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澳大利亚记者 李景卫 本报驻美国记者 王恬 本报驻泰国记者 吴成良
澳大利亚总理吉拉德和来访的美国总统奥巴马11月16日在堪培拉举行记者会,宣布了美国在澳大利亚的永久性驻军计划。
落实“空海一体战”构想
根据两国达成的协议,从2012年年中开始,美军将在达尔文部署一个连(200—250人),5年内增加到2500人;增加进出澳大利亚的军机架次,B—52轰炸机、F—18战机、猎犬、C—130、C—17和全球鹰无人机等将更加频繁地进入达尔文,同时,美国核动力航母也会不时进出澳大利亚水域;美军将分步骤扩大在澳大利亚的军事活动,包括与澳大利亚军队的联合训练和演习。
美军战斗部队首次进驻澳大利亚,被一些亚洲军事分析家视为“美国国防部针对中国不断增强军备而制定的‘空海一体战’构想的步骤之一”。美国国防部9日宣布创建“一个新的办公室来整合空中和海上的作战能力”,“以满足眼下的国家安全需求”。
在2010年《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中,前国防部长盖茨指示美国海军、空军、海军陆战队发展新的作战理论,以应对来自“反进入/区域拒止”方面的挑战。
今年8月,美国建立了“空海一体战”办公室,以此作为实施“空海一体化”作战理念的联合架构,各军种之间将实现前所未有的协同合作、相互整合以及资源共享。“空海一体战”同时也是美国协同其亚太地区盟友,尤其是日本和澳大利亚的联合作战计划。美军希望借助这种军事同盟,来克服所谓“距离障碍”。
美国国防部官员在介绍这一战略时并未提到“中国”的名字。但有高官表示:“考虑到中国的新式攻击性武器有可能对南海和黄海的航行自由构成威胁,因此才制定了这一战略。”还有美军高官强调说:“这一战略标志着美国的对华军事态势向着东西方冷战的风格转变,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谨慎表白传递多重信号
美国媒体颇为关注奥巴马的澳大利亚之行,并直言不讳地称其目标就是“应对中国的崛起”或“抗衡中国”。《纽约时报》网站15日发表题为“当美国环顾亚洲,中国无处不在”的文章,称美国在澳大利亚驻军将使美国军机和舰只更加接近于南海的贸易通道。在当天短短10多分钟的记者会上,澳美军事合作是否针对中国成为西方记者关注的焦点。对此,奥巴马说:“我们欢迎和平崛起的中国。中国的发展……不仅对中国有利,对整个地区都有潜在的好处。”“说我们担心中国是搞错了。”
吉拉德15日也在堪培拉表示,澳大利亚能够在与美国保持同盟的同时,拥有与中国等本地区国家的深厚友谊。澳大利亚贸易部长埃默森近日在檀香山和堪培拉接受采访时,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埃默森说,“我们已经看到与中国良好的经贸关系带来的积极效果,因为对中国的出口意味着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澳大利亚的农民、小企业主、制造业工人和服务业从业人员都从中获益”。澳大利亚前外长唐纳15日晚在天空卫视澳大利亚新闻台强调,在与美国保持同盟关系的同时,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对于澳大利亚外交政策来说至关重要。
新美国安全中心亚太安全项目高级主任帕特里克·克罗宁在华盛顿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澳此次拓展防务合作有着政治与军事上的双重目标。“其政治目标是向澳大利亚及整个亚太地区发出信号,美国决心在未来几十年内维持作为一个太平洋大国的存在。”“其军事目标是为澳美联合行动及日益多边的军事演练等找到最遥远和最安全的地方。”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迈克尔·欧汉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美澳拓展军事合作“并不以任何直接的方式针对中国”,“澳大利亚距离中国遥远”;“但它确实重申了美国对亚太地区的承诺,以及试图在中国崛起的情形下维持一种稳定的安全秩序”。
“聚焦海上战斗力”
美国增加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并非新闻。在去年11月8日的澳美部长级会议上,两国已就军事和空间合作等问题达成协议。今年9月中旬,澳美部长级会议发表联合公报,表示要进一步增加美澳日3国间军事合作与协调,继续与韩国在安全问题上密切合作,并加强与印度的战略关系。两国特别提出“在南海的航行自由”以及保护“不受阻碍的合法商务等方面的国家利益”。
就在此次奥巴马前往澳大利亚访问的同时,美国国务卿克林顿本周先后访问菲律宾和泰国,旨在加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
16日,克林顿与菲律宾外交部长德尔罗萨里奥在马尼拉签署了旨在加强菲美合作的《马尼拉宣言》。《马尼拉宣言》说,菲美双方决心继续合作来应对更广泛的地区和全球挑战,包括海上安全以及气候变化、核扩散、恐怖主义和跨国犯罪等威胁。双方还将在菲南部地区打击与“基地”组织有联系的恐怖组织方面进行密切有效的合作。
美国国务院一位匿名高级官员说:“我们正在赋予与菲律宾的关系更加多元化的内容。我们将在菲律宾南部继续这些合作,但我们更多聚焦在海上的战斗力。”
菲律宾国防部的一位官员称,美国并不寻求挑起南海的紧张局势。他说:“我们非常谨慎,以确保不会在任何方面引起其他方面的警惕或是挑衅其他各方。”
(本报堪培拉、华盛顿、曼谷11月16日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