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队三军联勤为打赢未来战争奠定保障基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5日 06:01 解放军报
中国军队三军联勤为打赢未来战争奠定保障基础
    资料图:8月2日,中国海军出访编队的综合补给舰(舷号887)(左)在印度洋上向编队的导弹驱逐舰(舷号168)运送食品

  本报记者 周猛

  异国上空,我新型战机展翅蓝天,首次实现远程境外伴随保障;大洋深处,“油龙”飞架两舰之间,我海上综合补给演练在风浪中展开;中原腹地,键盘声声调度急,三军“粮草官”携手演练诸兵种联合保障……

  一组组威武雄壮的画面,折射出我军后勤发展战略的历史性变革。十六大以来,我军后勤建设围绕“保障体制向一体化推进、保障方式向社会化拓展、保障手段向信息化迈进、后勤管理向科学化转变”的战略目标,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综合保障能力实现大幅跃升。

  三军一体:“大联勤”带来好效益

  2007年4月1日,大联勤体制在济南战区全面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军后勤保障一体化改革已迈出实质性步伐。

  联勤保障,是我军后勤改革的“世纪梦想”。传统的三军后勤自成体系的保障,不但平时保障效益较低,而且很难适应未来联合作战的要求。1999年10月,江泽民签署命令,发布施行《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条例》。2004年,中央军委决定:三军后勤保障一体化的改革方向必须坚持。

  方向既定,全面转型,我军后勤保障体制改革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在“点”(济南战区大联勤改革)和“面”(各战区联勤体制改革)两个层次上加速推行——

  2004年7月,军委决定在济南战区实施大联勤改革试点,深化以“联勤机构三军合编、保障实体统管共用、保障活动统一组织、后勤管理分工协作”为主要内容的大联勤改革;

  2005年10月,我军基本实现卫生大联勤,军兵种部队人员的医疗保障全部纳入联勤范围,在全军范围内调整优化了划区医疗、就近收治、逐级后送的卫勤保障体系;

  2007年下半年,我军首个三军联勤保障互动平台建设将正式启动,依托先进的信息指挥系统,战区范围内联筹、联供、联储、联运、联修、联训、联医,“十一五”时期将逐步实现信息互通、资源互用、优势互补、三军互动……

  “大联勤”带来好效益。联勤改革带来最直接的成果是:方便了部队,收缩了摊子,从体制上解决了过去长期存在的分供保障、效能不高的问题。三军联勤之下,后勤保障实现了由“办后勤”到“用后勤”的转变,为赢得未来战争奠定了联合保障的基础。2005年8月,济南战区联勤部依托大联勤试点体制,对中俄首次联合军事演习成功进行了后勤保障,初显一体化保障的威力和大联勤改革带来的效益。

   军民一体:“借水行舟”实现“水涨船高”

  2006年7月,几辆满载着新鲜蔬菜、水果和猪肉的地方卡车驶上了全军海拔最高的哨所——神仙湾哨所。此前,神仙湾所在的部队面向社会公开招标,使喀喇昆仑一线边防哨所的生活物资保障全部实现了社会化。

  “社会化保障快车”直达雪山之巅,从一个侧面预示着我军的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正在步入一个崭新的天地。放眼神州大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社会保障能力空前提高,为加快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条件。

  对此,胡主席审时度势,明确提出:“要强化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意识,能利用民用资源的就不自己铺摊子,能纳入国家经济科技发展体系的就不另起炉灶,能依托社会保障资源办的事都要实行社会化保障”,从而为我军深化社会化保障改革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2004年,军委批准“十五”期间投入49亿元,补助军队饮食和营房保障社会化改革。引社会经济发展之水,行部队后勤保障之舟。如今全军在驻大中城市部队饮食保障社会化、营区实行供水供电供热等社会化管理、依托地方公交资源开通勤班车、军队被装物资由地方企业提供等后勤保障领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我军车辆维修、药材保障等改革逐步展开,实现由军队自我保障向军地联合保障转变;边远地区部队油料、医疗保障社会化范围进一步扩大。一个既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需要,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后勤保障体系已露雏形……

  今年2月,继“十五”时期生活保障社会化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十一五”期间推进军队后勤保障和其他保障社会化的意见》下发全军,以生活保障社会化、通用物资储备社会化、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化等“十化一改”为主要目标的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迅速进入高层主导和军地整体运作阶段……

  平战一体:“综合集成”促进保障力提升

  今年8月,在军博举行的纪念建军80周年大型主题展览上,“自行式野战炊事挂车”、“多功能野战医疗方舱”等一批后勤保障装备成为“亮点”,吸引了诸多参观者的目光。

  这些装备,是我军野战化后勤保障装备成建制成系统形成综合保障能力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全军后勤着眼未来战争后勤保障需要,最大限度地缩小平时和战时后勤建设的差距,做到仗怎么打,后勤就怎么建。

  后勤保障装备建设,充分体现出野战化、系列化、配套化和高技术化的特点。军需、油料、卫生、营房、军交保障等方面数百项骨干装备的研制与列装,使我军的野战生存能力、物资快速补给能力、医疗救护能力和机动保障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直面未来

信息化战场,我军在后勤建设中突出了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化建设中突出了后勤保障装备设施与后勤信息系统的一体化融合,逐步实现“保障需求实时可知、保障资源实时可视、保障活动实时可控”的目标。

  围绕使命课题,我军后勤广泛开展了野战化训练:2005年,我军陆空军首次联合卫勤保障演习成功实施;2006年,全军实施联勤部队首次年度军事训练考核;今年,我国淮河、长江等流域发生洪灾,抗洪抢险部队在江边湖畔构筑起一个强大的后勤保障网络,综合保障能力得到了检验与提高……

  一体化保障渐入佳境,社会化改革迈向纵深,后勤装备建设步入快车道。我军后勤综合保障能力,正乘着改革创新的春风,一路向着更高处攀升。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