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台湾2004年军费预算看台军未来走向(组图)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03月18日 14:51 舰船知识网络版 | |
2002年台湾“立法院”通过“国防法”31条修正案,要求台“国防部”逐年编制“中共军力报告”,并与下年度军费预算案一并报“立法院”审议。2003年9月,台“国防部”在向“立法院”报送上述二案的同时,还一并编列了台军《五年兵力整建及施政计划报告书》(“精进案”),从装备体制、战备训练、员额数量等层面勾画出台湾军队2004~2008年间的总体走向。这是继“精实案”后,台军新一轮整建转型的开始,其走向值得人们关注。 台军的上一轮整建转型前后经历了10余年时间,主要有两大动作。一是“二代兵力整建”,二是“国军军事组织及兵力规划案”即“精实案”。“二代兵力整建”自90年代初开始至2001年7月结束,全案以武器装备更新为主。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台军投入武器装备采购等方面的费用大约为14000亿元新台币(后同),其构成为历年年度军费预算额2700亿元(平均值)的40%上下,以及编列的特别预算3700亿元。为台湾军队添置了“二代战机”、“二代舰”等一大批先进武器装备。 台军“精实案”于1997年7月由台“国防部”提出,历时5年完成。“精实案”是配合台“国防法”与“国防组织法”的修订,按照“军令政令一元化”和“总统”独揽军权的模式,主要针对台军的指挥架构、军种编成、员额编制、院校与政战体制等层面做了大幅的精简与调整。在“以质胜量”的原则下,其军队员额从46.8万人减少到40万人以下,陆军改成旅级主战编制,突出机械化、自动化,强调快速反应的立体化战力;海军突出导弹化、指管自动化,强调加强三位一体的反潜战力;空军在突出空优的同时,突出电子战和早期预警;三军实现联勤,强调整合下的联合作战模式,重点建设指、管、通、情、侦、监、数据链传输链路一体化的C4ISR系统。上述二案实施完毕后,台军为此支出的军费总计约在36000亿元左右,但另有报道说实际的军费开支在8万亿元以上。 2004年开始的台军“精进案”将历时5年,此案将同时考量缩编军队员额与加大装备投资力度两个层面。预计到2006年第一阶段,台军总数将由现在的38.5万人下降到34万人,到2008年将持续精减至30万人。在第一阶段精减案中,“国防部一级幕僚单位”由26个减少到20个,军官精简20%;陆军精减34500人,但空中骑兵旅将由目前的2个增至4个,以强化机动打击战力;海军精减2425人,总员额53400人;空军精减2603人;联勤部精减1949人等。员额的减少将节省出大量费用,以1993与1994年相比,员额减少18488人,经费节省49.1亿元。节省的经费将会被投入到新一轮武器装备的采购案中。2004年度是台湾军队“精进案”开始的第一年。本年度台“国防部”编列的军费预算2650.4亿元,比2003年增加78亿元,占台政府年度支出总预算的16.45%。其中公开部分2146.7亿元,机密部分503.7亿元。在军费预算总额中人员维持费1327亿元,作业维持费597亿元,军事投资费677亿元。> 在2004年度军费预算中,编列军事投资费占整个军费总额的26%,是除人员维持费之外的第二大项支出。与2003年相比,同类费用大幅增加了148亿元,增幅高达28%。这笔费用的分配比例为资讯电子战215亿元居冠首,海军装备144亿元次之,空军装备92亿元,战备支援45亿元,地面防卫44亿元,武器研发39亿元,战备工程36亿元,缺装补充34亿元,教育训练26亿元,生活设施2亿元。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台军在2004年又将进入新一轮对美军事装备采购的高峰期,本年度军事投资费虽已经大幅增加,但仍入不敷出,有168亿元的缺口。同时在整个“精进案”实施过程中,军事投资费预算的缺口总额将高达2707亿元。为此,台“国防部”将编制专案,向“立法院”申请“特别预算”加以补充,以保证各项军购案的顺利进行。> 在2004年度军事预算的总案中透露出许多有关台军今后整建与发展趋势的信息。在军事投资案中,最引人注意的有两件,一是与三军联合作战指管系统(C4ISR)的构建相关的“博胜”案,编列34亿元,并已经获重大进展;另一件是“长程预警雷达”案,编列15亿元。此两案在今后将持续逐年编制预算直到系统建成。但“长程预警雷达”案由于在岛内存在诸多争议,以及美国洛·马公司与雷神公司竞争的原因,“国防部”原定采购二套分别置于新竹乐山和屏东里龙山的计划已有变数,改为先购置一套,视使用情况再议另一套。 在2004年度中,由于“军事投资”预算将优先用于C4ISR和导弹防御系统这样的主导性项目,陆军装备只能致力于“基本战力”的改进,全面换装步兵轻武器和班排通讯设备。在可能的“正规登陆地区”驻守的陆军将优先配发T91步枪,增编反装甲连。 2004年度内,将为海军持续推动常规潜艇和P3C岸基反潜巡逻机的采购作业,同时将配合此案筹建“舰载反潜作战指挥系统”和“岸基反潜作战指管中心”。为强化反潜战力,提高台岛周边海域对潜防御水准,将持续强化基础信息搜集作业。例如,编列3095万元,建立“海洋数值图搜集、生产与管理系统”,完成台岛海域沿岸、港口、航道的海底地貌、障碍物调查,并配合济阳级舰“目标评估管理系统”军售案,建立“影象电子海图”作业能力;编列4750万元,建立台岛全海域“大气与海洋环境数值预报模式精进整合系统”,为海军获得基德级驱逐舰和新常规潜艇、P3C反潜巡逻机后,反潜作战范围的扩大提供预报情资之用。在“测量业务”方面,预算额增加了34%,重点用于充实相关作战海域“水文资料库”,建立“噪音库”,强化“水文预报模式与噪音搜集能力”;印制新版海图,调制“中共版海图”等。为强化海军实际战力,改变当前海军装备在训练中事故频发的局面,海军反潜作训“海鲨操演”和“制海飞弹实射”由2003年的2次改为3次;而“防空飞弹实射”更是从2003年的2次增加到3~5次。> 在预备役动员体制方面,台军预算案显示将自2004年始,由“后备司令部”逐年编成21个后备旅,64个后备营,60个山地连,总员额高达45万人。预计在2004年度内,将有32.1万人接受预备役动员训练,较原定人数增加了4.4万人。而在“精进案”实施过程中,陆军将保持46个旅级建制单位,由此形成庞大的临战体系。 由于陈水扁要加速推进“台独”的政治走向,台军整建也随之急进,导致台军有限的军事资源配置与“精进案”追求的军事效能间产生了巨大的矛盾和失衡。首先,“人员维持费”居高不下是台军多年的弊病。尽管2004年台军预计减少14090人,但“人员维持费”依旧高达1327亿元,占预算总额的50%,为第一大支出项目。与之相比较,美国军队人员费用占军费总额的比例不超过30%,因此可以把更大比例的军费投入到装备和作训之中。台军这一重大失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不会发生变化,亦将会严重影响到台军的“以质胜量”原则的落实。 “作业维持费”和“训练费”的持续偏低是2004年度预算案中的另一大问题。“作业维持费”本年度编列597亿元,排在“军事投资费”后位居第三。其中“战备任务”370亿元,基本生活186亿元,一般作业41亿元。总量粗看不少,但实际与前若干年基本持平,并且由于财务科目原因,实际获得仅527亿元,为实际需求数683亿元的77%。另外陆海空三军“一般作训费”(不含空军飞行员在岛外进行训练的费用)本年度仅编列10.8亿元,为5年来最低。在“精进案”的实施过程中,由于要优先支付“军事投资费用”,“作业维持费”还会被大幅缩减,至多只能得到实际需求额度的88%,为2980亿元。反观“军事投资费”,2707亿元的缺口可以编列“特别预算”筹措,而“作业维持费”的缺口则无法补充。如果把2004年度军费预算中大幅增加的“军事投资费”与低水平的“作业维持费”相比较,并将此现象与当前在台湾军队的训练演习中频繁出现的重大事故相联系,我们只能说这种因资源受限却还要穷兵黩武的政策出现捉襟见肘的情况是一种必然的结果,也将进一步导致台军投入大量资源买来的军备硬件将会持续处于一种低水平维保管理的状态,军队训练水平也不会很高,这将使这些武器应有能量的发挥大打折扣。与此同受牵连的还有“战力保存”问题。当前台湾当局大肆炒作所谓“大陆导弹威胁”问题,但与“战力保存”相关的科目在本年度的军事预算中却大受冷落,经费被大量削减,完全不合逻辑。在预算中仅编列空军“佳山基地外围阻绝设施”、“军用缆线地下化”、“机场跑道快速修复系统”三案,合计预算1.135亿元,与2003年同科目的7.796亿元相比,减少幅度高达85.4%,对于诸如海军左营基地地表庞大油库设施的生存问题则无人考量,被台专业机构指为重大失误。 军事投资与军队建设是一种大量的经济与社会资源的消耗,因此并不仅仅是军队自身的事情,它的运作模式还会影响到军队所在区域经济与科技,甚至社会的发展状态,并反之对军队的构建发展和总体效能形成牵制作用,这在世界上的许多地方都已经有大量正、反两方面的案例。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台军“精进案”的实施及与之相关的军费预算列支模式与过去十余年中的“二代兵力整建”时期相同,仍旧以外购军备为主。在已经结束的“二代兵力整建”各案中,台军投入的装备采购费外购比例高达82%,“精进案”的实施状况大致同此,比例甚至可能更高。在这个层面岛内媒体与专业机构非常喜欢用日本和韩国,甚至大陆的情况做比较。以日本为例,一般认为日本军备外购比例仅为10%,而且引进费用许多是用在技术引进而非实物引进,从而使其向军事领域投入的资源与国民经济、科技的整体发展形成了良性互动。反观台湾,在相同的领域虽曾经有对岛内自主研发和产业的能力进行培育的考量,如“中科院”的武器研发计划,汉翔公司的“IDF”战机案等,但最终都因受到了外购军备的严重打压,最终造成资源浪费,专业人员流失的负面后果,并使台军在装备维保和训练使用层面需投入更多的资源以维持外购军备的运作。台军推出“精进案”的政治背景是台湾当局图谋利用2008年的时间门槛,把“渐进式台独”演化成“急进式台独”的政治策略,如果没有大量的外购军备和与之相关的重大政治权益、经济利益的输出,这样的政治路线是难以为继的。因此在很长的时间内,岛内媒体与专业机构所期望的“日本榜样”恐怕无法实现。当然,随着世界政治格局和台海局势的变化,不排除台湾当局和军方在外国势力的许诺下,对这一态势做出局部的调整,例如在一些重大武器装备采购案中依托台“中科院”、汉翔公司、中船公司等的作业能力运作。这些案例可能会涉及新一代常规潜艇采购、新一代作战飞机的研发和导弹武器的研发等等。 军队的后勤维保体系与作业水准在台军中一向不受重视,待遇低,升迁机会少。在整个“精实案”实施过程中后勤维保体系又往往首当其冲是减编对象,技术骨干大量失散,作业能力更加不足,结果造成台陆海空三军的重大事故逐年增多,飞机、导弹、鱼雷等重要武器装备在训练中频频失事。这种态势与台军费预算低水平的“作业维持费”安排形成了完全的负面互动,并对“精进案”的实施效果形成了巨大的牵制。对此,台军方正在探索“民营化”路线,以图依托“民营”工厂扩展军队后勤维保的能量。以台空军为例,台“国防部”在1997~2000年期间,委托“经济部航太小组“与美国洛·马公司共同为其策划军机的“民营化”维保运作方案,民营企业涉及汉翔飞机公司、华航、亚航、长荣航空、工研院航太中心等。拟成立有美国洛·马公司参加并有上述企业入股的股份制“航空科技服务公司”。由于股份分配问题,美国洛·马公司退出,目前是由汉翔飞机公司牵头,与相关企业团队组成“联宇公司”,承担空军螺旋桨飞机的D级厂修业务。后续还将考量其作业要扩展至一线主力作战飞机。 > “精进案”实施之后,自“精实案”开始以来台湾军队的转型将会进一步深化。在政治上将继续沿着基于台岛“本土化、草根化”的所谓“国家军队”理念进行经营。“精进案”与“精实案”的政治背景是李登辉、陈水扁的“台独”信仰,这种政治背景对台湾军队的最大影响莫过于通过两案的实施,借用所谓“民主国家”模式对台湾军队进行一次“断根”的手术。在“精实案”的实施过程中,李登辉、陈水扁利用“国防法”和“国防组织法”的实施和人事安排,将台湾军队中诸如“军令政令二元化”、“政战体制”、“陆军独大”等许多与历史上“内战”有渊源的因素彻底革除,从而完全割断了台湾军队原来所具有的历史根系和历史认同感,使其从历史上的“国军”演化成现在的“台湾军”,成为了“台独”分子分裂祖国的军事工具。从武器装备体系上来说,当诸如弹道导弹防御系统(远程相控阵预警雷达、”爱国者“导弹)、基于“博胜”构建的全岛指控体系、基德级驱逐舰、新一代常规潜艇、P3C反潜巡逻机、Mk48鱼雷等新武器装备台军之后,其立足于陆海空天四位一体的“本岛防卫”的武器装备体系也将趋于完善。由于这些武器大多来自美国,从而大大增加了美国干预台海局势的空间。(作者:岩文) 相关专题:海峡两岸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