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智库称难阻止中国蚕食美在西太平洋军事优势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27日 10:48  环球网微博

  美国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中国军力研究中心”最近(12月14日)发布了题为《实力矛盾:脆弱时代的中美战略克制》的报告,报告称,21世纪前五十年的世界局势将由中美关系主导。两国关系既有合作又有竞争,中美两国在南海、东海等领土纠纷中的斗争属于传统问题,自然也当使用传统方法来解决。但是,两国关系在核武器、太空和网络这三个领域则面临着比前者更为棘手的合作与竞争。因此,有必要对中美在这三个领域的根本战略思想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这将有助于保持两国未来数十年的战略稳定。

  报告认为,中美两国当前都能对彼此造成巨大伤害,这使得两国在一些战略领域变得愈来愈脆弱。鉴于此,两国有必要建立相互的战略克制。以此为前提,报告从中美两国各自的角度出发,对两国在这三个领域的战略克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两国如何在这三个领域做好相互战略克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

  报告称,中美两国进入了一个“脆弱的时代”,未来十年或更长的一段时间内,中美两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加,双方的战略脆弱性也在增强。中国高层如何看待自身实力增长与脆弱性的变化,将会决定中国是否愿意接受相互战略克制。中国一直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但是还不清楚它是否会接受在太空与网络领域的相互克制。与此同时,中国在太空与网络方面的打击能力正在加强,这也更加坚定了美国发展这些方面打击能力的决心。至少为了实现对中国的有效威慑,它会这么做。因为中国发现在自己的攻击面前,美国很难进行有效的防御,这就促使中国更加积极发展打击能力;而反过来又让美国也发展能够反制中国的打击能力。因为中国不会容忍美国垄断反卫星武器和网络战能力,而美国发现难以保护自己的卫星和网络,这就使得情况变得更加脆弱。

  目前的情况是,由于进行打击的成本要小于防御的成本。这便使得两国都在发展打击能力,使得发生战略冲突的可能性在下降。对核武器、反卫星武器和网络战武器进行防御不仅成本高,效果也不理想;反之,发展打击能力则非常容易,成本比较低,效果也非常好。打击能力的优势让中美这样的大国都在大力发展进攻性武器,而这样的结果就是加重了两国所面临战略脆弱性。

  中美两国如何控制它们的战略脆弱性?报告认为,应该从两国关系中的共同利益和矛盾分歧中审视。两国在很多方面有共同利益,但在很多方面也可能发生利益冲突;这就注定中美关系的未来既不完全是对世界主导权的争夺,也不可能是完全的和谐相处。前者忽视了共同利益在相互容忍上的重要性,而后者则过于理想,忽视了主权要求维护各自利益这一原则。真正的现实可能是这两种情况的折中:合作与竞争,理解与疑虑,伙伴与对手同时存在。中美关系的这种双重性是寻求相互克制的关键:存在双重性的两国关系使得两国的相互战略克制显得非常必要;也为实现相互战略克制提供了机遇。

  这份报告在谈到美国对中国及中美关系的看法时表示,大多数美国人认同与中国保持稳定有效的关系非常重要。美国认为,应该接受中国成为大国这个现实;同时也应防止其做出不负责任的行为(美国的定义),并保护美国的利益及美国在东亚的盟友。在关注两国关系时,应该更多的关注战略脆弱性;因为随着中国的发展,中美两国的关系将更加复杂,远远超过当年的美苏关系。在美国,无论是左翼还是右翼都希望改善中美关系,前者希望促进和平,而后者则希望发展两国的经济关系。用奥巴马的话来讲就是,中美两国注定要成为对手。而美国人逐渐认同的一个观点就是,应该在处理全球问题上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同时也要警惕中国的不当行为,特别是在东亚地区。

  从美国的观点来看,中国可能在东亚引发三种潜在的问题。首先,中国可能使用武力控制台湾,或者使用武力收复台湾;其次,中国可能使用武力或用武力威胁周边国家解决领土争端;再者,中国的实力在不断增强,即使不存在误用,也可能加剧地区的不稳定性,或许可能导致日本重新进行军事化,采取单边行动,甚至可能导致日本发展出核武器。

  美国的利益需要东亚保持稳定的经济和政治格局,中国实力不受控制会带来不稳定,这就需要美国在该地区维持军事存在和加强与本地区盟友的安保关系。与冷战时期不同,美国和中国的军事力量将会在西太平洋交叉,两国都把该区域视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区,而且都对彼此在该地区的活动非常警惕。美国希望加强与中国的军事对话与实质性合作,但这因为美国对台军售而遭到拒绝或取消。另外,合作的前景也因为中国怀疑美国意欲对其进行围堵策略而变得暗淡。在这样的情况下,潜在的竞争、对抗、误判、冲突和敌对将使得美国在开展对中国的战略克制时附加多种条件。美国对中国的看法,以及东亚地区的动态竞争使得相互克制非常重要;但是也难以实现。

  在谈到美国在军事上的态度及作为时,报告认为美军与中国发生冲突的可能性非常遥远;但是,在东亚则比较例外。自冷战结束以来,冲突要比和平频繁得多。除了“9/11恐怖袭击”后在阿富汗作战以外,美国还卷入了科威特、塞黑、伊拉克和利比亚的战争;这些战争都是美国在没有受到攻击的情况下参与或引发的。

  人们能够在历史记录中观察到美国在军力使用上的态度。首先,如果美国的利益受到威胁,即使在利益没有被损害的情况下,它都会选择使用武力来清除威胁。其次,美国更愿意在军事行动上展开多边合作。再者,美军战力强大,不仅让国内放心,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敬;没有哪个国家愿意试验美国的远程打击能力。第四,美国只有在认为需要进行威慑的情况下,才会提高战略作战层级。最后,美国对自己的常规作战能力有充足的信心,这使得其淡化了核武器的军事价值。

  尽管美军的优越性在一系列事件中得到了验证,但有三种情况足以使其难以对中国在太平洋不断增强的战力做出有效回应,即美国军费削减的压力,中国反介入能力的增强以及其他需要美国介入的地区。奥巴马政府2010年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明确指出,美国的安全依赖于国家经济的恢复,削减联邦预算迟早将需要军费开支的削减。维持美国在西太平洋优势所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越来越先进的远程雷达和武器使得靠近中国作战变得越来越困难。随着中国短程和中程弹道导弹的增加,美国在西太平洋使用水面海军力量和陆基航空力量将会变得更加困难。相比之下,解放军正在打造大规模的潜艇力量,还在寻求瘫痪美军C4ISR网络的能力。这也是中国为什么对攻击美国计算机网络和卫星感兴趣的原因之一。

  第三个可能导致西太平洋地区不稳定的因素是,中美两国在西太平洋投入的军力大体相当。美国的军费为6000亿美元,而中国则为1500亿美元。但是,与中国不同的是,美国的军事资源需要在全球范围内部署,在亚太投入的份额仅占全部的20%;而相比之下,在过去15年里,中国的军事现代化主要关注发展反制美国军事干预台海的武器,军事理论和训练的需求。假设在上述军费水平下,中国不寻求建设远程打击能力,那么其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投入则和美国相差不大。

  基于上述原因,美国很难阻止中国在西太平洋地区对其军事优势的蚕食;特别是在中美两军发生高强度的局部冲突时。

  美国可能选择的对策就是打击解放军越来越依赖的卫星和计算机网络。一般来讲,美国不愿显露它的军事选择,因为这样提高对敌人的威慑效能,同时还可以加重对手的疑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中国 美国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