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巨浪1导弹曾在南京长江大桥做入水深度试验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11日 17:05  科技日报
资料图:中国巨浪1战略导弹发射。 资料图:中国巨浪1战略导弹发射。

  时代先锋

  2011年11月23日傍晚,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原党委书记王可立接到一个电话,大惊失色,夺门而出。

  一位老者静静地躺在病榻上,已然失去意识。匆匆赶到的王可立,看着他瘦削的面庞,悲从中来。

  这位慈祥的老者就是“两弹一星”元勋、著名火箭与导弹技术专家黄纬禄院士。也许他的名字并不为社会所详知,但正是这样一位默默无闻的科学泰斗,以他矢志不渝的报国情怀和奉献精神,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伟大历程;以他坚持不懈的创新求索和协同攻关,开创了中国导弹武器装备从仿制、自主研制到赶超先进水平的强国之路;以他始终保持的崇高品质和务实作风,积淀了航天人的核心价值观。

  当晚20时08分,黄纬禄与世长辞。

  “黄老开创了我国固体战略导弹的先河,突破了我国水下发射技术和固体发动机研制技术,探索出了一条我国固体火箭与导弹发展的正确道路,他为我国航天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我们将永远铭记在心!”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许达哲深情地说。

  忠诚报国——“要为建设新中国竭尽全力”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个迎春花初绽的时节。

  中南海怀仁堂内,云集了陆海空三军将领和技术专家。主持会议的陈赓大将作了简短讲话后,从美国回国不久的钱学森开始作报告。钱学森从自己辗转曲折回到祖国的经历谈到国外航天技术的发展状况,从对祖国的思念谈到对发展我国航天事业的宏伟理想,字字句句蕴含着对祖国母亲的眷恋与热爱,迸发出发展祖国航天事业的壮志豪情。

  时任通信兵部电信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的黄纬禄参加了这次会议。听着慷慨激昂的报告,看着身边一位位英姿勃发的将领,他心中突然涌起一阵感慨:与他们相比,自己做了什么?

  这次难忘的报告让黄纬禄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他暗下决心:虽然没有为缔造新中国流血奋战,但要为保卫新中国、建设新中国竭尽全力!

  1957年,黄纬禄被调到刚组建不久的中国首个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五院二分院,从事火箭导弹控制系统研究工作。从此,他把对祖国的深深热爱,全部倾注到航天事业之中,开始了自己的“导弹人生”。

  1960年11月,中国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发射成功,取得了我国导弹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

  1964年6月,“东风二号”圆满成功,翻开了我国导弹发展史上自主研制的新一页;

  1966年10月,中国首次由导弹运载发射的原子弹在核试验预定地点成功爆炸,中国导弹研制试验成果震惊世界……

  在此期间,黄纬禄积极参加了我国“八年四弹”等重大规划的制定,组织有关科技人员制定了我国弹道导弹控制系统发展方向和技术途径,为我国导弹事业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在随后发生的“文化大革命”中,他被扣上“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被迫“靠边站”。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他始终放心不下导弹事业,尽量设法多做一点工作,使我国的导弹事业少受一点损失。为了鼓励自己,他把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句抄录在笔记本上:“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

  攻坚创新——靠自己的力量造出“争气弹”

  国防部五院二分院位于永定路,地处北京西部,与八宝山仅相距几公里。调入二院的那一刻起,黄纬禄带着“生在永定路,死在八宝山”的誓言,从此在这里扎下了根。

  中国导弹的研制是从仿制开始的。但正当仿制工作进入关键时刻,苏联单方面撕毁协议,撤走了全部专家,给中国的导弹科研工作造成了无法想象的困难。黄纬禄和同事们下定决心,一定要搞出自己的“争气弹”,争中国人民的志气!

  此时,他担任导弹控制系统负责人,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有多重。控制系统是导弹的“中枢神经”,飞得稳,打得准,主要依赖于此。可是,中国导弹基础一穷二白,一切必须从零开始。

  于是黄纬禄从入门知识学起,把自己已有的经验和技能想方设法转化过来,同时吸纳新的知识和技能。面对新出现的问题和挑战,他与大家共同学习,很快掌握了大量的知识。他们要向世人证明,中国人靠自己的力量也能造出导弹来。

  10年时间,黄纬禄和战友们自力更生、勇闯难关,让中国导弹事业取得了巨大进展,让外电惊呼“像神话一样不可思议”。

  1970年,一项新的挑战摆在黄纬禄面前。

  我国虽先后研制成功原子弹和液体地地战略导弹,但液体导弹准备时间长且机动隐蔽性差。面临超级大国的核威胁和核讹诈,中国急需有效反制手段,研制从潜艇发射的固体潜地战略导弹势在必行。

  黄纬禄临危受命,担纲我国第一型潜地固体战略导弹“巨浪一号”的总设计师。

  研制起步阶段,黄纬禄提出了“台、筒、艇”三步发射的实验程序,引起轰动,并得到国防科工委的认可。“台、筒、艇”就是第一步在发射台上作试验,第二步在陆上发射筒中打导弹,第三步在舰艇上打遥测弹,开创了一种符合当时国情的试验程序。

  为获取导弹水下基本力学参数,进行模型弹入水深度的试验是必经步骤。模型弹重量近10吨、长达10多米,这么个大家伙,投在什么地方、怎么投,都是难题。同事们议论纷纷,黄纬禄却胸有成竹,暗藏“奇招”。1970年7月的一天,人们惊愕地看到,在新建成不久的南京长江大桥上,停放了一台巨大的吊车。似火的骄阳下,一个大家伙正在被反复以各种姿态投入水中……

  这次试验获取了大量重要数据,暴露出一些问题。由此,研究人员采取多项针对措施,对导弹设计进行修改完善。在几个月后进行的模拟火箭弹射试验中,整个试验过程均与设计所预想的一致,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事后黄纬禄在自传中写道:“与美国先在陆上、后到海上的弹射模型导弹相比,我们采用潜艇直接从海上发射模型导弹的方式,省去了一个投资巨大的水池,缩短了研制周期,节约了研制经费,大大简化了潜地导弹的研制……”

  凭借着攻坚创新的精神,黄纬禄带领年轻的研制团队取得了固体导弹技术和潜射技术的重大突破。

  1982年10月12日,渤海的海面上,一条喷火的“蛟龙”跃出水面,在海天之间绘出一幅壮丽景观。第一代潜地固体导弹研制成功,标志我国具备了自行研制潜地战略导弹的能力,拥有了二次核打击能力。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中国 巨浪1导弹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