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一发“冷炮”满场喝彩
■王喜涛 本报特约通讯员 徐惠堂
初秋的内蒙古草原,大风起,云飞扬。山地丘陵间,几辆喷涂着数字迷彩的坦克卷起漫天烟尘,向攻击地域疾驰。北京军区某装甲旅一场实弹射击演练正在进行。
此次演练,使用了北京军区朱日和训练基地先进的实时报靶系统。观摩席一侧的LED大屏幕上,18个黑色靶标在战场态势图上一一显示。实弹射击开始了,一辆辆坦克炮口火光频闪,远处的靶标冒起一个个尘柱。几乎与此同时,报靶系统的大屏幕上,一个个显示命中的红色标记覆盖了靶标。
10发、11发、12发……训练有素的坦克兵向各自锁定的目标瞄准射击,转眼间,一个个靶标被摧毁。LED屏幕上,只剩下一个黑色的17号靶标,显得分外刺眼。“怎么,还有一个目标没有被摧毁?”观摩席上,人们纷纷端起望远镜,向“沉默”的337号坦克投去目光。
时间流逝,337号坦克还是一声不吭。
“轰!”谁知,就在这时,一辆标号为338的坦克突然调转炮口,一声怒吼,17号靶标瞬间被一团火光覆盖。顿时,观摩席上一片喝彩。
到底为啥放这一“冷炮”?是有意为之?还是歪打正着?笔者后来了解到,原来,负责摧毁17号靶标的337号坦克当时突然发生供弹故障。车长赵宝宝冷静思索:“如果这是打仗,等到排除故障再射击,不仅错失战机,自己也可能被对手摧毁。”于是,他紧急呼叫友邻战车支援,由338号战车发射穿甲弹,一举歼“敌”。北京军区领导讲评时称赞该旅:“此次演练,并非红蓝对抗,最后一炮虽然延迟了,但这一发‘冷炮’打出了临机协同,这才是打仗!”
编余小议
■魏 兵
奥运赛场,射击选手打了别人的靶子,满场叹息。沙场演兵,坦克射手打了别人的靶子,满场喝彩。这,就是打仗!
由是观之,这发冷炮并不“冷”。北京军区某装甲旅实弹射击演练并非红蓝对抗,却服从战场逻辑。坦克射手原本各司其职,却打出战术协同。追根溯源,在于近年来“练即战”的实战训练意识深入人心,官兵脑子里打仗这根弦真正绷紧了。
2、战地访谈:
时刻想着打仗
笔者:众人瞩目的实弹打靶,偏偏坦克发生了故障,你第一时间想到了什么?
337车车长赵宝宝:我的第一反应是,如果不及时击毁眼前的“坦克”,相邻战友的侧面就会暴露在敌人火力下。所以我立刻请求友邻火力支援,而后指挥车辆到隐蔽地形排除故障。
笔者:接到协同请求,你是怎么想的?
338车车长武海峰:接到337车请求后,我很纳闷:现在不是打靶吗?可是马上又冷静下来,这是打仗。
笔者:这次意外发生在训练场,如果身处战场,你们还能从容应对吗?
337车车长赵宝宝:我认为能。在我看来,训练跟实战没有大的区别。战场意外情况很多,但只要牢牢记住“先敌开火”这一战斗原则,遇事冷静、灵活,就能取得胜利。
338车车长武海峰:现在实战化训练难度增大了,在目标显示、临机协同、战术配合、火力运用等方面设置了更为复杂的情况,经过以往多次“考验”,我们心理素质增强了,应变能力提高了。
笔者:对于实战化训练,你们是如何理解的?
337车车长赵宝宝:简单说,就是“仗要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拿实弹射击来说,过去都是各自打自己的目标,很少体现战场情况处置,但战场情况瞬息万变,敌人是不会站着不动让我们打的。这次实弹射击就把战术背景融入训练之中,提高了大家的战术素养。
338车车长武海峰:我认为实战化训练就是一切都要按照实战的标准训练。我们日常训练都是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所以今年地形不同,靶标不同,依旧打出了好成绩。
(王喜涛、本报特约通讯员徐惠堂整理)
3、纵深视线:
一场对抗战 几多新“热点”
■ 李清泉 本报特约通讯员 徐惠堂
轰!一发“冷炮”,不同凡响。顺着这一炮的膛线望去,笔者观察到了这个装甲旅随后进行的对抗演练诸多新“热点”。
热点一:体系——多兵种角逐多维空间
一场坦克大战,尚未谋面,便起硝烟——
多路机动的红方装甲集群刚通过出发线,车载电台里就响起阵阵杂音,语音通信一度中断。
“遭遇蓝方电子干扰!”红方指挥员迅速启动某型代码指挥系统,数秒后,受令的各作战单元启动电子防护,隐真示假。与此同时,电子对抗群对“敌”采取反制措施,很快,电台恢复了平静。
红方指挥员、旅长侯明君介绍说,随着战场空间向陆、海、空、天、电、网等多维扩展,“仗在一线打、前沿最激烈”的传统理念已过时。
“以往演练重点在于组织坦克攻防,工兵、防化兵、电子对抗兵等兵种分队多是练程序、走过场,空军和陆航火力更是不见踪影。” 侯旅长告诉笔者,实施全要素体系对抗,过去经常被忽略的“配角”,如今都在演兵场上大显身手——
攻坚阶段,蓝方对红方各火力单元实施远程精确打击,力图阻滞进攻。关键时刻,红方机降分队搭乘武装直升机突袭蓝方指挥所,工兵分队在炮火掩护下前出破障开辟通路,炮兵分队依据侦察单元提供的坐标数据,多发齐射摧毁蓝方装甲集群……
热点二:精准——高效精确决定战场胜负
激战中,担负穿插任务的该旅坦克十二连,由于运用电子地图定位有误,偏离作战分界线数百米,被导演部判定出局。
“数百米,对坦克来说也就是几步路。貌似‘情有可原’,却影响协同成败。这让我们对精确有了更深的认识:战场上的每一米、每一秒,都可能影响整个战局。”演练复盘后,十二连连长冯小龙说。
在指挥方舱内,笔者看到,各要素运用信息系统,分别对作战力量编组、弹药消耗、毁伤指标进行量化计算和具体区分,时间精确到秒、弹药精确到发。
“过去依靠地图、指北针、望远镜侦察敌情,目标方位不精确,实效性差,影响指挥决策。”警卫侦察连连长潘刚说:“现在,综合利用航空侦察、无人机、战场电视、雷达侦察车等手段实施精确侦察,不仅可以获知目标的精确坐标和运动轨迹等信息,还能实时回传情报,为远程精确火力打击提供可靠依据。”
战斗中,“敌”炮阵地快打快撤,行踪飘忽。该旅前方侦察小组发现目标后,利用手持机,迅即将新阵地信息发至指挥所。“敌”方还未来得及再次转移,炮火便从天而降。
热点三:实时——快速反应赢得战场主动
“战场电视侦察发现,‘敌’6辆坦克正沿山路横向机动。”目标数据传回,参谋李士庆一键敲下,火力打击指令传至作战单元。
一分钟后,屏幕上显示,A高地西侧4.5公里处硝烟弥漫。
“发现即摧毁,得益于信息系统的快速反应。”李士庆感慨地说。
笔者了解到,过去旅指挥所与各分队间的信息链路不通畅,指挥决策坐“奔驰”,作战协同坐“牛车”,造成了战场被动。此次演练,共建一张通信网、共享一幅态势图,对作战行动实时掌控、即时决策,作战效能大大增强。
演练中,担任左翼攻击群的坦克一营发现,蓝方防御缺口内设有埋伏。出乎意料的“敌”情令一营措手不及,调整部署延误2分钟,进攻节奏随即被打乱。“实时化,把信息优势变为决策优势和行动优势,作战节奏明显加快,对指挥员快速决策和高效指挥提出了更高要求。”坦克一营营长陈志强深有感触地说。
打一仗,进一步。作战实时化、战场透明化带来的冲击波,让官兵们明白:战场上,谁赢得了时间,谁就赢得了主动,就争取到了更大的获胜把握。
上图由徐惠堂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