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草者解密国防白皮书出台内幕:半年磨出三万字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1月11日 09:42 中新社网站 | |
中新网1月11日电 《2004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发表后,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国防白皮书也因其权威、重要而显得神秘。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研究员陈舟博士是《2004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的专家组成员,中国五次发布白皮书,他四次参与撰写。《人民日报》报道,1月10日,记者采访了陈舟,倾听白皮书出台的幕后故事。 记者:你四次参与国防白皮书撰写,又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研究,这其中你最难忘的 陈舟:白皮书的起草工作是一项艰巨工作,每一次都留下了深刻印象。第一次参与撰写的情景,现在还记忆犹新。 那是1997年,我国第一次组织撰写全面、系统介绍国防政策和国防建设基本情况的白皮书,我能参与,真是有幸。因为没有经验,我们花了几个月的时间从各种渠道搜集国外的国防白皮书,我就亲自翻译了英国、加拿大、韩国等国家的国防白皮书。最终确立了1998年国防白皮书的基本框架,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防白皮书,这个框架一直沿用至今。《中国的国防》这个名字也被确定下来,以后发表只是在前面加上年份。1998年7月28日,这件白皮书正式发布。 记者:每一部国防白皮书都在3万字左右,同时白皮书的涵盖面又很大,你们是怎么在有限的规定字数里,满足既博又精的目的和要求呢? 陈舟:可以用“精雕细刻”四个字来形容。我曾经在写一段不到100字的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论述时,一个字一个字地推敲,还专门请教了研究孙子兵法的专家。参加起草工作的专家们,一周就可以著述上万字,但为了保证在有限的字数内提供最大的信息量,同时还要特别考虑到表述会不会引起歧义,大家用了近半年的时间打磨这3万字。所以到最后,很多部分,我们都能大段大段地背诵下来。 记者:能不能从你四次参与起草国防白皮书的经历,谈谈我军的现代化进程和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陈舟:国防白皮书就像一幅历史的长卷,真实地再现了近十年来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历程。从我军为适应世界军事领域的深刻变革和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而裁军50万,到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和加强全面建设,再到走跨越式的发展道路,加速以信息化为核心的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国防白皮书都作了全景式的反映。比如在2004年的国防白皮书中提到,人民解放军在继续重视陆军建设的同时,将加强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建设,优化军兵种结构,提高各军兵种高新技术部队的比例,谋求作战力量结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军队的威慑和实战能力。为此,白皮书细化了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的发展状况。 记者:你访问过许多国家,我国的国防白皮书在国际上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陈舟:的确,我国的国防建设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和重视。参加完2000年国防白皮书的撰写,我去哈佛大学作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到哈佛以后,到处听到人们在谈论着中国问题。当时,中国的国防白皮书刚刚发表不久,美国国防部一位高级研究人员指着白皮书对我说:“你们在这本51页的文告里点了我们美国十几次,虽然很多地方不明说,但‘某些大国’、‘一些国家’我们都明白指的什么。”随后,这位研究人员拿着白皮书请我一句一句解释。从这件事上我亲身感受到了中国问题受重视的程度。 美军也开始加强培养自己的中国通。我发现,在加州蒙特雷美军惟一的国防语言学校里,学习中文的学员已从1个队增至9个队。在西点军校,选修中文的学员从两年前的不足10人增至100多人;西点军校的招待所里,全天播放着中国中央电视台的第四套中文节目。 随着我国国防白皮书的历次发表,一些国家表示,中国在军事透明度上已经“进了一大步”,白皮书的内容非常详细,很具有说服力,对此表示欢迎。 记者:你以前是一名航海兵,现在是一名军事战略研究专家,参与国防白皮书的起草,是你人生的一次挑战吗? 陈舟:我从1969年入伍到现在,已在部队工作了35年。我当过登陆艇上的航海兵、航海班长、副艇长,后来到部队院校当哲学教员,1994年考上全军第一届军事学博士,研究过马克思哲学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军事战略理论等,出版过一些理论专著。参与国防白皮书的起草工作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经历,也是一次极大的挑战。这项工作涉及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等工作,作为起草人,不仅要有很强的政策水平、理论修养,还要有丰富的军事、文化和历史等各方面知识,通过参与四次国防白皮书起草工作的探索和实践,使我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识,是我人生的一大财富。 相关专题:2004年中国国防白皮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