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炮导弹兵每人有3个以上老师 考核没有60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4日 06:15 解放军报
二炮导弹兵每人有3个以上老师考核没有60分
反坦克导弹发射。廉洁摄

二炮导弹兵每人有3个以上老师考核没有60分
互相学习。廉洁摄

  宋德明 肖保国 杜树人

  新闻故事

  战士拜工程院院士为师

  3年前,导弹二营主操作手刘高力做了一件既令全旅官兵震惊、又令全旅官兵羡慕的事:拜工程院院士钟山为师。

  那年盛夏,该旅配发了新型导弹,官兵们个个喜上眉梢。可是,面对陌生的高科技装备,大家都感到如老虎吃天——不知从何处下手。此时,上级送来了“及时雨”,工程院院士钟山带领相关专家到该旅进行现场技术指导。

  这可是个难得的好机会。专家们一走进训练场,就被官兵们围了起来,问题一个接一个。一眨眼,2小时过去了。陪同的旅领导看到专家们满脸汗水,便向大家示意到此为止。官兵们渐渐散去了,可是有一名皮肤黝黑的战士站着没动。他舔着干裂的嘴唇,眼睛里流露出渴望的神情。

  这一幕被细心的钟山院士看到了,他微笑着说:“小伙子,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有有有……”小伙子连忙回答。

  这名战士就是刘高力。他从上衣兜里掏出笔记本,上面写满了提前准备好的问题。钟山院士不厌其烦地挨个回答。到了中午开饭时间,刘高力恋恋不舍地走了。

  当从帐篷里吃完饭走出来时,钟山院士没想到小刘早就等在门口。看着小刘羞涩的表情,钟山院士知道他还有问题要问,于是先开了口:“小伙子,还有什么问题尽管提吧,咱们继续交流交流。”小刘壮着胆说:“首长,以后我遇到问题,能不能随时请教您?我的意思是想拜您为师……”听到这,钟山院士上前拍了拍小伙子的肩膀:“好啊,我收你这个学生,有问题可随时问我。”接着,他飞快地写下了自己的联系电话。

  从此,小刘一遇到解不开的难题就给钟山院士打电话。2005年10月底,该旅在某训练基地进行第二次导弹实射。离发射时间只有10分钟时,发射雷达出现故障,不停地报警。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况,战车内担任主操作手的小刘想起了钟山院士。他马上拨通电话,请教排除办法。“师傅”听完情况,立即开出“药方”。结果,实射顺利进行,导弹全部命中目标。

  启示之一

  利用好多方资源

  都说导弹营官兵拜的老师多,有多少?这样说吧,每个人至少有3个以上的老师,加在一起,就有一千多个老师。这些老师,有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有的是教授,有的是工程师,有的是兄弟部队的官兵。离旅里远近也不一,近的不到一百公里,远的有三千多公里。旅长刘鑫向前来取经者介绍:“导弹分队学习新装备能驶入快车道,一条重要的经验是:不但要读千卷书,而且要拜千个师。”

  新闻故事

  从“走出去”到“走进去”

  新型导弹落户该旅前后一年的时间内,他们先后共派出28批100多人次,到兄弟单位学习。二营营长深有感触地说:“走出去之前,我们是‘两眼一摸黑’。走出去之后,我们是‘两眼亮晶晶’。”

  导弹二营原发射二连副连长钟德君和装填排长颜文兵被派往济南军区某防空旅学习。两人暗暗下决心,要把这个部队的好经验学到手。于是,他们眼观六路,事事留心;耳听八方,处处留意。一次,钟德君到发射一连刘连长的办公室,见到他正忙着做周训练计划,便问:“这还用亲自做吗?”刘连长解释:“只有亲自做计划,才能对每周训什么、怎么训、怎么考心中有数。做好计划可是抓好训练的重要一环,千万忽视不得。”晚上,他便在笔记本上记下了刘连长的观点。

  与钟副连长相比,颜文兵有着不同的学习方式。保障连有个维修班长,是一级士官,对发电机原理、电路等比较精通,人称“维修大拿”。根据自己的实践,他编写了一本《战车故障分析》的小册子。去年,这名班长退伍了,把小册子留给了班里。小颜专程到该班,将小册子复印了一份。

  半年学习结束后,他们满载而归,共带回了近80万字的导弹装备训练和维修资料,当然包括那两本小册子。这些资料,成了旅里的宝贝。他们借鉴《战车故障分析》介绍的经验,结合自己的摸索,又编写了一本更加全面的故障分析排除的小册子。

  “不但要走出去学经验,而且要走进去学教训”。原发射二连连长吴祥军到某部代职学习。一次,某部在进行实弹射击时,发射车给了导弹指令,可是导弹没有回应,导致了导弹自毁。目睹了此次导弹发射失利后,小吴一连几天紧锁眉头。导弹发射出现问题,肯定有原因。如果能找到原因,把这个“财富”带回部队,其价值是无法估量的。细心钻研后,小吴和战友小贾找到了原因:在射击前测试筒弹电缆时,操作手把万用表的针头直接插入了测试口,导致测孔变形,从而使导弹接收不到发射信号。随后,他俩建议航天二院专家改进测试方法,配备一个专用的测试针头。从此,全军所有导弹部队都配发了专用测试针头。

  启示之二

  既要学经验还要学教训

  如果说抓新装备训练有捷径的话,那就是“善于向他人学习”。学习他人贵在学到真东西,什么是真东西?一个是真正的经验,一个是真正的教训。他人的经验能使自己聪明,他人的教训也能使自己聪明。既学经验,又学教训,才能学得全面,学得准确。

  新闻故事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刘强是防空旅第一个摁下导弹发射按钮的主操作手,也是防空旅历史上第一个击中巡航导弹靶标的主操作手。

  小刘是个初中生,而且过去学的是高炮专业。一开始分配他当主操作手,有人摇头说:凭他肚子里那点水,想干好不可能!可是,导弹营党委独具慧眼,相信小刘能做一个合格的主操作手,因为他有股不服输的钻劲。营里专门派他到厂家跟班学习。他一边在实践中提高自己,一边下功夫研读《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操作教程》等专业书籍。半年后,他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编写出了《地空导弹操作训练手册》、《常见故障排除法》小册子,在旅里“出版发行”。看到这,原来说他“不可能”的人改口了:这小伙子还真行!

  3年前,随着新型导弹装备配备该旅,上级分来了11名大学生,他们在校所学的专业和部队需要掌握的专业相隔甚远。

  张国辉毕业于廊坊陆军导弹学院。报到那天,营长说,正缺一名电子助理工程师,就由你来担任吧。张国辉一听愁上眉梢:电子助理工程师所从事的是电子维护专业,而自己所学专业是软件开发。他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因为4个月后营里就要打实弹了,在此之前自己必须掌握机关维护技术。为了使小张尽快掌握维修技能,营长从旅装备部请来了郑技师进行指导。郑技师参加过接装培训,经验比较丰富。两个人形影不离,困了,就在车里打个盹。累了,就相互揉揉肩捶捶腿。每天晚上,营长都来到小张工作的方舱,问他学得怎么样了,还需要啥等等。在营长的细心帮助,和郑技师的耐心指导下,小张很快掌握了相关维护技术,成功地保障了旅里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导弹实射。

  在该旅的精心雕琢下,不到一年时间,这11名大学生“不可思议”地都成了新装备的技术骨干。

  启示之三

  善于自我培养人才

  人才是新装备快速形成战斗力的关键。新装备来了,相关专业技术人才跟不上,是大多数换装部队都会遇到的难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沈阳军区某防空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在注重引进人才的同时,更要善于把身边的人才资源用好。建立和完善一个良好的自我培养人才机制,才能保证新装备人才源源不断。

  新闻故事

  导弹考核没有60分

  该旅导弹分队官兵有一句口号:发射一分钟,训练一年功。新型导弹各个专业的训练,必须达到无误差标准,实现“零缺陷”。从射击前的准备、到空中寻找目标、再到最后射击,要经过几十个环节,如果哪个环节哪个动作出现一点误差,都会造成“满盘皆输”。

  该旅发生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发射操作程序中,有这样一项要求:主操作手摁发射按钮,不得少于3秒。有一名主操作手觉得这没有啥难的,简单练一练就会了。一次营长对他进行考核,他心里一紧张,摁发射按钮时没有达到3秒,结果得了个零分。他问营长,怎么给了个零分?营长说:导弹专业的考核,只有两种分数,一个是一百分,一个是零分,没有六十分。营长的一句话,不仅嵌入了那名主操作手的头脑里,而且嵌入了每名官兵的心中。

  为了准确地掌握摁发射按钮的时间,刚开始时,他们拿着秒表掐着时间练。不久,一道难题又出现在他们面前:开机训练,时间一长可能会使按钮失灵;不开机训练,又体验不到真实的感觉。怎么办?官兵们左思右想,终于找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制作模拟训练平台。经过一段精益求精的专业训练后,旅里进行考核,人人都拿了满分。

  启示之四

  训练必须实现“零缺陷

  新装备操作虽然表面上看是越来越简单,可其中包含的原理却是越来越复杂了,对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一点人为的失误都会导致整个战局的被动。因此,训练只有实现“零缺陷”,使整个系统的各个环节紧密联系,新装备才能发挥出最大战斗效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07电子产品竟争力分析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