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网站8月27日文章,原题:中国空中拦截背后的逻辑 最近,中美军机在海南岛附近遭遇。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没什么特别。美国几十年来一直向中国沿海派间谍飞机进行电子监听和侦察,华盛顿甚至公开声称这种飞行是合法、合理和必要的。这次事件与“亚洲再平衡”等新战略和发展“新型大国关系”无关。
但从另一种意义上讲,近来的两军飞机遭遇不一样。虽然类似事件经常发生,但这次事件的地区形势背景要复杂得多:美国重返亚洲,中日对抗激烈,而中国也坚决宣布设立一个新防空识别区。有鉴于此,对于美国间谍飞机没完没了的侦察飞行,中国会在战略上做出调整吗?
对中国来说,此次事件有一个简单而深刻的教训:规则离不开实力。虽然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还在快速增长,但没有能力(迄今也没意图)在美国西海岸进行类似侦察巡逻。所以,美国的行为和态度似乎是要让中国人懂得实力与规则的联系:有实力才能制定有利于自己的规则。
这就好比多年来,一名男子拿着棍棒到你家门口,试图窥探屋里的情况。当你出来表达不满时却被告知,你不应该做出“危险的”靠近举动,人家有权在你家门口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确实,这个看似合理的逻辑(建立在美国实力的基础上)存在已有时日。此类主张往往获得国际社会(有时甚至中国)的接受,因为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可以通过确保地区内外的安全,在政治和经济上提供巨大好处。
但地区和全球局势及力量对比变化了。仅仅因为美国的规则在过去行得通,就强迫中国继续接受,是不现实的。不管中国将来如何反应,决定将基于非常简单的逻辑做出:中国将根据自身实力对所谓挑衅做出实质和决定性反应。中国近来的“咄咄逼人”只反映中国实力不断增长的事实,而非战略思维的改变。
中国当然无意造成全面对峙。相反,北京想澄清自己的底线并重申核心利益。在可预见的将来,随着全球秩序的改变,中国和美国不得不在双边关系上达成一种微妙平衡:对抗,但无冲突。因此,中美越明确自己的立场,两国在做关键决定时就会越谨慎。(作者金凯,乔恒译)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