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罗斯军工新闻网8月23日报道,在已经结束的“MAKS-2011”莫斯科航展上,俄罗斯军方承诺和军工企业签署的几项巨额合同最终未能签约,暴露出了战斗机发展前景方面的许多问题。专家们认为,这是由军方和国防企业在产品价格、质量等方面继续对抗、互不相让造成的。
第5代战机T-50项目蒙上阴影
在本届航展的最后一天,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一架T-50原型机在起飞时发生发动机故障,被迫中止起飞。目击者称,T-50在茹科夫斯基机场跑道上的起飞滑跑进入中段时,飞机加力打开后,右发动机连续喷出两束火焰。发现异常情况后,试飞员波格丹立即决定停止起飞,放出减速伞。此次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地面损害。俄联合航空发动机制造集团公司新闻处宣布,事故是由右发动机自动装置工作故障造成的。
应当指出的是,高调亮相莫斯科航展的T-50只是现阶段一种相当不成熟的第5代原型机,使用了俄航空工业一系列不太完全成熟的技术。另外,T-50暂时使用过渡阶段的发动机,今后计划为其生产能够保证满足所有设计技术要求的新型发动机。此次T-50发动机事故表明今后俄军作战航空兵的发展可能还会面临更加严重的问题。
巨额合同缺失
俄战斗机发展可能面临问题的严重程度还体现在巨额合同的缺失方面。本届航展期间没有预告今后计划签署的巨额军事装备供应合同,无论是对俄军的内部供应,还是对外出口。而且,事先承诺的军售合同也未能如约签署,比如俄军采购60架最新型雅克-130教练战斗机和24架米格-29K/KUB舰载机的合同,总金额可能高达30亿美元。据媒体报道,俄军方最初打算在航展期间签署上述合同,但最终决定不定期推迟签约。
专家们认为,俄军方未能如约签署军售合同的原因或许有很多,但未必就是所谓的“飞机技术不够完善”。俄战略和技术分析中心副主任马基延科认为,在复杂的航空系统方面,即便是最现代化的战机,都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技术问题。这只是一个借口。况且米格-29K在技术上是完全可以信赖的,它不断进行加工调试。在舰载航空兵使用经验方面可以和俄罗斯海军相提并论的印度海军已经积极引进米格-29K,这充分表明俄制战机在外部市场非常受欢迎,同时也强调了相应飞机技术水平较高。近期俄国防部频繁打压武器和军事装备供应价格的趋势非常明显,这种立场也是导致2010和2011年国家国防采购项目部分流产的原因之一,国防部的主要目的就是降低合同价格。而一些军工企业的立场也不够灵活,结果导致双方在此问题上互不相让。
俄《国防》杂志总编科罗特琴科认为,从传统上来讲,俄航空装备质量一直较高。不过军售合同未能签署与质量问题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反映出了俄军工企业和国防部在新武器装备价格协商过程中的立场差距较大。推迟签署合同实际上是军方单方面的行动,相信价格立场协商程序很快就将会结束。
米格-35何去何从
米格飞机制造公司在本届航展上推出了米格-35多功能战斗机,尽管不久前它在印度126架战机招标中受挫,却仍被俄军方视为逐步替代老旧的米格-29战斗机的中期现代化产品。令人疑惑的是,至今俄军方仍未披露米格-35采购方面的任何具体信息,哪怕是初步计划。如果说此前还能用整体采购资金缺乏来辩解的话,那么现在这个理由已经不再合适。科罗特琴科在评价米格-29/35系列飞机列装俄空军的前景问题时指出,俄空军现役米格-29战斗机极有可能不会进行现代化升级。但是国防部在除了T-50之外,还可能会少量采购米格-35飞机。哪怕只是为了支持米格-35的出口前景,也要多少采购一些。马基延科认为,米格-35最初就是根据米格-29K舰载机现代化改进过程中的最新成果研制而成的,两种战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体的,但是米格-35得到一系列实质性的完善,特别是在机载无线电电子设备和新型航电系统。米格-35最好的出路或许是返本归源,使其研发中的最新科技和技术成果在米格-29K舰载歼击机进一步生产和完善中充分应用,确保米格-29K在5到10年之后在国际市场上超越法国“阵风”和欧洲“台风”舰载型产品。
第5代轻型歼击机何时现身
本届航展暴露的另外一个问题是俄罗斯是否会出现第5代轻型歼击机,不知道俄航空制造商和军方是否看到了第二种新一代战机的未来。要知道,第4代歼击机传统上分为轻、重两类。当今世界唯一现役的第5代战机F-22是F-15双发重型战斗机的继承者,俄罗斯T-50原型机应当传承苏-27的血脉。在轻型前线歼击机方面,美国F-16将在今后十年让位给F-35“闪电II”,但在俄罗斯由哪种飞机接替米格-29至今仍不清楚。难道今后除了米格-29K和米格-35之外,俄空军不会再装备其他新型米格战机了吗?
在谈到俄空军第5代轻型歼击机研发可行性问题时,科罗特琴科认为,亮相莫斯科航展的T-50完全能够兼任重型和轻型歼击机,成为多功能前线歼击机商业平台。马基延科指出,俄罗斯能否拥有第5代轻型歼击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苏霍伊设计局科技专家们的满负荷工作时间表。目前有一个事实对新一代轻型歼击机研发方案有利,即苏霍伊设计局的工程师们在2015-2017年间完成了T-50基础工作之后,还应当再做些什么,以防止人才流失,避免重现上世纪90年代令人痛心疾首的局面;二是研制可靠且强劲的新一代航空发动机,需要最大推力18吨,最好是20吨的发动机。如果有了这种发动机,那么新一代轻型战斗机的前景就将非常光明。俄航空制造业目前还研制不出类似发动机,但是可以借鉴美国在研发F-15双发和F-16单发战斗机时的做法,将来统一使用目前正在为T-50研制的第二阶段发动机,即129产品。
总之,本届莫斯科航展再次证明,俄罗斯国家国防采购体系并不顺畅,供需双方未能有效对接。从苏联国防工业沿袭下来的俄罗斯军工企业暂时还不习惯及时大量供应现代化武器装备,军方管理层也未能始终明确制订国家军事机器发展战略,结果导致双方在一系列问题上出现争执,其中包括前线航空兵中长期发展路线图问题,至今除了T-50项目前景多少明确之外,其他方面一直没有详尽的答案。目前在国防采购方面,军方官员采取不妥协的斗争立场,利用价格和质量问题打压对方,军工企业经理们同样不愿让步,寸土必争。虽然这种供需矛盾实属正常,今后也将一直持续下去,但它毕竟会导致巨额军售合同流产,延误军队换装进程,可能会对俄军现代化建设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编译:书山)
相关专题:2011莫斯科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