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称,在被推翻的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逃离基辅两天后,中方发言人华春莹说,中方“尊重乌人民根据本国国情自主作出的选择,愿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继续与乌方发展战略伙伴关系”。
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网站3月6日刊登题为《有这样的盟友,谁还需要敌人?》的报道称,中国接受乌克兰革命速度之快与其对“阿拉伯之春”中各事件的应对形成鲜明对比。
报道称,当时,中方发言人一再表示支持现政权的合法性,即便这些政权正在崩溃,这导致中国后来不得不匆忙与新政府建立关系,以保护在这些国家的石油开采特许权和其他经济利益。对此变化,可能存在如下几种解释:
首先,中国领导人显然仍对民主变革感到极不舒服,常常表示担心西方国家政府试图在中国促成以乌克兰橙色革命为样板的“颜色革命”。然而,他们可能从“阿拉伯之春”中汲取了战术上的教训。
其次,正如很多中国报纸报道所指出的,维持与乌克兰政府——不论是何种政府——的关系攸关中国利益:乌克兰是中国重要的粮食和军事技术供应国。最为人所知的是,中国的首艘航母辽宁舰是一艘购自乌克兰的经过翻新的军舰。而且,在中国打造经中亚到欧洲的“新丝绸之路”的努力中,乌克兰能成为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
再次,情势不同。中国对“阿拉伯之春”的反对是在联合国讨论西方军事干预时提出的,是在安理会投票迫使中国选边站之际。与之相反,乌克兰危机迄今尚未走到讨论进行军事干预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