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2004年中国国防白皮书 > 正文

《2004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的新年解读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1月06日 16:02 瞭望东方周刊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程瑛/北京报道

  以"台独"喧嚣升温、亚太安全形势更趋复杂等为背景,新国防白皮书的色调又趋严

  2004年12月27日下午,国防部外事办公室主任张邦栋忙着向60多位驻华武官解释几
小时前刚发布的《2004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他们今天晚上得加班啦!"张邦栋告诉《望东方周刊》,与武官们相当熟稔的他知道,这些武官会在第一时间用心研读国防白皮书,并且选择重要信息发回国内。

  历时大半年,披阅资料数百万字,多位专家联合撰写的《2004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在2004年度的最后一周正式亮相。

  国防白皮书被认为是冷战后各国增强军事互信、宣示国防政策的重要手段。中国一直勉力遵循这一国际惯例。

  12月27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国防白皮书,是自1995年中国第一部与国防有关的白皮书《中国的军备控制与裁军》面世以来的第五部。

  连续4次参与撰写国防白皮书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陈舟,至今仍保留着7年前第一次着手起草国防白皮书时为参考借鉴而翻译的英国、韩国白皮书大纲。其时他与同事的开创性工作,为中国国防白皮书体系搭建了基本框架。

  历数1998年来的四部国防白皮书,陈舟表示,新安全观、防御性国防政策始终未变,但开放透明的姿态、信息披露的深度广度则日益坦率、直接,进步明显。

  陈舟告诉《望东方周刊》,他的另一个深切感受是:中国的自信力正日益增强。他很赞同一些媒体的分析:今天,中国的经济力量和它在外交上的行动,已开始深刻影响世界的一些未来发展趋势。

  "外界关注的正是我们要表达的"

  2000年,刚刚撰写完国防白皮书的陈舟去哈佛大学访问,美国国防部一位高级研究员指着白皮书对他说:这里点了我们美国十几次,虽然很多地方不明说,但"某些大国"、"一些国家",我们都明白指的是什么。这位研究人员还拿着白皮书请陈舟逐字逐句地解释。

  陈舟很感慨:"我第一次感受到白皮书的影响力,感受到中国问题受重视的程度。"

  专家介绍说,一个国家的国防白皮书的功能通常在于:宣示国防政策和军事战略,指导国防和军队建设;阐明某种威胁,达成政治目的;展示国防实力,实施军事威慑;增加军事透明,建立相互信任。

  陈舟说,每次起草国防白皮书,都会根据当时海外关注的重点问题,有针对性的选择内容,传达中国政府的态度、看法。

  国防部新闻办主任张邦栋告诉《望东方周刊》,对于海外持续关注的国防费用问题,从1995年发表的《中国的军备控制与裁军》白皮书开始都有客观的说明。2002年的国防白皮书,如实地反映了1995年至2001年国防费占GDP比例的上升趋势;针对国外媒体对中国国防费用增加部分特别关注的情况,附加了增长原因的具体说明,并提供了部队伙食费标准、工资和津贴增长率等数据。

  "这充分体现了我们的真诚和实事求是态度,也得到了外界的积极反馈。"陈舟表示。

  这次新国防白皮书发布当日,外国驻华武官就拿到了国防白皮书。新华社报道说,日本驻华武官井上浩秀连用三个"好"字称赞中国发布国防白皮书的举措。"白皮书让其他国家更清晰地了解了中国的安全关切、国防政策和军事变革等情况,有助于建立相互信任。"

  泰国驻华武官陶飒蓬说:"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是维护地区安全的重要力量。中国现在不是威胁,希望中国国力增强后对安全也不构成威胁。"

  美国驻华武官周瑞夫对于记者有关白皮书的提问显得小心谨慎,没有作直接评价。但他说:"我们对这本白皮书很感兴趣,将深入研究。"

  据介绍,很多国家的驻华使馆武官都会在第一时间对国防白皮书做研读分析,并将重要信息报回国内。

  新国防白皮书发布次日,外电评论汹涌,主要集中在台湾问题和日本问题上。路透社的报道认为,中国在安全问题上的首要考虑是台湾。多家外电也注意到,白皮书强调,美国的行动以及日本扩大军事授权和发展导弹防御体系的行为表明,亚太地区安全形势复杂化的因素正在增多。

  对于外界的解读,陈舟表示,外界的关注点和起草时的侧重点往往能够契合,"外界关注的正是我们要表达的。"

  对于来自外交渠道以及媒体报道的各种反馈,国防部外办表示有收集分析的机制,并将在下次起草白皮书时进行参考。

  张邦栋说,旨在"增信释疑"的国防白皮书,每次都在外界引起热烈反响,多数国家给予了积极评价,认为国防白皮书客观反映了中国国防的发展现状,显示了中国高度重视国际安全领域的合作,是深思熟虑的政策性文件。

  据悉,一些国家还把国防白皮书作为系统研究中国国防政策和军事战略走向的重要文件。例如,俄联邦总参军事学院将我国国防白皮书列入教学课程和考试科目;新加坡的战略专家认为,白皮书充分反映了中国的国防战略和军事战略思想,具有很高的理论研究价值。越南军方则表示,越军编写国防白皮书将会借鉴中方的经验,妥善解决好增强透明度和保密之间的关。

  "透明首先要考虑政治和安全的需要。"陈舟说,从历次国防白皮书来看,每一次透明的程度都以当时国家安全利益和政治、外交斗争需求为依据。

  创新力度最大

  国防部外事办公室官员评价说,这是"历年来创新力度最大的一部国防白皮书"。此前的2002年国防白皮书,因介绍了三军各兵种军力情况,甚至具体到各类航空兵团编制飞机数量、飞机和飞行员比例等详尽数据及细节,令美国"思想库"的军事专家深感吃惊。

  "今年最大的新意在于对一些重大原则的清晰表达。"陈舟说。

  这部共10章3万余字、7项附录的新国防白皮书比以往略显规模扩大。

  拨动各方敏感神经的是,新国防白皮书第一次阐述了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内涵,并明确列出影响中国安全的四大因素--恶性发展的"台独"势力,新军事变革引起的军事技术差距,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带来的风险与挑战,以及长期存在的单极与多极矛盾。

  "这清晰地表达了中国的安全关切,充分体现了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国际安全形势的战略判断。"陈舟分析说。

  专家说,解读国防白皮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比较细读"。对于国防白皮书的"常规大菜"--固定被列为第一章的安全形势,人们往往通过对比体会一国对安全环境、发展趋势的判断--觉得自己是否安全,最在乎的是什么,期待改变的又是什么。

  199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正式发布,其基调是"强调发展和合作",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书中详细介绍了1997年9月,中国军队在80年代裁减军队员额100万的基础上,将在今后3年内再裁减军队员额50万。

  1999年科索沃战争爆发,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遇袭;李登辉公然抛出"两国论",两岸关系骤然遇冷。2000年的国防白皮书因此色调冷峻凌厉:"世界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天下还很不太平。"谈到台湾问题措辞强硬,点了李登辉的名。

  2000年到2002年,"9·11"事件使合作反恐成为全球主题。这次的国防白皮书,突出了"缓和"、"协调"、"积极"的一面,并首度提出制定国防政策的依据是国家利益。

  以"台独"喧嚣升温、亚太安全形势更趋复杂等为背景,新国防白皮书的色调又趋严峻。"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倾向有新的发展,围绕战略要地、战略资源和战略主导权的斗争此起彼伏。"白皮书这样写道。

  陈舟说,这部白皮书在肯定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的同时,突出了不安全不稳定的因素。"充分凸现出两年来特别是伊拉克战争以来,国际局势变动的深刻性和复杂性。"

  而按惯例发布的国防白皮书甫一亮相,海外分析人士即刻将它与正在人大常委会上审议的"反分裂国家法"捆绑在一起,猜测台海局势的新动向。

  国内军事专家则更愿意从国家整体国防政策和安全战略的角度进行解读。有专家表示,以国家外交政策、发展战略为底色的国防白皮书,看点非常多,特别是国防与经济的关系明显密切,如对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协调关系的阐述,以及将"国防经费和国防资产"、"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和"国防科技工业"单列成章等。"这反映了在市场经济不断发育的条件下,军队与社会的关系开始重整。"专家指出。

  军事变革方略凸显

  国防白皮书发布当日,即从华盛顿传来消息: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就此指出,美国密切关注中国进行军事现代化,但不认为眼前需要为中国军事现代化担忧。

  美联社的报道也聚焦国防白皮书中有关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内容。

  报道说,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常备军的中国表示将进行军队现代化建设,以便更好地面对台湾"独立"和全球局势动荡的威胁。在全球主要国家的力量平衡发生改变之时,中国正加紧使它的250万军队更加灵活、有效并能适应高科技的要求。中国一直表示希望拥有高科技能力,使武器升级并改进训练方式,从而使它的军队真正进入21世纪。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是我军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问题,也是外界对中国军队最想了解的问题。"参与撰写国防白皮书的军科院年轻学者邓红洲说。

  新国防白皮书这次单辟出的"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一章,在所有章节中占据最大篇幅。包含"裁军20万"、"加强海军、空军、二炮建设"、"推进信息化"等9个部分的这一章节,全貌式地介绍了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具体内容。

  "这一章是重大突破,阐述了中国将从哪些方面入手,采取什么方式,在哪些方面进行军事变革。"邓红洲告诉《望东方周刊》,外界对于中国的军事变革有不解和猜疑,这次的详尽介绍旨在表示,中国军队虽在转型,但国防政策仍是防御型的,更注重国家主权和安全,而不会搞扩张和霸权。

  事实上,今年7月间日本防卫厅出炉的2004年度《防卫白皮书》,就断言中国军队要"质变",并作出不实推断。

  邓红洲表示,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旨在适应世界新军事发展趋势,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军情,使中国军队从机械化尚未全面完成的状态实现向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从数量规模型转向质量效益型,从人力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

  他介绍说,世界新军事变革是全球共识加速型的变革,如果不能积极融入会被甩得很远。目前各大洲有40多个国家参与其中,在国际格局的调整中,军事变革作用重大。

  中国军界对于新军事变革的探讨已相当深入,立足中国资源有限的现实、不搞军备竞赛成为共识。据悉,中国军队信息化建设的计划已经明晰,将在21世纪中叶初步建立信息化新军队,分阶段计划也已制订。

  "这次的改革必须打破原有管理模式、体制结构,打破机械化、前机械化的模式,适应新形态战争的发展趋势,从作战方式到指挥理论都要有新建树。"邓红洲说。

  白皮书还首次细化了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的发展状况。海军扩大近海防御作战空间和防御纵深,加强、完善海战场建设,增强在近海遂行海上战役的综合作战能力和核反击能力;空军逐步实现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第二炮兵通过加强导弹武器的改进和研发,提高导弹武器和指挥、通信、侦察等配套装备的信息化水平,初步形成核常兼备、射程衔接、威力和效能明显增强的武器装备体系。

  2004年4月,海军、空军、二炮司令员进入中央军委,已经引起各方关注。

  抓紧作好军事斗争准备,也是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十六届四中全会决议称"坚持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在9月20日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胡锦涛强调,当前最重要、最现实、最紧迫的战略任务,就是要抓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在9月底的全军司令部建设会议上,胡锦涛说,要全面推进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抓紧搞好军事斗争准备。这句话在当日的新华社通稿中位置相当靠后,但却被几乎所有媒体"拎"出来做成了大标题。

  专家表示,扩大对外军事交流与合作也首次被提高到了战略层次,作为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重要内容。近两年来,中国军方派出高级代表团出访60多个国家,有70多个国家130余批军队领导人来访。中国军方还多次邀请外军观察员观摩军事演习。

  邓红洲说,军事交流一方面旨在向世界展示互信关系,更重要的在于学习和借鉴外军有益经验,有选择地引进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方法。

  国防教育新动向

  新国防白皮书发表当日,全文就挂在国内各大网站上,而网友跟帖更是一路飙升。台海危机、中日关系、中美关系、军队的武器装备更新、待遇问题等,都成为热议的话题。

  张邦栋说,主要面向海外的国防白皮书,原本也有一定的国防教育功能,而民众关注度的日益提升,让这种功能更加明显。

  事实上,在今年的国防白皮书中,已有部分内容针对国内民众了解国防和军队的需求而设置,如兵役制度等。

  就在国防白皮书发布前一天,新华社发出通稿说,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要求各地2005年以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为导向,深入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大力增强全民国防观念,营造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良好氛围。

  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有关人士告诉《望东方周刊》,国防教育并非每年都专门设定主题。

  这位人士介绍说,中国以公务人员、青少年学生、民兵预备役人员为重点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国防教育被纳入公务员理论学习计划和中共党校教学体系。全国2500多所党校开设国防教育课程。一些中小学校开展了以国防教育为主题的少年军校活动。高等学校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2003年,全国1100所高等学校和11500所高级中学按照要求开展学生军训,800多万学生接受训练。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把加强国防教育视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性工程,把国防观念作为一种崇高的社会公德进行培养。中国三年前正式颁布实施《国防教育法》。

  多位参与撰写国防白皮书的专家表示,在起草过程中也注意参考了相关的民意表达,而国防白皮书的发表则是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一个良好契机。适当引导民众的理性情绪、加强对国防的关注和了解,是国防教育的职责所在。

  相关专题:2004年中国国防白皮书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