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黎维和日记:装甲车遭武装人员机枪扫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5日 06:25 解放军报
中国驻黎维和日记:装甲车遭武装人员机枪扫射
资料图:中国驻黎维和部队训犬员在引导扫雷犬完成基本技能展示。(向辉 摄)

  “蓝线”中国营部署到黎巴嫩维和任务区不久,就经历了一次战火的洗礼。年轻一代的中国军人真切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平的珍贵,这里所摘发的中国赴黎巴嫩维和部队官兵战地日记,展现了他们对祖国的忠诚和履行使命、维护和平的崇高情怀。——编者

  战争说来就来了

   2006年7月12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是我到黎巴嫩以来最震惊的一天,因为我第一次经受了炮火的洗礼。上午10点左右,我正在哨位上观察情况,忽然听到“轰”的爆炸声。那一瞬间,我一下子就明白战争到来了。

  一阵刺耳的防空警报拉响了,我听到营长在对讲机里指挥大家穿上防弹衣,戴上头盔,迅速进入掩体。他用对讲机呼点各个岗哨在位情况,要求我们加强观察并注意报告……

  黎以战争爆发,使我真正明白了维和的重大意义。面对战火硝烟,我想到了家中的亲人和战友,但我想得更多的是这里的人民饱受战争之苦。作为一名维和士兵,我能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为他们做点什么呢?答案只有四个字,那就是“维护和平”。(维和工兵营工程连战士:米志伟)

   2006年7月12日 星期三 晴

  今天,对我来说终生难忘。下午4点半,我们执行任务刚归队,突然听到炮弹的呼啸声从我们头顶飞过。大家迅速放下手中的工具进入掩体。我随着爆炸声回头一看,离营区大约2000米处尘土飞扬,几分钟前还是一座座房屋的地方眨眼间变成了一片废墟。真是太突然了!

  虽然今天的情况是维和行动中的一个插曲,但战争的残酷足以震撼每一个人。虽说军人的价值有时会在战争中体现,但我真心希望战争不要来临,祈祷和平永驻人间。(维和工兵营工程连战士:廖伟)

   2006年7月13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是黎以冲突的第二天。

  昨晚穿着防弹衣,倒在地下室的一张床上迷迷糊糊地睡了一会儿,炸弹爆炸的声音不时把人吵醒。今天一大早,我们打开电视,所有的电视频道都在报道着同一个内容——黎以战争。虽然我们听不懂阿拉伯语,但我们通过电视画面看到了处处都在燃烧,很多民房被飞机和火炮摧毁了,一些油库燃起了熊熊大火……

  我们在营区不时听到以色列战斗机从上空飞过的声音、俯冲投弹的声音、炸弹剧烈爆炸的声音。在各个观察哨的哨兵及时通过对讲机向作战值班室汇报弹着点、方位和距离,一切都显得那么紧张!

  我们营里还有几个同志在外执行任务,估计待在附近维和部队的掩体内,也不知道他们现在的情况怎样。这样的感受,这样的牵挂,令人揪心。特别是在战火纷飞的环境中,战友之间那种珍贵的情谊显得尤为重要。但愿他们都平安无事!(维和工兵营工程组组长:蔡银江)

  让人牵挂的事挺多

  2006年7月15日 星期六 晴

  我们在防空洞里住了三天,吃了三天的干粮,好想吃一口热饭热菜呀!

  上午10点多,当营长命令炊事班的同志为我们做米饭的时候,我们都高兴得不得了。可突然想到,炊事班的同志暴露在炮火之下为我们做饭,我们能安心吗?不,不能!为了战友的生命安全,我们再吃几天、甚至几十天的干粮又何妨?!(维和工兵营工程连战士:段森)

  2006年7月20日 星期四 晴

  黎以交战已有几天了。上午,我听到中央4台播报自己的家乡湖南资兴正遭受历史罕见的洪灾时,一下子紧张起来。我马上向7号防空洞的军官张明云请假,到办公楼给家里打电话。拨通电话后,我听到一个很急的声音说:“怎么样了?找到没有啊?”我问:“找什么啊?”我妈想了很久才告诉我:两个表弟被洪水冲走了。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一下子沉重起来。

  可我不能总沉浸在伤心的阴影中。我是代表中国来参加维和行动的。黎巴嫩人民正在遭受战火蹂躏,需要我们帮助。我不能在这样的情况下给组织增添麻烦。我一定要坚持住,就算天大的事也要顶住!(维和工兵营保障连炊事员:陈健彪)

  2006年7月21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我们接受了到提尔市进行救援的任务。一路上很凄凉,被烧的汽车都不成形了,其中一辆车上还有一具尸体。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们多么痛恨战争的无情和残酷啊!

  我们奔波一个多小时,到达了救援现场。由于天气十分炎热,可以闻到尸体腐烂的恶臭。但我们顾不上这些,立即展开了紧张的救援工作。经过连续6个小时的奋战,我们从废墟中挖出了4具已经腐烂的尸体。这是我们维和中必须去面对的。我想,只有更加认真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更好地完成任务,才不会辜负祖国人民和部队首长的信任。(维和工兵营工程连战士:廖伟)

  2006年7月22日 星期六 晴

  今天在担任营区警戒观察的两个小时中,我大概数了一下,从空中飞过的飞机达到50多架,附近的爆炸声有200多声。光是在营区附近的飞机、炸弹就有那么多,可以推想一下,整个黎巴嫩每天要遭多少轰炸啊!真的希望战争早点结束!(维和工兵营排雷连战士:覃守超)

  2006年7月24日 星期一 晴

  以军轰炸依然猛烈,黎武装人员的回击也持续不断,在防空洞里都能感觉到密集的炮火。虽然住在防空洞里,心情还是很沉重。此时我很想家,想亲人,想祖国,最想的是没有战争纷扰。

  如果我能安全地回到祖国,我一定把自己的经历告诉所有的同胞:这里的人民很希望有像我们祖国一样的生活环境,很希望多一点欢乐、多一点和谐!我还要告诉我的战友,强大的国防对一个国家是多么的重要。(维和工兵营工程连战士:曹晶化)

  走出掩体去救援

  2006年7月24日 星期一 晴

  今天天气很好,空中有几朵云彩在飘来飘去。一大早,我们救援人员就出发前往提尔市执行救援任务。

  车队由黎巴嫩政府军带路,顺利到达了出事地点。眼前的景象惨不忍睹:一栋三层楼房被炸得只剩下一堆废墟。我们用机械挖,用手刨,展开了人道主义救援。为了尊重阿拉伯人的风俗习惯,我们先用挖掘机把大的混凝土块挖走,再用手去捡,尽量避免伤及死难者的遗体。此举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好评。(维和工兵营保障连战士:陈明建)

  2006年7月26日 星期三 晴

  由于道路和机场被炸毁,维和部队给养供应不上,急需修建一个临时码头,以便海运物资的卸载。上级将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了我们。排长带领我和几名战友到距联黎司令部1公里左右的海滩修建临时码头,排长负责指挥,我负责作业,其他战友和法国营官兵、黎巴嫩政府军负责警戒。虽然周围不时响起枪炮声,但我开着装载机,铲土、调头、卸土,动作潇洒自如,苦战近8个小时就把临时码头修好了。在场的外籍军官连声说:“CHINAARMYISGOOD(中国军人好样的)!”听到这些,我内心无比自豪!(维和工兵营工程连战士:常有富)

  2006年7月27日 星期四 晴

  由于以色列使用了重磅炸弹,黎巴嫩大部分道路和桥梁中断。由副营长唐尚平、连长张胜利、排长冷健康及医院保障人员组成的作业小组,外出进行道路桥梁修复疏通。我们的车队行驶在枪林弹雨中,在激烈的爆炸声中进行作业。由于天气热,我们的衣服和防护装具全被汗水浸湿了。可当道路修通,看着逃难的车队川流不息时,我们心里有一种难言的激昂和欣慰。我深深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流离失所的痛苦,同时也深知一名维和军人肩负的重任。

  就在返回的路上,距我们营区5公里左右的地方,道路再次被炸毁。毁坏的路段有100米左右,还有几个大弹坑。战斗就在我们车队附近激烈地进行,炮弹在距我们六七百米的地方爆炸。我作为一名机械作业手,必须用最快的速度将路修通。过了将近30分钟,路通了。唐副营长命令车队拉大距离,全速前进。安全返回营区后,我才想到,这也许是我一生中开装载机跑得最快的一次。(维和工兵营排雷连战士:巩伟)

  2006年7月28日 星期五 晴

  早晨6点30分,接到联黎司令部下达的人道主义救援任务:由中国维和工兵营出动20人,携带救援装备,到提尔市进行人道主义救援,出动时间为7点30分。

  我们在加纳营2台装甲车保护下,安全到达了作业地域。一看,一座3层建筑已成废墟,我们的任务是挖掘出废墟中的遇难人员尸体。天气很热,衣服已湿透了,加上穿戴防弹头盔、防弹衣在高温下作业,浑身不自在。挖掘机扬起的尘土,腐烂变质的尸体味,身上散发的汗味,都能使人窒息。10多个国家的新闻记者只能远远地架上“长枪短炮”拍摄。但我们镇定自若,有条不紊地开始工作,挖掘进度也很迅速。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清楚,我们左臂佩戴的是中国国旗,不能让“老外”看笑话。当天挖掘出一个老年妇女及一个小孩的尸体。任务完成后,当地政府官员和外国记者都说:“CHINA,GOOD(中国,真棒)!”这时,我才体会到付出的欣慰,也为自己是一名中国军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维和工兵营工程连排长:冷健康)

  2006年7月28日 星期五 晴

  战火还在持续,而且一天比一天激烈。今天发生了震惊全球的加纳村事件,一些手无寸铁的妇女儿童成了战争的牺牲品。对战争的残酷,如果没有亲身经历,真的很难想象。战争快点结束吧,尽快还给这里的人民应该属于他们的正常生活!也希望历史不要忘记今天,不要忘记这些不知名的孩子!衷心祝愿世界上不管哪个角落都不要再有战争发生!祝愿世界人民和平相处,共建美好家园!

  (维和工兵营工程连战士:郭庆建)

  2006年7月30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是

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南京市民放飞了77万只象征爱情的纸鹤。但对所有远在中东的维和官兵来说,今天却难以与自己的爱人相会。鹊桥虽在,伊人难觅!

  有感而发,不禁低吟起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维和工兵营副营长:许红才)

  2006年8月1日 星期二 晴

  昨晚接到联黎司令部的人道主义救援通知,要求我营出动18人,携带救援装备和器材去救援。我们一行于7点出发,到达目的地一看,村里其他人都逃走了,只有一个当地的老头在一座炸塌的房子前,头戴一顶阿拉伯人常戴的头巾,面容憔悴。在翻译的帮助下,我们得知炸塌的楼板下有两个人。

  我们看了一下作业环境,很糟糕:房屋2层,中间是航弹爆炸后留下的一个直径6米左右的大坑,四周散落着衣物及破损的家具。我们需寻找到尸源,才能确定工程作业方位。大家东刨西嗅,哪里苍蝇多,就往哪里去,这是前几次救援行动中我们总结的经验。20分钟不到,我首先发现在一处多层楼板重叠的间隙,有大量苍蝇飞进飞出,凑近一闻,腐尸味直冲鼻子。我们随即在装载机和挖掘机的配合下,合力将两层板掀开,找到了两具高度腐烂的尸体。把尸体裹好处理后,交给了红十字会。

  阿拉伯老头竖起大拇指:“THANKYOU!CHINA,GOOD!(感谢你们!中国,真棒!)”我们已经走了很远,他还向我们挥手致意。(维和工兵营工程连排长:冷健康)

  2006年8月5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我们10名战友到纳古拉执行人道主义救援任务。一路上,我看到了一幕幕触目惊心的情景,到处都是废墟,哭泣声、叹气声时有所闻。

  战争对于人民来说是那么冷酷,那么残忍。和平对于所有的人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对于战斗在维和一线的蓝盔战士,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维和工兵营工程连战士:董文放)

  留着弹片做纪念

  2006年8月6日 星期日 晴

  今天,狼真的来了!中午11时55分,我们正在防空洞里,两声巨大的爆炸声震得整个防空洞的顶上簌簌地往下落灰。大家第一个反应是炮弹落入了营区,空气骤然紧张。正在外面的莫平医生大喊起来:“有人受伤,快出来救人!”我们几个医生、卫生员立即拿上担架冲出掩体。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排雷连的中尉周峰,他踉跄着向医院跑来,没有看到明显的受伤部位;在他身后是满脸淌血的二级士官朱浩。他们自己跑去医院,估计问题不是太大。医院全体人员立即投入抢救,检查、包扎伤口。这时才看到,另一个伤员是驾驶员田祥福,已经在医院里进行包扎了。

  周峰的伤口在背部,右侧肩胛下一个三角形的伤口,看来是被弹片击中,幸运的是弹片就在伤口边上的皮下,可以用手摸到。另外两个战士的伤口均在头面部,都是小的划伤,并无大碍。周峰嘴里吸着凉气,还大声说:“弹片取出来后给我留着,我要做个纪念!”

  此时,炮弹还在营区周围爆炸。将伤员转移至掩体后,我们几个医生和卫生员自动分工合作进行清创、弹片取出术和伤口缝合,在短短的半个小时内将所有伤情控制住、处理好。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我们身穿防弹衣,头戴钢盔,给伤员处理伤口,算起来还是第一次。(维和工兵营一级医院医生:刘斌)

  2006年8月6日 星期日 晴

  传来一声巨大的爆炸声,好像就在我们掩体门口爆炸似的。不一会儿,我听到外面传来有人受伤的消息。我们都不顾危险,飞快地跑了出去。面对身边发生的一切,我感到不可思议:离防空洞20多米远的地方,成了一片废墟。那是我们的宿舍,刚才的

火箭弹就是在那里爆炸的!当时屋里有3人在值班,幸运的是他们都从被炸的废墟中一个接一个跑了出来,鲜血直流。我们扶的扶,搀的搀,直奔医院。医生经过紧张快速的检查,告诉我们弹片没有飞进体内,只是皮外伤,没有对生命造成威胁。听到这个消息后,所有的战友都松了一口气。我们不禁感叹,被炸成这样还能躲过死神,真是太神奇了!我为他们的幸运感到高兴。(维和工兵营卫兵:谢洪)

  冒着炮火走“蓝线”

  2006年8月10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我们得到4个小时的“窗口时间”。所谓窗口时间就是与以色列方面交涉同意的,在特定区域、特定时间无空袭的一个空隙。营里再次组织抢修我们营到海滨公路的道路,因为这条路是联黎部队各个营到司令部纳古拉的必经之路,一切保障运输任务都必须经过这里,说它是我们的生命线也不过分。由于上次填弹坑不远的地方遭到轰炸,道路再次受阻。

  利用窗口时间,我参加了10多个人组成的道路抢修队。在现场,2枚航弹爆炸后留下的弹坑历历在目,幸好没有在道路的正中央,道路受损程度不及上次。经过简单平整,用推土机将倒下的大树推开,道路可以勉强通行。整个过程仅一个小时,算是非常顺利。(维和工兵营一级医院医生:刘斌)

  2006年8月10日 星期四 晴

  今天轮到我站岗,哨位就在营门内侧。下午4点左右,我突然发现一名40岁左右的男子,赶着一群羊向营门走来。我当即隐蔽起来,仔细观察,确定对方没有带武器后,上前询问。原来,这是一名黎巴嫩男子,已经几天没吃东西,向我们维和部队求救来了。他还表示,愿用一只羊换一个面包(在战争期间,他们不敢做饭,一旦发热冒烟就容易遭到攻击)。对此,我深感同情,把自己口袋里仅剩的3块饼干给了他。我应该帮助他。无论是谁,在这种情况下都应该这样做。(维和工兵营排雷连战士:尚晓齐)

  2006年8月11日 星期五 晴

  按照联黎司令部的要求,我们临时组成了一个排爆小组,随同给养运输车队前往印度营方向,排除路上可能遇到的地雷或者未爆弹。

  上午11时4分,排爆小组乘坐加纳营的装甲运兵车出发了。尽管司令部说申请了窗口时间,但出门后仍然有零星的枪炮声。由于装甲运兵车里面很闷热,我们便把一些小的透气窗打开了。当车行驶到纳古拉港口时,突然冲出2名武装人员,用机枪向装甲车扫射,子弹打到车上发出“咚、咚”的声音。我立即高喊:“躲避、躲避!”我们在躲闪的过程中迅速关上了透气窗,驾驶员也沉着冷静,快速通过了该地段。不久,我们到了联黎司令部。大家情绪稳定后,下车一看,装甲运兵车的右前胎被打爆了,左侧后轮外胎被击穿2个孔,车身到处是子弹击中的痕迹。我们真有些死里逃生的感觉。

  车被打坏了,我们又换乘法国的装甲运兵车,带着1辆指挥车、3辆物资运送车,前往黎以边境附近的一个加纳营阵地。经过协调,我们到了黎以哨卡的中间地段,只见2枚炮弹横躺在道路中央。我们把炮弹引信拆掉后挪开,并告知车队每个驾驶员要注意绕开炮弹。

  由于黎以交火,我们被迫改变行车路线,结束了这次长达100公里的“蓝线”之旅。又行驶一个多小时,我们到达了印度营营部,按时送去了给养物资。(维和工兵营排雷连连长:陈代荣)

  停火的心情很不错

  2006年8月14日 星期一 晴

  根据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规定,今天上午8点黎以双方实现停火。法国维和军官米歇尔告诉我们,可以离开印度营回去了。大家高高兴兴地收拾好行李,心情就好像从地狱出来一样。10时30分左右,印度营营长突然说要给我们开个送行会,波兰、法国和中国共有17人参加。会上,印度营营长开心地说:集会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感谢你们送来了后勤补给,更重要的意思是你们带来了停火。11时,我们驱车离开印度营。

  一路上各种障碍很多。车辆行驶不到20分钟,1枚未爆弹和1个10米深、约25米直径的弹坑挡住了我们的去路。我下车处理完未爆弹,车队绕开弹坑继续前进。行驶到一个加纳营阵地附近时,只见一队以色列的坦克、推土机和拖车从山上公路往西行驶,整个路面都被破坏了。我们只好硬着头皮往前走,突然听到“砰”的一声,下车一看,车的后轮爆了……回程如此艰险,但想到马上要和战友们团聚,我的心里非常高兴。(维和工兵营排雷连连长:陈代荣)

  (本版文字由秦光龙、赵建华、邓忠开、周昌华整理,照片由李春年、郑吉军、向辉摄,仓小宝电脑合成)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