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吉军 本报记者 严德勇 特约记者 孟 斌
白云山麓,蓊蓊郁郁的松林间,一座全新的装备维修大楼拔地而起。
阳光下,凝视眼前这一幕,广州军区某部导弹修理室主任黄日乾陶醉了,嘴角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这座大楼,是他28年军旅生涯交出的又一份“得意之作”——
2010年7月,广州军区某部立项建设“新型军械装备军民一体化综合维修中心”,建设方案设计的重任落在了他的肩头。为了让这座投资巨大的“军械装备总医院”与基层一线需求紧密对接,他带人深入基层一线,2个多月时间里跑了40多个团级单位,整理了10余万字的需求报告。
进入图纸设计阶段,他不仅着眼当前部队装备实际,还对未来可能列装的装备情况进行了通盘考虑。他翔实计算每层楼层高,对电路进行反复修改论证,对流水线修理的每个工位都进行细化……
方案上报时限到了,领导催促,他说:“工程建设至少要管20年。我们作为导弹‘保健医’,要负起这个责任,宁可挨批评,也不能让方案留下遗憾。”
最终,方案10易其稿。在全军9个类似工程方案里,他的这一方案因为“顶层设计考虑周详、紧贴基层部队实际需求”,最终成为样板。
从图纸到施工,过去3年,黄日乾看着自己的“孩子”一天天“长大”。
“搞科研,必须要当‘事前诸葛亮’。”这一理念,让黄日乾创新的每一步都迈得又远又扎实。
当年,导弹检测手段很落后。万用表、电烙铁和装备原理图,就是导弹检测的全部“行头”。有时,即便故障检测到了,也因为没有维修器材,只能望而兴叹。
目光敏锐的黄日乾瞄上了这一课题。2个月内,他先后10上北京请教多位专家,拿出缜密的科研蓝图。而后,带领4名攻关骨干,住进了由铁皮搭建的简易实验室。当时正值夏日,实验室里气温常常高达40℃,黄日乾光着膀子和战友每天干到凌晨。
3个月后,只有行李箱大小、可以轻便地提上战场的“导弹便携式检测系统”问世了。将工厂庞大的流水作业线浓缩成一个便携箱,黄日乾的汗水没白流,该成果一举摘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与很多人相比,黄日乾的军旅履历极其简单——
军校毕业分配到一个营级单位,28年未挪窝,日复一日从事繁重琐碎的装备科研维修任务。
在如此“小”的舞台上,他用平凡的坚守创造出了一份非凡业绩——
先后完成36项科研攻关任务,13项成果摘取军队科技进步奖,成为全军科技成果评审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封吉军 本报记者 严德勇 特约记者 孟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