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入中亚是这两年西方媒体热炒的一个话题。但吉尔吉斯斯坦近日的一场严重骚乱表明,中国在中亚的存在基础其实十分脆弱,显然还不具备在和平稳定突然被打破时,对这一地区产生直接影响的力量。
自吉南部地区爆发骚乱以来,中国与吉国的贸易几近停顿,在该地区工作和经商的近千名中国公民的唯一出路就是回国走人,很多人把财产扔在了当地。吉国还是中国在中亚地区能源运输的第一站,那里的混乱令中国的能源买进者尤其不安。现实告诉我们,要想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利益,中国就得在地区的安全稳定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不能回避麻烦。
在吉尔吉斯斯坦的这场骚乱中,美国和俄罗斯表现得远比中国活跃,相互之间也接触频繁。美俄的积极表现显然都有着自身利益的盘算,但另一个现实也不可否认,目前谈论吉尔吉斯斯坦的稳定,无法回避美俄的力量。
看起来,中国似已被美俄排除在解决吉国问题的政治和军事方案的大门之外。当然即使它们邀请中国参与,中国是否接招也必定是很头疼的问题。美国一直希望中国与美共同介入阿富汗问题,中国就没答应。
这是一道很难解答的算式。我们没蹚阿富汗的浑水,现在看来做对了。但吉尔吉斯斯坦这道题与阿富汗既像又不像,能不淌浑水当然也是很好的,但如果被美俄排除得干干净净,我们又感觉失去了些什么。一个中国的邻国,重要的能源管道从那里通过,但却被别的大国捏来捏去,这总归是让中国不放心的。
别人的安全便车不是那么好搭的。更重要的是,周边不稳,中国难安。中国的多个邻国政局基础都不稳定,不少处于转型期,社会矛盾复杂,政府控制力变弱,动荡出现之后,局势就容易失控,其破坏性效应往往会波及到整个地区。大概没有一个大国打心眼里愿意卷入周边的冲突,但它们大多还是被迫卷入了。中国能永远是个例外吗?
看来中国真的很难继续这样做了。大国的代价就是这里没麻烦,那里就会有麻烦。中国今后至少不能一刀切了,离所有的麻烦都远远的。要试着迈出前几步,中国的舆论要支持国家的尝试,甚至允许开始的某一步迈得不那么漂亮。
决心是很重要的,其中的一点就是要以新的姿态与美俄在周边、特别是中亚问题上周旋。中国不能永远在美俄这两个大国的影子下,去寻找自己在这一地区的定位,也不可能总是因为害怕触动了其中的某一位而采取退缩的战术。
近年来中国与周边关系总的来说确实不错,一些原有的老大难问题都基本得以化解。上海合作组织的经验证明,中国在中亚发挥更大作用是有基础的,至少中国的经济红利对这一地区的社会繁荣有着不可替代性。美俄政治上虽强大,最近在吉尔吉斯斯坦又挺“亲密”,但它们之间的缝隙足够让中国先找到一个立足点。只要我们有勇气去做,中国今天的实力肯定能够消化由此引发的任何后果。
(《环球时报》2010年06月21日 第14版)
《环球时报》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