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军队力量投送能力与需求间仍存在很大差距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24日 16:45  新华网
资料图:中国空军伊尔-76投送物资 资料图:中国空军伊尔-76投送物资

  编者按:12月17日,美国兰德公司研究院杰弗里·恩斯特龙在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网站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力量投放能力日益增强》的文章,文章从运输机、空中加油机、大型两栖作战舰船、航空母舰和卫星的角度对中国军队力量投放能力进行了分析,并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对中国军队力量投放能力日益增强的担忧。那么,中国军队力量投放能力建设达到了什么水准?它的目标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它又会不会像国外媒体所描述的那样对别人造成威胁呢?

  本期《陈虎点兵》为您解读。

  中国军队力量投放能力建设这个话题应该是一个老话题。过去的几年当中,关于这个话题,国内外的报道都有不少,围绕着这些报道我们看到了两种不同的反应:一种反应是来自国外受众的,他们对中国发展力量投放能力表示担忧,认为中国现在军队力量投放能力的发展速度很快,目的是为了什么?发展这样的远程力量投放能力会不会影响到地区甚至世界范围内的力量平衡?会不会对其他的国家和地区造成威胁;另一种就是国内受众的普遍反应,认为中国军队的远程力量投放能力正在快速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了,所以他们很兴奋。

  这两种反应和实际情况是否相符?

  我们首先要肯定一个事实,就是近些年来,我们确实是把军队的力量投放能力建设作为国防建设的一个重点,而且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积累和努力,中国军队在力量投放能力的建设上确实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一进步甚至可以用“突破性的”来描绘。

  我们可以经常在报道当中看到许多的“首次”。比如说,今年的上合组织军演当中提到中国空军的远程轰炸机“首次”飞出国境,在国外参加军演和演练;中国的大型海上医疗船“首次”到大洋上巡航,执行医疗救助任务和为国外人员提供医疗服务。

  “首次”标志着突破性的进步,所以对中国军队力量投送能力建设取得的进步,我们用不着回避,它是一个现实。但是这个进步,到底到什么程度,产生的结果是什么?不用着急下结论,我们可以先做一个简单的对比,看一看中国的军队力量投放能力和美国的军队力量投放能力有什么不同。

  起点不同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的力量投放能力可以说是一个遍及全球的大规模的快速反应能力。中国的军队力量投放能力,起点跟美国相比应该说是很低的。

  在之前的很长时间,中国军队远程投放能力趋近于“零。举个例子,如果说美国军队力量投放能力是100的话,那我们的基点仅仅是1。从增长的角度来说,美国增长了10,那么增长率仅仅是10%,但是它的绝对值是10;中国从基点的1增长到4,从增长速度来看是翻了两番,但是增长的绝对值仅仅是3。这样就得出,从绝对值来看,远程投放能力的建设和增强,中国和美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当然从发展的速率来看,中国的发展速率超过了美国。

  基点不同

  美国的远程力量的投放是基于美国全球的海外部署和大量的海外基地。说白了,它的飞机、舰艇、兵源的出发点很多,或者说绝大多数不是在它本土,而是在海外部署的基地。这个出发点和中国就明显不同。

  中国军队力量投放的出发地都是在中国的本土。我们在有关的中国军队军演报道中经常看到“跨区机动”这样一个词,这代表了我们投送能力的提高。我们最常见的具体的力量投送两种方式是公路机动、铁路机动,真正跨洋的海上力量投送和空中力量投送可以说很少见到。

  水平不同

  美国的海外远程力量投送能力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系统,技术上、战术上、组织指挥上、协同上应该说都已经相当的成熟,处在随时可用的状态。

  中国的远程力量投放能力水平目前还主要处于单项技术上的突破阶段。比如说,我们以前可能没有海上的大量投送能力,现在我们获取了这种技术手段,我们有了比较大的两栖舰艇、战舰;空中也是一样,可能以前我们在大型的军用运输机上力量相当的薄弱,现在我们有了一定的力量,获取了这种空中机动能力。

  所以说,中国的远程力量投放水平目前还是处在单项的技术突破阶段,和美国的那种系统化的,从技术、战术、组织指挥、协同全面达到一个较高水准的状态,应该说还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目标不同

  美国力量投送能力的建设是以支撑大规模海外战争为目标的。比如说,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这些战争的战场都是远离美国本土的,美国人要在这些地方打仗,它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力量投送到这些远离本土的战区,而且这些战争的规模都达到了相当的标准。

  中国的力量投送能力建设的目标,从目前的情况看,显然仅仅是能够对维护中国领土主权完整作出一些基本的反应。

  一个是支撑大规模作战,一个是作出一些基本的、必要的反应,应该说中美军队力量投送的目标是有所不同的。

  目的不同

  通过以上4点不同,起点不同、基点不同、水平不同、目标不同,从正常的逻辑可以看出中美两国力量投放能力有一个根本的不同,那就是目的的不同。

  美国军队力量投放能力的建设,是全球性的,是要保持美国对全球任何地区都有军事干预、军事控制的战斗能力。换句更直白的话来说,它是以维护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霸权地位为目标的。

  中国军队力量投放能力的建设,是以什么为目标呢?我们从中国解放军投放能力建设目前达到的水准和努力的方向来看,它是为了保卫国家的安全,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为了对那些给我们的安全造成威胁、对我们的利益造成影响的事件做出反应。也就是说,中美双方投送力量建设的目的有着根本的不同。

  几点结论

  我们现在可以做出几点结论了,第一个就是所谓中国军队力量投送能力建设从概念上和国外发达的军事大国是不同的。

  中国军事力量的投放能力和美国军事力量的投放能力用词都是“力量投放能力”,但是实际上概念是完全不同的,应该说是概念上的错位。

  我们看到很多媒体的报道当中,特别是一些海外媒体报道当中,直接就讲解放军力量投送能力快速发展、日益增强,给大家的印象就是力量投送、投放能力,直接想到的就是美军的这种远程力量投送能力,从而把美军投送的概念直接搬到中国军队的头上,实际上这是偷换概念。

  第二个结论,中国军队力量投送能力和需求依然有着巨大的差距和缺口。

  前面我们讲到了中国现在能力投送的建设还仅仅处在单项技术的突破阶段,距离真正的实战、使用、支撑一个较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还有着相当的距离。与此同时,保卫这些利益,保卫国家安全的需求和实际能力之间有着巨大的差距。

  以此为基点可以得出第三个结论,今后的若干年间,我们依然会看到中国军队投送能力在不断地发展和建设,而且会是常态化的发展和建设。因为需求和现实之间有差距,所以这种状态我们在今后若干年里还会看到。

  最后一个结论,由于中国军队力量投送能力建设发展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安全和利益,对威胁我们利益和安全的军事行动作出反应,和美军的军事投送是完全不同的。中国的力量投送不会对别人的根本利益形成直接对抗和威胁,也不会像有些人说的那样会打破世界或地区范围力量的平衡。而且,从中国远程力量投放能力的出发地来说,我们是从本土出发,不是海外部署,不是从海外基地出发。中国的军队力量投放能力会不断增强,会继续发展,但是不会像有些人担忧的那样对世界造成什么不良的影响和威胁。

  围绕中国军队力量投送能力建设和发展这个话题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我们都会看到。理解这个问题不能仅仅用简单的媒体报道的东西来看待他,要从对比、分析当中才会得到一个相对来说更加贴近实际情况的结论。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中国军队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