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解放军维和士官钻地17米排除2000磅未爆航弹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6日 11:22 新华网
李正忠(右)和战友在紧张地排除未爆弹。(郑吉军 摄)
他们来自美丽的红土高原上的一支英雄部队,却远赴万里之外的中东雷场。 他们是中国百万大军中的普通士兵,却肩负着国际人道主义扫雷的神圣使命。 2006年3月,我国首次派往中东地区的维和部队--赴黎巴嫩维和工兵营从春城昆明启程。维和工兵营以成都军区驻滇某工兵团为主组成。在两期18个月的维和任务中,维和官兵以出色的成绩和过硬的作风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全营官兵全部获得联合国维和勋章。 维和工兵营下属的扫雷连,担负着黎巴嫩扫雷排爆的高危作业任务。维和期间,扫雷官兵共完成172万余平方米疑似雷区、爆炸物散落区排查,发现和排除未爆弹8639枚,地雷260余枚,各种金属物50余万件。通过努力,扫雷连成为我军首支通过联合国扫雷、战场区域清除资质认证的专业队伍。2007年9月,维和工兵营轮换回国时,扫雷连荣立集体一等功。 扫雷排爆,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蹈"。和平年代,扫雷兵也许是最后一批踏上工作场就面临生死考验的军人了。对于扫雷兵的特殊生活,一般人了解不多;而对于维和扫雷战士,人们更是所知甚少。 李正忠:钻地17米排除2000磅航弹 [人物档案]李正忠,白族,1984年2月7日出生,云南保山人。2003年12月入伍,200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原任成都军区驻滇某工兵团地爆连一级士官。2006年3月至2007年9月赴黎巴嫩执行维和任务,因成绩突出,荣立一等功。 黎巴嫩维和期间,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那次排除2000磅未爆航弹的情景。 世界各国雷种复杂多样,我在部队也学习了解过很多种地雷炸弹,但在黎巴嫩排除钻地2000磅航弹,还是第一次。 2006年8月,黎以战争后,我和排长奉命去日布肯村排爆,现场一片狼藉、伤痕累累,建筑物变成了一片废墟,当地居民无家可归。到处是未爆弹,给当地居民带来严重的安全威胁。作为一名扫雷排爆手,我在排长的带领下,奉命去排除一枚未爆弹。 经过现场勘查,我发现这次任务非常危险而艰巨。一个深不见底的弹洞就在一座油库下面。如果实施排爆,就面临着未爆弹和油库爆炸的双重危险。仔细分析后,我向营领导提出采取人工结合机器的作业方法得到了同意。经过四天的艰苦奋战,我们才在地下17米深的地方发现了这枚斜插在土里的未爆弹,一测量竟是2000磅的航空炸弹! 若不小心引爆这枚航弹,油库爆炸,后果将不堪设想!我申请由我下去探测排爆,领导慎重研究后同意了。吊下坑底时,我心里已经没有了恐惧,而是暗憋了一股劲:一定要拔掉这颗"巨无霸"的虎牙,为民除害。我用小铁锹、小铲子一点一点的挖,一点一点的刨,直到把卸掉了引发装置的航弹弹体全部挖出来。经过齐心协力配合,我们最终以过硬的专业技术成功排除了这枚未爆弹,为当地居民解除了后顾之忧。 排爆完毕,一位老奶奶把黎巴嫩特色的苦咖啡端到了我面前。她就是油库的主人,我们为她排除了航弹,她用黎巴嫩人民最为真挚的待客人之道表达她心中对中国军人的感激。咖啡虽苦,但我心里却很甜。 我从这位白发老人的眼神里看到黎巴嫩人民对和平的渴望,他们希望战争永远平息。战争让他们家破人亡,在他们心灵里留下了无法抹去的创伤,是中国军人让他们看到了和平的希望。中国军人的真诚、友善、勤劳和勇敢让黎巴嫩人民真心接纳了这支不同一般的部队。中国军人在黎巴嫩享有"和平使者"的美誉,我想这是对中国参与国际维和行动的充分肯定。 中国扫雷兵的专业技术过硬,在国际上是有目共睹的。一上雷场,只要与扫雷有关的,什么地雷、金属都无法从我们手下漏网。但由于种种原因,在黎巴嫩,还有不少外国官兵对我们的扫雷技术经常投来怀疑的目光。我就被他们专门"考"过一次。 一次扫雷间隙,法军贝翰上尉悄悄拿出火机埋进一棵树的旁边地下10公分处,然后通过翻译想请我探探这棵树的周围,是否有地雷。我当时不知道情况,二话不说就带着器材去了。 五分钟后探明情况,我拿着火机回来了。我说:"尊敬的贝翰上尉,请如实告知,这火机是您的吗?!树旁并没有什么地雷,如果您想知道为什么,我只能告诉你凭我们的技术和器材,我信任我自己!"我当时就有几分生气,我清楚对方不仅是想"考"我的技术,还想检验中国的探雷器材。 "噢,太神奇了,中国的扫雷器材非常好,中国扫雷专家非常棒!"贝翰上尉收起怀疑的表情,连连称赞,围观的外军也响起一片掌声。 黎巴嫩人民很多次路过中国营区的时候,都会冲着飘扬的五星红旗友好的观望,还常常翘起大拇指,对哨兵喊:"CHINA,GOOD!"我们在作业现场也常常会受到当地百姓友好的问候。我想,这不仅是因为我们帮助他们排除了很多地雷未爆弹,更是因为他们感受到了我们的敬业精神和向往和平的心。 有一次,一名黎巴嫩男子来到作业现场,通过翻译告诉我,想请我去家里做客。面对他的盛情,我笑着告诉他,他的心意我领了,但部队有规定,不能接受他的邀请。这名男子我认识,以前我曾排除过他家房屋内的未爆航弹,他很感激。见我不接受邀请,他就掏出一沓美元想塞我手里。我当即拒绝并友好地解释说:"我们是中国军人,我们不需要这些,因为扫雷排爆是我们的职责!" 2007年9月部队轮换回来后,我还会常常想起在黎巴嫩紧张、刺激又很有意义的生活。如果部队还需要我在黎巴嫩执行任务,我仍然愿意在那里驻守。当然,部队轮换了,我也就回来了。每当想起热情友好的黎巴嫩人民以及那些悲惨的战争景象,我就深深感到我们应该珍惜和平!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