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6日,由南海舰队3艘现代化战舰组成的中国海军首批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编队,满载着13亿中国人民的深情关注,犁开了人民海军远洋护航的新航迹,开启了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新征程,奏响了构建“和谐海洋”的新乐章。
在120多个日日夜夜里,伴随护卫、应召支援,慑止海盗、解救商船……护航官兵一次次直面生死考验,一次次兵不血刃地化解危机,共对100多艘可疑船只进行了驱离、警告,逼退了百余起可疑船只的袭击,完成41批212艘伴随护航和区域掩护,成功解救3艘遇袭外国商船,接护船舶1艘,赢得了国内外舆论的高度评价,为人民海军60年发展史增添了辉煌一页。
2009年4月27日,在首批护航编队即将靠上祖国军港的前夜,迎着南中国海的猎猎季风,本报记者与护航编队指挥员杜景臣和副指挥员殷敦平进行了一次难忘的“舷边对话”。
1 圆满完成护航任务
■被护船舶和人员100%安全,自身装备和人员100%安全
■组织计划实施准确率100%,武器装备完好率达100%
“首批护航任务,可以说是‘安全、顺利和圆满’。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吴胜利前几天也评价我们‘百分之百地完成了任务’。”面对记者,杜景臣平静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激动。
杜景臣说,安全,是中国海军从护航一开始就确立的目标。中国海军的任务是为我国航经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商船护航,为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运送人道主义物资船舶护航。我们提出被护船舶和人员要达到100%的安全,这个目标实现了。另外,我们自身装备和人员也达到了100%安全,这是完成任务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条件。自身装备都保障不了,还谈何完成任务。人员安全就更不用说了。到目前为止,编队官兵没有发生什么大的疾病,也没有发生非战斗减员。
关于“顺利”,杜景臣认为也有两个指标:一是组织计划实施做到100%准确。护航任务从时间、地点,包括各种船舶的会合,没有出现任何问题。第二,我们的武器装备完好率特别是主要装备的完好率达到了100%。护航过程中,商船如果不能航行了,我们还可以输送特战队员进行随船保护。军舰如果出现故障不能航行了,或者武器装备出现问题不能使用,那就是事故,将直接影响任务的完成。
记者感言:此番亚丁湾护航,是中国海军第一次到海外执行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军事行动,也是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一次成功实践。面对陌生的战场和全新的对手,编队沉着运筹、灵活应对,向祖国和人民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2008年12月26日,由南海舰队3艘现代化战舰组成的中国海军首批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编队,满载着13亿中国人民的深情关注,犁开了人民海军远洋护航的新航迹,开启了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新征程,奏响了构建“和谐海洋”的新乐章。
在120多个日日夜夜里,伴随护卫、应召支援,慑止海盗、解救商船……护航官兵一次次直面生死考验,一次次兵不血刃地化解危机,共对100多艘可疑船只进行了驱离、警告,逼退了百余起可疑船只的袭击,完成41批212艘伴随护航和区域掩护,成功解救3艘遇袭外国商船,接护船舶1艘,赢得了国内外舆论的高度评价,为人民海军60年发展史增添了辉煌一页。
2009年4月27日,在首批护航编队即将靠上祖国军港的前夜,迎着南中国海的猎猎季风,本报记者与护航编队指挥员杜景臣和副指挥员殷敦平进行了一次难忘的“舷边对话”。
2 顺利通过七大考验
■人与装备经受住了考验,战斗力就经受住了考验
■最大的困难是对海盗船只的发现、判别与处置
4个月的不间断护航,对于中国海军来说,无疑是一次严峻考验和挑战。两位指挥员分别从不同的侧面谈到了“七大考验”。
杜景臣从政治、能力、装备、保障等方面向记者阐述了“四大考验”:一是政治上的考验。这次任务本身不单是军事行动,还是国家行为,政治性、敏感性、涉外性都比较强。通过与被护商船的交流,护航官兵对党中央、中央军委的英明决策有了直观的认识和体会。二是对官兵的能力素质是个检验和考验。4个多月的实践证明,我们这支部队是可以打仗的部队,是一支让党和人民放心的部队。很多官兵讲,就是再多待几个月也没有问题。三是装备经受住了124天长时间、高强度、高负荷运转的考验。四是对综合保障能力既是一次考核又是一次检验。120多天不靠岸,而是靠自己伴随保障,检验了我们的保障能力。
“但是,从我个人而言,感到最大的困难还是对海盗船只的发现、判别和处置。”杜景臣坦言,“海上风平浪静还好,有时候碰到风浪,小船藏在浪花里,雷达看不见,快到眼皮底下我们连人是谁还分不大清楚,不能及时发现怎么能及时处置?”
殷敦平则从战场、对手、人员等方面补充了另外的“三大考验”:一是陌生海域的考验。周边环境、海况变化、水文气象等都很陌生。二是陌生对手的考验。海盗熟悉环境、机动性强,行踪诡秘,大多采用狼群战术,声东击西,突然出击,这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三是人员海上长期生存能力的考验。以前出访可以靠港补给,上岸调整,这次创下了4个月不下舰的纪录。全封闭的狭窄舱室、空气流通不畅,新鲜蔬菜和淡水供应受限,不间断的昼夜高度戒备,使人员的思想、心理、生理上出现了很多新情况。编队积极开展短小鲜活的思想工作和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使官兵始终保持了旺盛的斗志。
记者感言: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首批护航编队无疑会遭遇诸多意想不到的挑战与考验。茫茫大洋上的百日征战,不仅考验和历练了官兵们的意志和身心,也是对指挥、装备以及后勤保障机制等的一次全方位检验。
3 昂首迈向全新领域
■这是直接维护国家利益的一次实践
■“作为军人,我更愿意执行此类任务”
从1985年海军第一次走出国门到现在,海军已经有30多支编队跨洋出访。与以前海军舰艇编队的远航出访相比,此次护航行动无论从规模、难度和影响力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
曾多次随舰出访的殷敦平对此感受颇深。他认为,两者相同的地方,都是赴远海执行任务,都具有涉外性。而最大的不同是,远航出访没有敌人和对手,护航的对手是海盗,护航是作战任务。第二个不同点是,亚丁湾有40多艘外国军舰,还有一个同台竞技的问题,我们如果出了问题,那就影响了中国海军的国际形象。第三点是风险。护航海区不仅有海盗,还可能有恐怖分子的袭扰等,护航的风险远远大于远航出访。
“要说不同,第一是任务的性质不同。舰艇出访基本是日常勤务,而护航任务是作战任务。第二是面临的情况不同。出访活动都是事先安排好的,而护航行动具有突然性,好多情况,包括面临海区情况、目标情况以及周围环境都是未知的,尽管事先可以研究,但毕竟与实际有差距。”杜景臣侃侃而谈。非常巧合的是,人民海军于1985年首次走出国门之际,时任驱逐舰舰长的杜景臣以海军实习队一员的身份见证了全过程。
“第三是要求不一样。舰艇出访从安全来讲,主要考虑自身航行安全,而护航主要是保护被护船舶的安全。第四,目的不一样。出访是为了增进友谊、加深了解、扩大影响,吸取外军先进的经验。而护航就不一样了。首先,从联合国框架来讲,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中国对护航行动是投了赞成票的,我们要履行我们的义务。其次,我们是维护国家利益,维护海上通道安全。同时,这也是提升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一次重要实践活动。”
“当然,作为军人,我更愿意执行此类任务。”杜景臣说。
记者感言:自1985年我海军第一次走出国门,迈向远洋,至今已有30多支编队的足迹遍布“五湖四海”。但此次护航之旅,并非一次简单意义上的远航,而是一次直接维护国家利益的实践,更是一次维护世界和平以及建设“和谐海洋”的努力。这正所谓,军人天生为和平!
4 有力促进海军建设
■加强应对多种安全威胁的预先研究
■让我们看到了海军走向大洋的差距
此次护航任务,是我国首次使用军事力量赴海外维护国家战略利益,首次组织海上作战力量赴海外履行国际人道主义义务,首次组织海军兵力赴海外保护国家重要海上运输线,具有政治政策性强、涉外涉法性强的特点。杜景臣说,毫无疑问,这是我军应对多种安全威胁、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一次成功实践,对于加快海军建设与发展也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他认为,随着国家利益的不断发展,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情况会越来越多。类似护航这样的任务,不仅是军事行动,更是国家行为,事关国家利益与形象。我们要结合新时期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加强遂行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预先研究,重视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装备体系建设,多搞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
杜景臣说,通过在大洋上长时间组织兵力行动,能够及时地暴露和发现问题,看到差距,找出现有的战备训练、编制体制、装备发展、综合保障、法规制度等方面与海军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的地方,以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加速建设步伐。“对我们所有海军建设的参与者而言,护航促使我们进一步更新观念,努力学习先进的建设管理经验,不守旧、不盲目,大胆进行有益尝试,探索海军建设的新方法、新路子。”他举例说,我们指挥所是去年12月2日接到命令执行这次任务的,12月19日抵达三亚,12月26日就离港奔赴亚丁湾,准备时间非常短。有了这次的实践经验,现在我们要求部队随时都要有这个准备、这个能力,而不是领受了任务后再做准备。
“在护航中如何结合任务抓好训练,如何科学使用管理装备,如何调整好人员的身体心理状况等等,这些经验对未来海军发展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殷敦平结合政治工作讲了三点启示:一是平时要搞一整套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方案预案,包括反恐、救援、撤侨、维和等任务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案预案;第二,要把遂行多样化任务能力的培养作为院校教学的重要内容,加强对联合指挥人才、装备技术骨干、外语和法律人才的培养和保留;第三,海军是个国际性军种,往往要和许多国家共同执行任务,要加强国际法的运用和研究,确保在遂行这类任务时既能严格遵循国际法,也能合理运用国际法。
记者感言:古人云,时移事易。随着世界安全形势的变幻以及我国国家利益的不断发展,军队战斗力建设指向必须紧紧与之相随、与之同步。只有不断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才能肩负起我军的历史使命。构建“和谐世界”是中国的一贯宗旨。而没有“和谐海洋”,就没有“和谐世界”。在推进构建“和谐海洋”的同时,我们必须增强经略海洋的意识。“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此为警世恒言!
相关专题:中国海军赴索马里海域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