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海军在东亚海域密集军演 欲从越南重返东南亚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13日 03:02  新京报
8月10日,美国海军约翰·S·麦凯恩号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抵达越南岘港进行访问。
8月10日,美国海军约翰·S·麦凯恩号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抵达越南岘港进行访问。

  11日,美韩日本海军演的“硝烟”刚散去,美国“华盛顿”号核动力航母便出现在南海,参加美越海军联合演习。此后,这艘海上巨无霸,又将折返东北亚,再次参加美韩黄海军演……美航母东亚兜圈“演战”背后有何玄机?

  本月8日,带着美韩军演的“火药味”,载有70架尖端战机的“华盛顿”号缓缓驶入距越南岘港约320公里的海域。岘港曾经是美军在越战时的基地。而当天,多名越南军方和政府高官也乘飞机登上了“华盛顿”号访问。

  在越战结束35年之后,越南官员登上曾经对手的航母,这富含深意。这也为3天后的美越联合军演做了最好的铺垫。

  航母马不停蹄东亚巡航

  越战结束后,直到2003年,美国军舰才首次造访胡志明市。不过自此之后,两国军事关系就迅速发展,并得到同样进展迅速的经济、政治关系的有力助推。

  联合军演,是这次美军访越的重头戏。美国官方称,“华盛顿”号访越以及11日开始的联合军演,都只不过是纪念美越外交关系正常化15周年的系列安排之一。但美国媒体指出,核航母访越以及联合军演的时机仍然反映出了美国加强其在亚太安全领域存在感的意图。

  “华盛顿”号是世界上最大的军舰之一,这艘海上巨无霸7月底刚在日本海参加了为期4天的韩美海上军演,几乎未耽搁就掉头驶向越南。本月10日,作为航母作战群重要组成部分的美国驱逐舰“麦凯恩”号也抵达越南中部。他们都计划参加这次为期一周的军事演习。

  美国国务院声明称,此次越美海上军演没有“攻击性”。声明说,演习内容将包括船损控制、搜救演示以及烹饪等文化交流。“麦凯恩”号驱逐舰指挥官杰弗里·金也强调,越美联合军演的性质是“非战斗”演练,与任何事件都没有关联。不过这名官员也承认,这次演习有着美越在该地区“共同利益”的背景。“美国和越南在地区海上安全方面具有共同利益。”金说。而”华盛顿”号空军部门指挥官米尔斯本月8日表述则更为直接,“南中国海的战略意义、重要性以及在该水域的航行自由对越南和美国都极为重要”。

  地缘政治大戏揭幕?

  据悉,在访问越南前后,“华盛顿”号还“顺道”停靠新加坡了樟宜海军基地。此前,美军航母经常停靠在这一基地。由此,从驻日美军基地到韩国,再从韩国到越南、新加坡。“华盛顿”号这一体现美国海军实力的海上巨舰,差不多在整个东亚“巡视”了一圈。而据美军公布的消息,在不久后,这艘航母还将赴黄海海域,再次参加韩美联合军演。

  观察人士指出,以核动力航母为核心的美国海军舰群此次在东亚海域密集“演武”,不仅仅有针对朝鲜半岛局势紧张的背景。美国政府在东亚的战略视角,也不仅限于日本海。

  上月底,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越南河内的一次地区安全会议上称,美国愿在各方就南海“有争议”岛屿展开的谈判中充当调停人。《纽约时报》对此评论说,此话暗示,美国有意对一些亚洲国家的岛屿争端进行干预。

  英国《金融时报》也发表评论说,希拉里的讲话,突显出一部正拉开帷幕的地缘政治大戏。评论说,在这些“有争议”的岛屿中,有许多比礁石大不了多少,但它们邻近世界贸易通道,具有巨大的战略价值。就这点而论,希拉里的讲话可谓一场外交战的最显著标志之一,这场外交战将界定亚洲未来数十年的格局。

  美欲从越南“重返东南亚”

  国际关系学院安全与战略研究专家张敏谦对记者表示,美国此次高调在东亚地区展示军力,与奥巴马上台后的战略调整有关。张敏谦表示,在小布什时期,美国将战略重点放在中东、阿富汗,而奥巴马政府则提出了“重返东南亚”,意图加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力量存在并扩大影响,在这一过程中,越南是美国重点争取的国家之一,此外,美国也在加紧与泰国、新加坡、印尼等国的接触,并计划进行联合军事演习。此外,以东盟和中日韩为主导的“10+3”地区合作近年来正在从经济向区域整合发展,而美国则试图对“10+3”形成制约,尤其是在经济以外的问题上增加阻力。

  美国的举动也在东盟国家中引发了不同反应。菲律宾外长罗慕洛9日发出警告说,美国不应插手这一地区的问题,因为这是东亚地区国家自己的问题。

  “罗慕洛的态度表明,菲律宾等国希望避免美国的插手让该地区问题变得复杂化。”张敏谦说。

  □本报记者 马晶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美国 越南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