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室”圆梦想,雷霆出深山。第二炮兵某导弹旅技术室主任陈学东,用勤劳与智慧助导弹腾飞提速,让训练周期缩短,使英才方阵扩容。
只要有想法,他就有办法
“点火!”一声惊雷,大地撼动,某新型导弹拖着长长的尾焰腾空而起,直刺苍穹。
此次演练,按下发射按钮的是一名入伍刚满一年的新战士。新兵下连就能进行实装操作,不动实装实弹就能组织导弹发射训练,推动该旅实现这一重大变革的人就是技术室主任陈学东。
数年前,新型导弹如同宝贝一样列装该旅。因模拟训练器材只有一套,在操作训练中,只能是一个营“练”,多个营“看”。官兵们照着书本练操作,依据图纸学技能。对此,部队领导着急,首长机关着急!
如何从技术手段上解决训练受限难题?武器生产厂家和科研院所都作过攻关,均没能成功。
“只要你有想法,他就有办法”,旅长杨俊涛这样评价陈学东。
那段时间,只见陈学东天天跑阵地、进发射场,通宵达旦待在办公室里,画过的图纸摞了2米高,历经数十次试验、调试,再试验、再调试……整整100天,能完全代替实弹的导弹技术训练等效装置开发成功。
紧接着,又经过半年时间苦苦攻关,导弹发射训练等效装置也提前问世。
导弹发射阵地和导弹技术阵地的训练难题得以解决,从作战指挥、系统测试、发射训练,全部与实战对接,能够全流程、全要素、全程序代替实弹操作训练。
第二炮兵机关专门为此召开一次评审会,来自科研院所的专家十分惊讶:该成果使第二炮兵训练手段发生了新的飞跃,训练效益成倍增长。
干技术员的活,想司令员的事
偌大的会议室里,10多位将军和专家教授的目光聚焦在大屏幕上,凝神静气地期盼着某新型导弹又一项“新战标”的诞生。
“太好了!太好了!”一位将军抬了抬手臂,看了看表兴奋不已:“这正是我们多年孜孜以求的啊!”
演练结果显示,该型导弹武器全部平台连续测试时间缩短了近一半,单发导弹测试时间缩短了60%。在场所有人赞叹折服的同时,都把敬佩目光投向了这一科研项目的牵头人陈学东。
导弹平台系统好比导弹的心脏,给平台系统测试程序进行优化,这一难度可想而知。但这恰恰是第二炮兵首长机关多年求解的一大“瓶颈”。
反应快一分,剑刃利十倍。在科研院所攻关屡屡“碰壁”的情况下,陈学东主动提出开展导弹平台系统单发测试、连续测试程序优化的想法。
程序优化需要总体分析论证、全面熟悉导弹技术和战标等,这对于陈学东来说,相当于一次冒险的“跨界”。
那年初冬,塞外风霜如刀。为了收集第一手数据,陈学东三上高原,走进发射场跟班跟训,查阅数据,检验导弹操作流程,反复优化测试方案。多少次“绞尽脑汁”,又经历多少次“迷雾重重”,最后换来“柳暗花明”。
成功之后,第二炮兵一位首长握着陈学东的手欣喜地说:“你们为战略导弹部队作出了巨大贡献,历史会记住你们的!”
如今,该制导系统平台测试项目流程优化,已被第二炮兵同型号部队推广,使新型“杀手锏”武器反应更敏捷、出手更迅速、剑法更精良。
帮博士干成事,让战士长本事
陈学东所在的技术室,是个只有十几平方米的“小斗室”,却成了培育良才的“大熔炉”。
他的麾下有2个博士、3个硕士还有本科生,可是人人都把只有大专学历的陈学东当作老师,就连副旅长李怀胜也称他为师傅。
博士王超,是第二炮兵工程大学导弹专业的高材生,专业素质过硬,但实践能力有所欠缺,来到技术室后,曾一度压力很大。
“重大任务优先安排,重点工作提前介入,重要科研尽早参与”,陈学东给王博士量身打造能力“升级计划”,让他领衔攻关科研课题,参与实弹发射任务,派他到科研院所跟岗学习。
王博士果然不负重托,毕业两年完成十多项重大任务。如今,王超已成为旅里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
“帮博士干成事,让战士长本事”。身为技术室负责人,陈学东对人才格外器重。
三级军士长于振川,如今是第二炮兵响当当的“排障王”。前些年,他还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修理工。来到技术室学习后,陈学东有意识给小于交任务压担子。
一次演练现场,装备突然发生故障,抢修十万火急。陈学东看了现场后已是心里有数,指导小于一步一步往下干。
经历重大任务历练后,于振川又接连参与演练任务,逐步成长为精通多型导弹装备修理技能的“多面手”,圆满完成10多次装备保障抢修任务,入选第二炮兵专业技术尖子人才一级库,两次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
集睿智,育栋梁。陈学东牵头组织完成了某型导弹专业理论、操作规程、技术安全手册等60多套、17万多字专业训练教案,绘制140多幅各类教学挂图,成为旅里技术骨干培训学习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