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国海军21型导弹艇 | |
---|---|
http://jczs.news.sina.com.cn 2003年07月31日 17:58 舰船知识网络版 | |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引子 20世纪60年代末的一天,辽东半岛外,黄海海面。 夜深,暴雨,浪高,风急。 岸边的一处山崖,在黑暗中突然打开,自山体中,缓缓驶出2艘导弹艇,只见它们,转向、加速,一前一后,向东南方驶去,原本明显的高速尾迹混杂于5级海况下白色的浪花中,灰色的艇体很快隐没于无月的暗夜,只让人来得及看清艇上硕大的4具反舰导弹发射筒。 艇上战斗室内,灯火管制,在仪表灯微弱的亮光下,年轻的水兵大都略带些兴奋,只有艇长表情严肃,两手按住胸前的望远镜,专注的望着前窗外的黑夜,刚刮过的脸面色铁青,不时下达一两句简短的口令。 前天,北方超级大国的2个方面军,从外蒙古-张家口、赤塔-满洲里等方向,压向我国边境,其先头部队一部,试图越过锡林浩特,向赤峰以西的科尔沁沙地突破,直指辽西重镇锦州,意图切断我东北地区与内地的联系。 敌太平洋舰队则早已有一支混合编队在我东海海面以演习名义活动,战争爆发后,这支舰队迅速北上,进入我黄海海面,最高统帅部综合多渠道情况判断,敌混合编队将利用其编队内之大型两栖舰艇,在我辽东半岛东南部遂行登陆作战任务,威胁我旅顺大连地区的安全。今夜,在海军航空兵的掩护下,敌两栖编队已经靠近我沿海岛屿,我个别外岛在入夜前已经与岸指失去联络。 这两艘艇的任务,便是会同兄弟舰艇,对敌登陆舰艇实施打击。 敌人也不是神仙,在这种天候条件下,敌航空兵优势无法发挥,而敌人混合编队中的舰载雷达又不易分清混在海浪和岛屿回波之间的我导弹艇。 为了保证隐蔽,两艇间保持无线电静默,关闭雷达,打开雷达侦察机,由岸指指挥向目标海域前进。 “嘀、嘀……”的电声虽然不大,但很刺耳,雷达班长盯着屏幕,2秒钟后喊道:“敌×××型对海搜索雷达信号”,只见他在电筒灯光下快速翻动着岸指行前下发的敌编队舰艇手册,又过了5、6秒种,“敌卡辛级驱逐舰!” 艇长略加沉吟,他知道,敌雷达性能要好于我们,只是由于我们的艇小才暂时没有被发现,不能再继续冒险前出,再说敌人的登陆舰艇肯定就在驱逐舰附近,是发动攻击的时机了。 随后,两艘艇转向,进入发射位置,突然打开攻击雷达,操作手迅速在纷乱的雷达回波中找到了几个大家伙,艇长一边低头看着屏幕,一边下达了一连串口令——跟踪、锁定、发射——8枚导弹依次离开两艘艇的发射筒,朝夜空中飞去。一切如训练般自然,只是平时训练中很少有机会看到齐射的场面而已。 1分钟后,导弹进入末制导段,弹上雷达开始工作,两艇关闭了攻击雷达,再次转向,轮机长将储备转速也全部用上,以将近40节航速脱离作战海区,向另一个洞库基地附近驶去…… 自然,以上的描述,只是一个幻想的场景,然而在曾经有过的年代,这一幕却在训练和演习中被反复再现,直到我们面临的强大对手消失为止。 这幕场景中的主角,便是今天我们要回忆的内容——21型导弹艇。 研制与改进 50年代中期,为了加速海军现代化进度,并建立完善的造船工业体系,海军开始启动快艇、潜艇及核潜艇、导弹驱逐舰等一系列舰艇的科研规划,并决定通过仿制苏联新一代舰艇,掌握导弹、燃气轮机动力、核动力等新技术。随即,我方派出代表团访苏,洽谈相关内容的技术转让问题,向苏联寻求相关协助。但是苏联在核动力等关键技术上始终不肯松口,只是向我们 介绍一些其它舰艇,这其中,就包括后来被称为21型艇的205型导弹艇,苏方称其“吨位较大,航速高(使用M503发动机为39节,使用M504发动机可达48节),而且有原子防护设备,武器也是全自动操纵,战斗时舱面无人”等等,很符合我国的作战要求。1958年,继“六·四协定”后,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签定了“二·四”协定,苏联政府同意有偿转让5型战斗舰艇的制造技术,其中2型分别是大型导弹艇6621型和小型导弹艇6623型。 6621型导弹艇属于钢质大型的远程导弹快艇,主要任务是以“波-15”型反舰导弹攻击对方的大型舰艇和运输船只,被西方称为黄蜂级,它是苏联50年代后期在快艇设计研究的最新成就,当时在世界上也可以算是性能优异的装备了。由于该艇有反舰导弹、30毫米自动火炮和一批技术含量较高的艇载设备,它的制造工作被交给了技术力量较强的沪东造船厂。但因为在转让图纸时,苏联对这型艇也只是处在研制、试验阶段,所以图纸很不完整,甚至存在自相矛盾之处,而且很多所需材料和工艺是我国当时工业基础无法满足的。无奈之下,我方技术人员只得自行对图纸进行分析、清理、修改和补充,并于1960年3月开始首艇的型线放样。到8月底,钢质艇体全部加工结束。但也就在这时,苏联撤走了全部专家,到1961年4月,由于苏联提供的第4批图纸修改面太大,首艇全面停工。此后,苏联方面对部件的供货开始做手脚。以导弹为例:1959年,我国订购了两枚“544”战斗弹,合同协议1960年交货,但苏联却拿喷漆的旧货应付。在我国政府索赔后,苏联同意按合同提供新弹,但也拖拖拉拉到了1965年,而且由于双方关系紧张,弹的质量亦无保证。在验收战斗部时,苏联派出的技术人员担心有问题而不敢开箱,甚至要求我方免检,还是后来在我方做了充分准备,采取防范措施情况下,才敢开箱完成交接工作。 为了避免21型艇的研制陷入停顿,当时刚刚成立的舰船设计院组织技术人员对苏联资料进行了消化攻关,力图摸清原设计中不明部分的意图,厂方则专攻制造工艺,特别是铝质桅杆、发射装置制造、高强度不锈钢轴架、舵叶和螺旋桨的冶炼和加工等,用了2年时间,21型首艇终于于1963年8月,使“21”艇首艇建成下水,并于9月进行了工厂系泊试验。1964年1月至6月,在舟山基地完成工厂试航,在10个航次的试验中,该艇的机电设备、特种设备和武备系统达到了设计要求,显示出良好的可靠性。当年7、8月间,在海军舟山基地海域,该艇进行了国家验收试航,完成了正常排水量下4级海情和5级海情的适航性试验,结束了国家试验大纲规定的南方海区试航项目。这一期间,工厂、设计方、部队、军代表等有关方面收集了对首艇的意见和对以后小批量建造的修改建议,为批量生产奠定了基础。 1964年11月,21型首制艇离开上海至旅顺基地进行北方海区航行试验,但在第一航次的试验中,其中主机滑油管破裂,主机连杆轴承损坏,试航被迫停止。直到1965年9月该艇更换主机完毕后才恢复北方海区试验,但试验当天又发生右主机损坏事故,试航再次被迫中断。为了尽快完成试航工作,工厂和海军决定从库存的苏联进口主机中调出两台运至旅顺基地更换。10月26日更换主机的首艇恢复试航,27日,该艇进行了首次“上游-1”号导弹航行发射试验。11月,又进行了左前发射筒和右后发射筒齐射模型弹的试验,但在右舷尾部发射装置发射时,尾焰和气流使艇右前发射筒和前盖局部损坏。后来,技术人员将筒盖的导流锥略加移动,并加强了筒盖,才解决了这一问题。 试验中,还发现原设计存在不少不足,其中最严重的是螺旋桨设计与主机、艇体不匹配,主发动机的转速达不到规定指标,艇的航速只能达到设计指标的80%。此外,航行时艇的纵倾角太大,不能满足导弹发射对航行状态的要求;航行时艇上的指挥仪工作不正常,不能正常处理雷达信号,难以解算射击诸元,不能实施导弹的正常发射等。这些都成为此后改进的重点。 1965年12月,经过4年建造、2年试航的21型导弹艇,终于通过各种试验和试航项目,正式交付海军使用,并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由于当时国内仿制的42-160柴油机尚未成功而苏联又停止供应,海军决定从联邦德国购买MD872柴油机用作主机。为了克服这型发动机重量大而功率相对不足的缺点,设计者又采用在艇体上加装楔形板的措施,使采用此主机的21型艇航速达到38节。在国产主机研制成功前,有3艘21型艇采用了这种发动机,即第3、5、6号艇。 为了完成21型艇全部材料和设备的国产化,1965年11月至12月,在上海召开了21型产品技术协调会,会上计划在1967年完成1艘材料、设备完全国产化的21型自力更生艇(4号艇)。但限于我国工业基础和“文革”的原因,不少装备交货时间一拖再拖,有的虽然搞出来,但质量却达不到要求,使艇直到1968年才交付部队,且依然使用进口发动机。各种关键设备,均是在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才国产化成功的——1970年主机由洛阳柴油机厂试制成功,1976年国产双30毫米舰炮在18号艇上首次装备,而双30毫米炮全自动系统一直到80年代初才装艇。 21型艇仿制成功后,根据部队要求进行了不少改进,比如研制了可放倒的纲质桅杆代替原有的铝制固定桅杆,满足了该艇战时进洞库待机和内河通过桥梁的要求。此外,由于使用中发现采用装卸架进行导弹装卸作业时间长(装1艘艇4枚弹需要8小时),艇员劳动强度大,且对基地依赖性强,而在大规模战争条件下,导弹艇很难有完善的基地设施和充足的时间供装弹用。于是,从1970年开始,经过5年时间,技术人员又完成了伸缩臂式导弹发射装置的设计制造,装弹的时间(见右图)。 经过这些改进后,随着国产化工作的完成,1975年2月,21型导弹艇正式设计、生产定型。当然,此时也已经进入这型艇生产的后期了。 进入80年代,随着21型艇定型时缓装的双30毫米自动火炮系统定型,42-160柴油机质量提高,主机电动操纵装置和电子对抗系统的问世,海军提出由某厂恢复21型艇的生产,建造1艘装备齐全和生活设施有所改善的新型导弹快艇。1987年,该艇(36号艇)试航完毕,交付海军,海军随即组织了电子战海上试验,证明该艇的抗干扰效果良好,充分说明21型艇在经过改进后,依然可以满足当时海战的需要。 至80年代,除了苏联最初援助给我国的5艘21型艇外,我国共制造了121艘该型艇。 性能与使用 21型艇的基本情况如下: 分析其性能,大致可从艇载武器、电子设备和通信能力、生存能力、适航性等方面来考虑。 该艇的艇载武器在标准情况下是“上游-1”号反舰导弹和双30毫米自动火炮,但由于双30毫米炮的资料只获得了一部分,使21型艇长期只能用双25毫米炮代替。 21型艇的电子设备,这里就不加赘述了,笔者想特地提及的,是我们为提高21型艇生存力所做的努力。和现在的要求型不同,当时对生存力强调较多的是核战争下的背景,因为贯穿整个6、70年代,在超级大国的作战条令中,一直强调核武器和化学武器的突击效果,强调战争爆发时即先发制人的使用大规模杀伤武器。在这种背景下,艇的防化能力、艇上装备的可靠性成为评价生存力和战斗力的首要指标。由于21艇上原设计中的水幕装置始终无法仿制成功,仅有1、2号艇装设了苏联提供的水幕系统,后继艇上的防化装置只有伽马射线探测仪,以及LWPG型滤尘器和JL型精滤器等集体防护装置,其中后两型过滤装置能够使艇在核爆炸后安全通过沾染区。为了确认这一系统到底能否在核生化条件下使用,并给21艇确定在核战争条件下的使用方法,技术方还利用核试验的机会,多次以实艇测试核爆炸效果,得出了艇对核爆炸不同效应的抵抗能力,不同当量的核空爆对艇的杀伤半径(其中最严重的一次,艇体后移35米,整艇摔碎)等等多种数据。 如本文开头时场景所述,21型艇在6、70年代时,主要是作为我们近海防御体系中的移动导弹突击力量设置的。由于岸防导弹阵地不可移动,21艇正好可以自沿海洞库基地前出,利用零散岛屿和其它技术手段隐蔽接敌,在攻击后高速撤离。由于对方舰艇防空机动动作和反舰导弹发射前的机动动作并不一致,在对方作出反击前,导弹艇有一段撤离时间。以21艇40节的高速和“上游”导弹的射程,只需要几分钟时间,就可以撤出对方导弹的有效打击范围。应该说,上百艘21型艇和其它类型导弹艇的存在,使对手在两栖登陆作战中将付出极高的代价。 小结 21型艇的设计和建造,对人民海军的发展,对我国的造船工业,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它的批量建造和服役,大大改善了我国的近海防御能力和反登陆能力,对于各种可能的对手具有相当的威慑能力,无形中遏止了超级大国可能的侵略野心。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人对大量建造这种近海作战的小型舰艇颇有非议,认为当时应当集中精力设计建造几型大中型水面舰艇,以加强海军的远海作战能力,特别是在南沙群岛主权问题凸显后,更有一些人对早期海军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类似质疑。但是,舰艇的设计建造是要服从于海军战略和国家实力的。当时我国主要的国防目标,对海军提出的任务,则更多的是近海防御、反登陆等内容。更何况,以我国当时的国力,大型军舰不仅在研制和建造上有诸多技术困难,国防经费上也无法承担。根据公开资料,1970年,我国护卫舰的建造费用为每吨2万元,而21型艇的造价却要低得多,从攻击力上讲,1艘护卫舰一次可齐射的导弹数量,和1艘21型导弹艇无异,而且还可以依靠艇小的优势在沿岸海域机动和隐蔽。从生存力上讲,在近海防御的反登陆作战中,面对当时对手拥有的大型导弹舰只、攻击型核潜艇和先进的海军轰炸机,我们以37炮为主要防空武器的驱护舰只,可以说是无法与之抗衡的。从运筹学的角度考虑,用建造大中型水面舰艇同样的预算建造众多隐蔽性强、近海攻击力不相上下的导弹艇,无疑是更为划算的。 对于我国造船工业来说,虽然现在回头再看,这型导弹艇在单纯的性能指标上较为落后,但对于一个从未有过现代工业,更不要说现代工业体系的国家来说,其意义是重大的:为了建造这一型艇,我们几乎要为艇的每一个部分、每一个零件——大到“上游导弹”,小到防化用空气精滤器中的防水纸——建立一个研制生产部门、建造一条生产线。这看似麻烦,看似增加了这型艇本身的设计建造全成本,但实际上却带动了造船工业体系,甚至国家工业体系的完善,而完善的工业体系,是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够称为“大国”的根本。我们在完成了21型艇和《二四协定》中相关几型舰艇的建造后,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舰艇设计建造体系,包括发动机、反舰导弹、火炮、鱼雷、雷达、电子对抗、特辅机等等一系列的工业部门,并培养了一批宝贵的设计人员和熟练工人,不仅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质变,还为改革开放后,学习先进国家的技术打下了基础。 当然,限于技术水平,我们在这型艇的建造中,出现了很多力不从心的地方,比如30毫米全自动火炮,比如水幕系统,这些未能完成的工作,成为此后我们向发达国家学习的动力。有了之前的负重前行,才有了我们造船工业后来的进步与辉煌,共和国造船工业的历史,将永远铭记老一代造船人在艰苦卓绝中创造的不朽业绩! 相关专题:八·一建军节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