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学者称菲在黄岩岛没实力底牌 美中立是真实立场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14日 15:24  环球网微博
资料图:黄岩岛 资料图:黄岩岛

  原题:当前黄岩岛危机的国际环境分析

  (一)剖析菲律宾的所谓策略 

  这次菲律宾入侵中国黄岩岛海域、无理侵扰中国渔民正常渔业活动、挑起事端、制造对峙、并试图将南海问题“国际化”,事件持续至今,中国方面已经表现出极大的克制和外交努力解决的诚意。然而,显然菲律宾没有表现出相应的诚意,相反,还有不断将事态挑高、争取更多“国际化”的意图。黄岩岛危机没有随着中国的忍让和宽容而得以平息,相反有继续发展的趋势。现在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民间对此事的反应已经趋近沸腾,情绪强烈,此事已经不止是两国外交部之间的问题,而已经毫无置疑地成为当前全中国人民关注的热点之一。在当前情况下,黄岩岛危机向何处去,应该做出更多实质性的举措来予以引导和应对。

  在这次黄岩岛危机里,我们能清晰地看到菲律宾的所谓策略:

  菲律宾认为中国正处十八大前夕、认为中国不会在此时动武,所以采取“以侵扰进逼为直接手段,但力度上较小、避免直接开战,手上挑起对抗、嘴上空喊和平,保持外交接触”的方式,试图成功地摸索出一条“蚕食、骚扰、挑逗中国之道”,逐步蚕食中国合法权益。具体来说,即菲律宾不断主动挑事,制造事端,步步侵吞中国合法权益。如中国无实质反应,则其就侵吞掉一块中国权益。如遇到中国阻挡,则其就先挑逗挑衅,狐假虎威,有意运用背后所谓“有超级大国站在一起”的假象,让中国一些人产生“如果中国动武,将直接与美国开战”的错误幻觉,投鼠忌器,从而忍让其非法活动。在对峙过程中,菲律宾对中国进行百般挑衅羞辱,将自己扮演为“东南亚敢于向中国行动的领袖”,打击中国的威望,同时却试图把握火候,接近燃点时就说两句外交场面话,把问题拉回空谈友好,喊叫“中国不能以大欺小”,并妄图制造“东南亚将团结起来对付中国”的假象,让中国一些人产生“如果对菲律宾动武,将使东南亚产生反华同盟”的错误幻觉,诱使中国不对其动武。然后继续其非法活动,并试图把这些非法活动“日常化”,最终完成对中国合法权益的蚕食侵吞。

  (二)起作用的不是哪个国家的一厢情愿,而终究是国际世界的游戏规则

  我们在南海问题的系列分析文章里的第一篇:《破除对军事行动的认识误区——从当前南海问题东海问题对我国军事行动的思考》里就已经论证过:那种“不分具体情况而把国家对外军事行动一概看做‘会破坏国家经济建设大局,打破了国家的和平安定和战略发展期,阻止国家的崛起振兴之路’”的观念,显然是荒谬和错误的。而合理、有限度的军事行动,对于国家综合实力和国家利益是有正面促进作用的。它本身就是促进国家利益的有效手段,而且在有些时候还是不可替代的唯一手段。

  那么,今天我们再尝试来从战略上来分析,当今国际形势是否存在“其他强国为菲律宾出头与中国作战,形成反华联合阵线”的条件呢?虽然美国前一段在中美战略对话里已经明确表示了“美国在南海问题上持中立立场”,但是中国国内依然有一些人动辄提“一旦中国对菲律宾发动军事反击,中国就将面临与美国发生战争,形势十分严峻。”并且言之凿凿地推论“美国的中立态度只是一种表面姿态,实际是美国绝不会对中国的军事行动置之不管,这是美国和西方国家以及东南亚国家联合给中国下圈套”。我们在前一篇分析文章《破除对军事行动的认识误区——从当前南海问题东海问题对我国军事行动的思考》里就已经提出,在分析国际形势时,首先要看到国际世界最基本的四条游戏规则:

  1.实力原则。实力是一切行为的根基。国际世界间任何决策,都离不开这条基本规则。双方的实力对比,是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政策时必须考虑的基础。

  2.利益原则。每个国家的行动出发点都是自己的国家利益,而不是别人的国家利益。自己的国家利益是任何国家对外政策的决策出发点。没有人会愿意为了别人的国家利益而去使自己与一个较强的对手发生战争。

  3.代价原则。赔本的买卖不能做,代价太大的事不能干。如果一件事确实具有一定的战略利益,但其战略代价和战略成本太高,足以使其战略利益基本抵消或者大大消耗,那么这样的事是谁也不愿意做的。

  4.风险原则。如果不能确定一件事的代价到底有多大,可是这件事的风险太大,没有较大把握,前景不明朗时,那除非自己的国家利益受到极大挑战、已经不能不通过断然措施摊牌时,否则“风险原则”就足以让一个国家不去做这件事。

  现在,我们对照这四条国际游戏规则,来仔细客观看一看美国对黄岩岛危机可能会如何行事。

  第一,实力原则。毋庸置疑,中国这些年的实力也有很大增长,中国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科技实力也快速向前发展,已经成为美国直接关注的重点经济和科技大国。同时,中国的国防军事力量也得到了快速进步,不论从武器装备上还是从军事训练、组织编成上,都正在成为越来越令人重视的一支军事力量。客观地说,中国军事力量虽然比世界最强的美国军事力量仍存在一些差距,但在自己家门口却绝非美国可以不费力气、不大代价、不冒风险就击倒的。

  客观说,中国的实力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不是谁想随便捏就能随便捏的。而与中国这样一个实力较为强大的国家走上军事对抗,会面临什么样的代价和风险,也是任何国家在考虑是否军事介入南海问题时都不可能不考虑的。现在,美国已经多次正面承认必须考虑中国的实力,表明“与中国对抗不可取”,“美国无意与中国为敌”,而中国国内却有少数人非要闭眼无视中国的实力,总认为“别人武装介入的可能性很高,与中国发生战争的门槛很低,中国的军事实力不堪一击”,这实际是一种对国际现实的选择性无视。

  这种想法,实际是脱离了别人的看法而一意孤行地自己贬低自己,自己恐吓自己,自己逼迫自己退让。如果一些人转不过这个弯来,那么也不应那自己去代表别国的想法和理性。

  (三)广泛的中美共同利益,是美中双方都不会为别国而互相轻易发生军事冲突的基础

  第二点,利益原则。从国家利益角度来看,美国和中国虽然存在较强的战略竞争,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上也有很大不同,但也同时存在极大的共同利益。中美两国对此都有清晰的认识,都共同承认:如果中美关系走向敌对,对于双方的利益都将有极大的损害。中美之间,存在极为广泛的共同利益基础,让美国不会轻易为了不是自己核心利益的东西而向中国开战。

  具体来说,中美两国的广泛共同利益基础,体现在:

  中美之间极其巨大的双边贸易额,从经济关系上极其复杂的互相依存关系。中美2011年度双边贸易额达到4467亿美元,互相是对方第二大贸易伙伴。而双方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均是欧盟,而欧盟是由多个不同政府的国家组成的松散的组织。所以事实上,中美两国互相是对方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中美贸易关系绝非“中国单向的依赖美国市场”,2011年,美国向中国出口额也达到1222亿美元,同比上升20%,中国连续11年成为美国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中国是美国2011年度第三大出口市场。这都说明,美国是不能忽视中国这个巨大的出口市场的。此外,中国还是美国在外投资的重要目的地之一,美国累计在华投资6.1万笔,累计合同投资金额1623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美国跨国公司在海外重要的利润来源地之一。而且中国对美国出口也绝非仅仅对中国有利,美国的商业零售、物流交通等诸多行业和消费者都直接从中获利,并且价格低廉的中国商品极大降低了美国的生活成本和通货膨胀率,从侧面有利于保障美国社会的稳定。除了中美贸易的直接买卖部分和美国在华投资收益之外,美国还有大量海运、航运、物流、港口等行业直接受益于中美贸易,牵涉了美国大量就业人口。而且中美贸易近几年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在清洁能源、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金融业、服务业、环保产业等行业拥有巨大的合作前景。尤其是这几年,美国爆发了金融危机,美国经济并非十分景气,就更需要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和金融合作来度过难关。这一点已经表现得十分明显。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因美国毫无必要地为菲律宾而与中国爆发战争,而中国的实力又决定了美国难以迅速、轻易地战胜中国、更迭中国的政权,那么美国在中美贸易和在中国投资上的利益就会化为乌有。美国能愿意为了一个普通伙伴的利益而使自己的国家利益受到如此惨重的损失吗?我认为,不会。

  另一方面,在国际战略安全层面,美国与中国也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当今世界面临着诸多新的威胁和挑战。例如核扩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恐怖主义,极端势力,地区安全威胁,不同文明的冲突,打击世界范围贩毒和有组织犯罪等问题。在这许多问题上,美国都需要中国的合作,也都离不开中国的携手合作,美国也正在寻求中国的合作。如果美国为了菲律宾而与中国进入军事对抗,必然在许多问题上中美两国也将进入对抗状态,携手合作的局面将化为泡影。美国也会在这些问题上面对一些更加费力和不利的局面,这一点也是美国在决策时必然考虑的问题。

  如果说,实力是确保别人不敢随便对你有恶意的基础,那么共同利益就是确保对方对你有好感、互相能共存的基础。中美之间深厚广泛的共同利益,决定了美国不会轻易在南海为了菲律宾而与中国进入战争状态或军事对抗状态。美国政界虽然肯定会对中美关系有一些杂音,中国在南中国海采取行动时也必然有一些杂音甚至敌对叫嚣,但中美两国庞大的实力和广泛深厚的共同利益,就决定了美国政府执政者最终不会为了不属于自己核心利益、为另一个国家菲律宾的利益而与中国进入战争状态或军事对抗状态。在国家利益、尤其是广泛深厚的共同利益面前,传统的“意识形态对立”和“社会制度不同”位置都大大退后,必然无法居于主导地位。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