无可争议的因素常常被忽视:普京争取到了好于预想的最佳基础条件。中俄有关天然气价格和供应额的讨价还价已经持续了十年多,普京在谈判地位最差的时候飞赴上海。乌克兰危机的升级将这笔交易变成了性命攸关之事,而对中国“同志们”而言,面临国际孤立威胁的俄罗斯的脆弱性显而易见。然而,北京并没有趁机落井下石。俄气公司虽然放弃了一些立场,但获得了巨额预付款,也没有在天然气田或管道上分给中国公司哪怕是象征性的股份。
根据现在商定的、与油价挂钩的天然气定价机制,中国似乎努力为俄罗斯保留些许利润,因为它自然不希望这笔战略意义如此重要的交易做不成。许多专家将中国签订这笔合同的意愿与其在东北用天然气替换煤的政策联系起来。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日益糟糕。
莫斯科在何处依赖北京
文章认为,中俄联盟形成的最大问题在于,俄罗斯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不断升级的东亚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之中。东亚各国在一系列太平洋岛屿的主权问题上存在大量纠纷。在乌克兰危机发展的同时,部分纠纷也在严重尖锐化。这可被视为一个巧合,但中国在岛屿归属陈年纠纷军事化进程中扮演的积极角色毋庸置疑。确定对它们的监管,象征意义大于经济意义,因为有关当地油气储量的可靠资料目前并不存在。
文章称,俄罗斯一方面试图在海洋边界冲突中保持严格的中立,另一方面又展现出军事实力,有意根据亚洲规则参与这场地缘政治游戏。不难推测,俄罗斯领导人促使与日本的岛屿争端尖锐化正是为了上述原因。梅德韦杰夫在2010年11月考察“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之举的意义不过是在于彰显俄罗斯有能力为保护自身利益而动武。这有助于巩固俄罗斯在地区力量格局中的地位。如今,类似举动越来越多,俄罗斯的中立地位也摇摇欲坠。
在克里米亚突然加入之前,俄罗斯在对华关系上还保持着政治斡旋的灵活空间。普京在规划石油出口战略意图时,坚持让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不只通往大庆,而是不惜在巨额开支,在科济米诺修了终端。但如今,出口多元化的构想改变了:俄罗斯石油公司将尽可能多地向中国伙伴运送石油,将俄罗斯变成了生机勃勃的东亚市场的单纯供应商。
文章称,俄罗斯对中国的政治依赖比它在油气方面的依赖高得多。
俄罗斯领导人被封闭在与美国的对抗之中,这一点又增强了俄对中国的依赖程度。俄罗斯不仅将美国视为正在衰落、意欲抓住最后辉煌的霸权主义国家,还把它看作“颜色革命”的资助者。莫斯科将美国在亚太地区采取的任何一个举动都当作有敌意的行为,必须给予应对。
文章称,中国信心满满地朝北极推进一事很令俄罗斯不安。北京越来越积极地称北极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莫斯科非常不喜欢这种论断,因为它对北极地区的主权问题避而不谈。俄罗斯制定了申请使用北方航道的新规则,并大大增强了在北极地区的军事活跃度;如今在北极的优先任务是修筑确保海上交通的基础设施。这一雄心大、花费高的计划能否落实还存在疑问。
中俄合作难抵制裁压力
文章称,“转向东方”的说法在2012年9月符拉迪沃斯托克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期间开始得到认真讨论。它要求扩大对远东的投资,对亚太地区问题予以优先政治关注。乌克兰危机产生了截然相反的后果:大部分政治注意力被吸引到“西方战线”上。“西方战线”还是资源分配的重点方向。“转向东方”对与中国的油气合作来说算是一拍即合。与中国的战略合作被视为打破西方孤立俄罗斯计划的对策。但实际上,这一联盟丝毫也不能抵消日益增长的制裁压力,却将为俄罗斯带来一系列目前无力应付的新地缘政治风险。
文章认为,尽管中俄关系表面上无比热络,但政治文化的差异为理顺某些领域的合作加大了难度。使普京的精英团队与欧洲金融系统可靠对接、供养无数院外游说集团的俄罗斯腐败机制对中国发挥不了作用。
与此同时,文章还认为,中国拥有不可思议的增长速度及不断膨胀的原料和能源需求,其“扩张野心”早就令俄罗斯倍感忧虑。这种担忧无法抹去,它与俄罗斯对北约军事活动频繁的忧虑以及对似乎是由美国筹划和操纵的“颜色革命”的恐惧交织在一起。俄罗斯精英不得不装出支持中国是为了共同利益的样子。实际上,很少有人相信利益是共同的。(编译/朱丽峰)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