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迷彩服组成的“生命通道”》
5月,四川地震发生后,这条大道成了北川通往外界的必经之路。强烈的地震将路的中间完全震塌,形成了一个落差达两三米的咽喉。从废墟中救出的伤员要想尽快运送到县城边的大路上都必须要通过这个咽喉。正常人徒手走过这里都需要帮助,而伤员大部分需要靠担架、藤椅抬出来,因此部队和武警官兵在这里组成人梯,用接力的方式抬着伤员跨过这个“咽喉”地带。
当时在道路被严重损毁的北川,这里的人梯随处可见,这些身着迷彩服的人大部分是部队和武警战士,还有部分是民兵和周围的村民。在灾后北川的一片废墟之中,他们搭起了一条草绿色的生命通道,将从废墟中抢救出的生命向外传递。
有许多战士的家也在灾区,当时他们自己也与家里失去了联系,但是责任与使命使他们在接到命令后,毫不犹豫地跟随部队,坚守在北川灾区第一线。
秦申华(武警成都指挥学院学员八队战士):
我就是北川县小坝乡的,也就是这个灾区的人,前天发生地震的时候还在学校里,然后就接到命令准备集结,晚上两点多就开赴这个地方,准备抢险救灾。现在家乡的情况不知道,父母也联系不上,现在非常担心,非常焦虑。现在我要做的就是坚守岗位,能够多救出一个人而献出自己微薄的一份力量。
解说: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没有设备,他们就用双手搬开沉重的砖墙,战士们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抢救更多的伤员。
主持人:这次在抗震救灾过程中,中国军队的表现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曾经说过,他说中国政府反应如此迅速,军队如此勇敢,人民如此顽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他的评价。
还有比利时副参谋长布依斯中将也说,说这是一支在发展的同时保持了优秀传统的军队。英国的《金融时报》认为,这次救灾活动的公开透明,使那些长期以来故意丑化中国军队的言论不攻自破,使一些对中国军队有歧视态度人的看法改变了,您怎么来看待这些评价?张将军。
张召忠:这些评价当然是对我们这支军队和武警部队的一个褒奖,其实1976年抗震救灾我到唐山去了,这次抗震救灾我没能去,但是我每天都在关注。这次的抗震救灾是这样的,出动规模之大、组织这样好,这是前所未有的,13万多军队参加了整个的抗震救灾,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部队、武警部队,还有我们大量的民兵预备役,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联合作战行动,军队之间的联合,军队和地方之间的协同组织得非常好,胜利完成了任务。
主持人:您谈到了多兵种,的确,在这次的抗震救灾过程中,大家也注意到了,中国军队目前已经形成了陆海空军种齐全,这次大家也看到了,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有海军陆战队的身影,还有诸兵种兼顾的,指挥与技术相结合的全方位的兵种比较健全的体制。
罗将军,您对我军在多兵种健全方面,您是怎么看的?您长期以来一直研究这些问题。
罗援:这个体现了我军改革30年的一个辉煌成果,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调整了编制体制,特别是这次我们的陆航部队,我们的海军陆战队、武警部队、预备役部队这都是以前没有的,都是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把它健全起来的,现在我们的作战要素就更加齐全了,在这里头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而且这次从联合指挥上来看,军委赋予成都军区他来担负前线联合指挥的工作,体现了我们各个军兵种能形成合力,能有力、有效、有序的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