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军事专家称不排除购买俄苏-35战机可能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13日 13:28  世界新闻报
中国军事专家称不排除购买俄苏-35战机可能

  据俄新社3月9日报道,中国国防部新闻事务局向俄新社透露,俄罗斯媒体关于中国准备与俄罗斯签署48架苏-35战机采购合同的报道与事实不符。图为苏-35座舱。(资料图)

  一宗传言中的战机交易暴露出了中俄军事装备与技术合作中的一些问题

  俄罗斯《生意人报》3月6日援引俄军工消息来源透露,中国已就采购48架苏-35多功能战斗机与俄方达成共识,只要中方能满足俄方提出的遵守该型机知识产权要求的条件,合同就将正式签署。该消息传出后,很快引起一些俄罗斯媒体和专家的臆测和主观解读,部分中国媒体也进行了报道。那么中国到底是不是要购买苏-35?双方在军用航空装备合作领域存在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中国购机是出于无奈?

  按照《生意人报》的说法,一些俄罗斯专家认为,中国决定购买这批苏-35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想掌握该型机采用的最新技术。长期以来在中俄军事技术合作问题上常常无端指责中方的俄战略与技术分析中心专家卡申在接受《生意人报》采访时甚至声称,中国此举是因为在苏-27改进改型方面遇到了严重技术难题。俄《武器出口》杂志主编弗罗洛夫6日则对俄新社分析说,这很可能与中国军工企业在研制、生产第四代和第五代战机方面的落后状况有关,“中国军工企业在仿制苏/俄战斗机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但却未能为这些飞机研制出可靠的发动机。除此之外,中方军工企业也生产不出能达到世界标准的机载无线电设备来装备这些飞机。”

  弗罗洛夫还说,中国曾就购买配备在苏-35上的117С型发动机与俄方进行长期谈判,但谈判“无果而终”,在他看来,“这也许是中国决定购买苏-35的另一个原因”。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生意人报》称,双方在苏-35采购合同上“卡壳”的主要原因是中方还没有满足俄方要求中方从法律上保障苏-35知识产权的条款,俄方之所以提出这一条件是要防止中方将来仿制该型机,而后再低价卖到第三国市场。

  航空合作仍有障碍

  针对俄罗斯媒体的上述说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军事专家对《世界新闻报》说,近20年来中俄在军用航空装备领域的合作大大推动了中国军用航空工业的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客观事实。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多年来中国自身在航空科技与航空工业领域也实现了跨跃式发展。以歼-10、“枭龙”战机为例,这是中国自己研发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战机,与俄产米格-29战机没有任何关系,但俄罗斯一些媒体和专家却称它们是米格-29的复制品,这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至于中国采购苏-35战机问题,据这位专家介绍,该型机是俄罗斯在第五代战斗机列装前在苏-27基础上推出的一款过渡机型,近几年来俄一直在用它来试验第五代战机要配备的一些机载设备与系统,其性能要高出此前推出的苏-27系列改进改型机,因此不能排除中国购买该型机的可能性。

  该专家同时指出,中国在航空发动机方面确实要落后于俄罗斯,而俄方多年来也一直拿发动机来卡中国的脖子,这是不可取的。举例来说,俄罗斯向印度提供苏-30生产许可证的同时,就向印度转让了发动机生产技术,这说明俄方对中印两国采用了双重标准。实际上,这也是中俄两国最近几年在军事装备与技术合作领域不断滑坡的原因所在。俄方能否在一些关键技术出口问题上一视同仁,或者说能否加大对中国的高技术出口力度,仍将是影响两国航空合作质量与规模的关键。(记者/吴敏杰)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中国 苏-35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