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军事报道】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学者胡逸山10日对《环球时报》说,国际关系是处在一个微妙和不断变化的体系中,中美在某些议题上可能成为敌人,但换做另外一个议题,双方有可能成为朋友。决定国家间关系的根本因素仍然是国家利益,中美两国关系仍将维持斗而不破的格局,这也决定了中美两军之间的关系也会日益走向理性。
伦敦大学战争学学者罗伊安普顿10日告诉《环球时报》,从最近中美军界高层的频繁互动来看,两国都希望获得长期稳定的良性互动关系,虽然美国在亚太地区不缺军事盟友,但缺乏与中国的友善关系,对于美国来说始终是一个障碍。中国的影响力早已深入这个全球最大的军演当中,无论是作为“假想敌”,还是作为“假盟友”。中国最终获邀加入这场军演,体现出国际力量的多极化,而并非美国或是中国相互迎合,或顾忌一些政治因素这么简单。
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9日出席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论坛时批评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军事猜测过浓。英国《金融时报》10日题为“多极化世界中的美国外交困局”的文章称,在亚洲,奥巴马正在扩大美国的军事存在。有人认为,中国最近之所以变得强硬起来,是因为奥巴马逼得太狠,而不是因为认为他软弱可欺。
首次参加演习的中国派出了仅次于东道主的舰队规模,这令外界对这个两年一次的全球最大规模军演关注度陡然上升。虽然解放军只是参加外围的非实战演练科目,但西方媒体对这两个国家相互释放的一点点善意更多的是“不解”:为何已经举办了23次的“盟友秀场”突然邀请昔日“假想敌”?为何在近期中美两军“口水仗”不断和互相示强的背景下,即使“异梦”还要“同床”?“中国作为主要亚太国家,它这么多年不参加才令人惊讶。”德国中国问题专家夫罗里扬10日对《环球时报》说。他认为,中美建交30多年来,两军关系一直是“最短板”,猜疑、指责和敌意不断,始终跳不出“恢复、发展、停滞”的怪圈。中国学者倪乐雄对美联社表示,中国答应参加演习表现出外交方面新的成熟,说明尽管存在一些争议,但中方不会让个别争议影响整体关系,“现在的游戏规则是一边吵架一边合作”。
【环球时报驻德、英、日、泰记者 青木 纪双城 蓝雅歌 于景浩 ●本报记者 谷棣 ●玉鹏 甄翔】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