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撰稿 楚水昂
自从美国陆军4月中旬公布今后25年的无人机发展路线图后,有关此类武器未来地位的争论迎来了又一波高潮。按照美国《陆军时报》4月24日的说法,尽管陆军声称其近期目标只是实现直升机的无人驾驶,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型固定翼无人机开始在陆军中服役,它与美国空军之间存在了半个多世纪的裂隙,恐怕将因此进一步加大。
技术进步催生第二空军
目前,美国陆军已经把4架MQ-1C“天空战士”无人机部署到伊拉克,今后,同类无人机的装备数量或多达几百架,单机成本也会随之下降。相对于从前那些只用于侦察的型号,“天空战士”最大的特点是可挂载微型导弹,完全能够独立发动空袭。此举立刻引起了美国空军的猜疑——空军向来认为,陆军绝不应当拥有具备攻击能力的固定翼飞行器。
美国空军的不快并非杞人忧天。随着技术的进步,无人机眼下已经可以执行许多原本只能由传统战机完成的任务,如对敌方内陆的侦察,甚至对地面目标进行直接打击等。考虑到陆军最需要这种高度战术化的空中支援手段,它很可能发展成完全独立的“第二空军”——一支彻底无人化的空中力量;换个角度说,这也意味着一贯视天空为自己“势力范围”的美国空军首次被排挤在战场之外。
无人机夺走更多“蛋糕”
美国空军独立才60余年,其最早是美国陆军的一部分,经过有识之士的长期努力,才艰难地发展成为今天的四大军种(陆军、空军、海军以及直接归总统领导的海军陆战队)之一,并获得了几乎所有的固定翼飞机(舰载机是特例)。至于陆军,它为了遂行对地支援等任务,又要和空军加以区别,最终发展出了陆军航空兵——主要靠直升机等完成快速运兵、并对地面目标实施近距打击。
尽管表面上看起来“井水不犯河水”,但陆空两军几十年来一直暗战不断,尤其是在其中一方的将领担任了三军的高级领导人(如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后,其政策取向往往会向自己原本所在军种倾斜,由此进一步激化矛盾。
美国福克斯新闻网在评价“无人机路线图”时分析说,攻击型固定翼无人机使美国空军感到自己正失去自1948年以来争取到的权力。这将令空军在未来战争中的地位下降,更不用说由于无人机部队的规模扩大,上层势必会减少对空军的经费投入——“蛋糕”原本就那么大,长此以往,给空军留下的份额会越来越少,这自然令其极度不满。
第五军种并非天方夜谭
美国陆军在发展无人机方面不遗余力,与无人机的技战术特点息息相关——它们不仅性能和有人驾驶飞机愈发接近,在作战效率方面更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通过卫星网络以及无人机上的探测设备,大后方的控制员可以轻松地确定打击目标以及具体的打击计划。尽管现在美国陆军的无人机还面临如何避免空中“交通堵塞”之类的新问题,但这些障碍大都可以通过设置不同高度的空中走廊、识别区域或空中交管系统等办法克服。
正如4月出版的美国《国防》月刊预测的那样,一旦陆军无人机部队发展到相对完善的程度,美国空军对天空的控制权将彻底被弱化。这里有一个值得玩味的例子:美国空军的A-10攻击机尽管在海湾战争中劳苦功高,但由于它“给陆军打工”的角色,还是远远不如负责空战的F-16、F-15风光。而现在,随着陆军逐渐发展出无人机这种A-10的替代品,空军只怕连这点抢功劳的机会都得不到了。
有人提出,大型无人机应当全部划给空军,但这显然不符合实际——无人机直接配属给陆军,才能发挥最大的战术支援效果,不管是出于减少伤亡还是节省人力的考虑。同时,无人机部队的壮大也意味着陆军组织结构的变革,即过去那种靠坦克和步兵作战的传统陆军已经落伍。
当下,美国陆军发展无人机的浪潮被比作“淘金热”,仅在2011年,军方就要获得价值5亿美元的29架MQ-1C,再加上其他项目,总投入达几十亿美元,规模是空前的。富于前瞻性的观察家还会进一步发问,随着无人机势力的继续膨胀,从陆军中有朝一日是否会分离出一个“第五军种”呢?应该承认,这种可能性的确是存在的,最大的悬念在于,一直以引领潮流自居的美国军事理论界届时能否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