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论证好 大有益
顺应世界军事变革的潮流,我军新一轮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大船正蓄势待发、扬帆起航。能不能顺利抵达彼岸,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设计得是否周密、论证得是否充分、决策得是否科学。
拿破仑有句名言:“凡事都要有统一和决断,因此成功不站在自信的一方,而站在有计划的一方。”我军建设和改革历来强调:胆子要大,步子要稳;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尤其是“深水区”的改革,“摸着石头过河”的难度加大了,要想一下子拿出一套成熟的方案几乎是奢望,而仓促上马又难免会带来掣肘诟病。在这种情况下,强调“改革未动,论证先行”就显得尤为重要。事先把改革的形势判明、底数摸清、规律找准、风险估足,我们就能让改革的步伐迈得更加坚实,让改革的突破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放眼当今的改革目标,我军未来的军事力量体系将发生结构性改变,机械化时代的一些组织形态将走向终结,一些新领域将成为未来军事力量构件的主体,而取舍之间,无不在检验着我们视野的大小、眼光的高低。只有对我军现状、准备进军的领域、世界军事发展深明洞达,才能知道哪些是空白,哪些有价值,哪些有开拓的空间,哪些更具持续开发的余地。改革的设计论证,既需要我们把当下看得更清,更需要把未来看得更准。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决策学中有个“群体智慧”理论,说的是在众人参与的论证之下,看似杂乱无章的个体智慧得以聚合,偏见相互抵消,错误相互修正,最终呈现出惊人准确的平均答案,或者接近完美的智力产品。“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人的认知无不具有局限性,而吸纳众人的智慧往往可以冲破这种局限,使军队的改革更容易找到“标准答案”。
美军是军事变革的领头羊,其改革与变革推进的力度很大,而且大都不走弯路。之所以如此,除了特别重视建立试验部队外,还突出强调在组织上创造氛围,“鼓励挑剔的见解,提倡不同观点的竞争,并减少在体制和文化上给改革造成障碍”。与此相反的例子是,上世纪五十年代,赫鲁晓夫武断地认为“火箭核武器决定战争”,于是便大刀阔斧地削减传统军种,后来认识到核格局的制衡特点,又急忙予以恢复,不仅造成了巨大浪费,而且贻误了苏军的现代化建设。
欲速则不达,慢工出细活。有人把我军今天的改革比作攀崖,每一步都无比艰险与艰辛,稍有不慎,就可能付出沉痛代价。正因艰难,才更需要我们抓牢了再攀、踩实了再登。这样也许会有点慢,但这种慢不是慢慢吞吞,而是调查研究、咨询论证、一步一个脚印,以求后发而先至之效。手起刀落式决策看起来很快,但这种改革方式,往往经不起历史的检验,甚至不得不推倒重来。历史的经验也提醒我们,若干年后,留在人们记忆深处的,不是当年改革有多“快”,而是当年改革有多“好”。
顶层主导,基层主动,是这些年我们改革的一条重要经验。而改革论证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上下互动、思维碰撞、形成共识的过程。最好的教育和动员,就是让各级成为改革的主人,变“要我改”为“我要改”。上下同欲者胜。广大官兵的改革热情一旦被调动起来,改革目标一旦在广大官兵中形成共识,就能产生出高度的自觉性和强大的执行力,就能奏出美妙而和谐的时代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