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 正文

资料:中国的C3I系统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7月31日 10:31 解放军报

  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军事现代化的一个极为重大却不惹人注目的动向,就是大力建设以太空为基地的指挥,管制,通信和情报的所谓指管通情(C3I)系统,为打嬴未来高科技局部战争作准备。

  『中国军事现代化的重点』1995年11月7日,『解放军报』发表了一条很简短的消息,称中国将在1996到2000年的『九五计划』期间投资3,600亿人民币,建立一条战备通信电信
网路。该通信网路将以太空卫星为主体,以地面活动卫星接收站,数位化微波系统和计算机程式控制系统等为辅。究竟是什么使得中国投下如此巨资发展C3I系统呢?

  C3I(Command,control,communication,Intelligence)亦即『指挥,管制,通信和情报』对于整个军事体系而言,通过高科技发展而成的指管通情系统,就好像是人的眼睛,耳朵,神经和大脑,把指挥,管制,通信和情报这现代战争的四大环节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指挥机关能够随时了解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战场态势,进而统观全局,运筹帷握,对部队实施准确而高效率的作战指挥。可以说没有自动化的指管通情系统,就等于说没有现代化的武装部队。

  其实,中国军方借由对波湾战争的研究,早已认识到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C3I系统,已成为现代军队与武器装备的神经中枢,是高科技战争的战略保障和物资基础。但更切身感受的一次遭遇则是在1995年初夏某日,当时中国东南沿海及数百公里纵深的雷达和通信系统几乎全部失灵,根本弄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南京军区与济南军区对北京总参谋部的无线电讯联络也被干扰到无法工作,混乱达数小时。后经调查,当日曾有三架E-6电子战机从日本那霸空军基地起飞,并曾在我领空附近短暂徘徊,随即离开。此事令中国军方高层大为震惊,深感指控系统的落后及其严重后果,遂决心投下巨资加速C3I系统的现代化建设。

  如果上述的理由您认为只是荒谈野史的话,那么下面两点情势分析也许更有说服力。以往,中国军事战略以本土防御为重心,以内线作战为基础,准备打大规模的人民战争,打世界范围的核子战争,因此对指管系统的要求相对简单。但是,随着中国军事战略重点由内陆向海洋,由『准备打大仗,打核战争』向高科技局部战争的转移,边境地区和东南沿海的大范围外线作战,对中国军队的作战能力和C3I系统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此外,中国『重中之重』发展的武器系统,是以弹道和巡航导弹为核心的远程精准攻击战力。而这种攻击战力运用的基础,就是现代化的情报,导航和通信,意即C3I系统。而中国军方也已认识到,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台海或南海局部战争中,美国很可能是直接军事介入的一方。尤其是美国海军,将从太平洋和印度洋同时对中国军队实施两面夹击或封锁。对于随时准确掌握美航母战斗群动向的要求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重要和紧迫。这可能也是最近传出中俄卫星情报交易的隐因吧。

  在这种形势的作用下,中国已将C3I系统建设作为军事现代化的最优先项目之一。在武器装备方面,第一项就是在本世纪内建成现代化的C3I系统,因此中国还与以色列和俄罗斯签约,耗资10亿美元订购了4架A-50『主桅』(Mainstay)空中预警管制机。这种空中预警管制机的载台为俄罗斯制造的IL-76大型运输机,机载电子设备为以色列研制的高性能新一代相位阵列预警雷达。据日本『朝日新闻』1997年10月28日电,一架同型飞机于同年8月在位于沈阳市郊区的某空军基地出现。至今为止还不能确定是中俄的交机行为。

  然而,要建立面向21世纪的C3I系统,就必须向太空发展。以卫星的太空侦察,通信,监视,导航,定位系统为核心组成部份的C3I系统将主宰未来战场的命运。在侦察和情报上,现代战场空间广阔,战况变化急剧,掌握战场动态情报已成为作战的关键,而传统的侦察手段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现代卫星技术却使战场高度透明化,形成情报收集和导航系统,可使指挥官及时了解战场上任何地点所发生的事态,使飞机,战车,军舰和步兵随时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可与任何地点的上层指挥保持联系,并为精确导引武器提供连续而真时(real time)的远程目标资讯。总之,只有通过部署在太空的卫星系统,才能运筹帷幄地收集情报,传递资讯,调动部队和指挥作战。因此,中国军事专家不无道理地指出,现代C3I系统的基础就是卫星,谁掌握了太空与卫星,谁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为了建立现代化的C3I系统,近年来中国正在执行一项非常庞大的太空发展计划,不仅包括了侦察,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等卫星的发展,而且也向载人太空具和太空站的方向发展。以下仅是此一庞大计划的一瞥。侦察卫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情报自古至今都是战争的第一要务。解放军一向注意情报的收集,过去大量使用各种地面收集情报的手段,并且十分依赖民众的力量,即所谓的『人民战争』。不过,在历经了一系列的现代战争后,解放军已经对现代战争高机动性,大纵深,富多变性等特质有了深刻认识。传统的地面侦察手段已无法保障现代战争对情报的要求,走向太空才是唯一的出路。

  中国发展太空侦察已有20多年的理事。1975年11月26日,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返回式遥感侦察卫星,正式具有了太空侦察能力。到1996年底,中国已先后发射了17颗返回式侦察卫星,除了一颗失控外,其他均顺利返回。但在整体水平上,中国的太空侦察能力仍然有限;每年平均只发射一枚侦察卫星,且卫星在轨道的停留时间仅有15天,而且侦察手段单一,主要为光学成像,解析度为10公尺。不过,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已获得突破性的进展,最近研制成功的光电耦合感应器(Charge Coupled Device)数码照像机,即CCD像机,解析度达到1公尺。值得注意的是,CCD像机的图像资讯对地即时(real time)传送技术,经过多年的实验也有所进展。也就是说,今后中国卫星侦察将以电子光学成像为主,地面并可收到即时的成像情报。更为重要的是,中国还突破了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的关键技术。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是中国『863科技攻关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整体样机已在几年前研制成功。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是国际间于90年代发展出的最重要卫星对地观测手段,是雷达成像技术的关键设备,具有不受气候和日照的影响,能穿透云雾甚至地表与植被,侦察到地下隐藏目标被能力。这种全天候,二十四小时,具有透视功能的雷达,为当代最先进的军事侦察装备。90年代初,中国就已研制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及即时成像传送处理器,并成功地进行了高空雷达成像对地侦察以及雷达图像的对地即时传输。中国还研制出超大型航天专用即时控制微机系统。据介绍,该计算机系统为中国首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体积小,重仅5。8公斤,为侦察卫星即时多模式遥感技术的关键设备。另外,中国在红外线和多光谱卫星侦察技术上也获得了巨大的进展,同时继续加强电子侦察的发展和突破,无疑将使其战略与战术情报收集的能力获得大幅提升。

  1996年10月,中国航天工业部官员在国际航天年会上,对『九五计划』期间的太空卫星发展计划曾做了大致的透露。在侦察卫星方面,一个项目是研制和发射配备有合成孔径雷达的雷达成像巍峨行;一个是预计2002年发射的高功能红外遥测卫星;另外,还要发射有先进CCD相机的小型侦察卫星。当然,中国航天部门并没有提到发射载有高性能CCD相机的大型电子侦照卫星的计划。1997年5月25日,据英国路透社报道,中国在前几天成功地发射了一颗卫星。对这颗卫星的类型与功能,中国没有透露任何信息,甚至没有报道卫星发射的消息。显然,这是一颗军用卫星。据有关军事专家的判断,他是一颗侦察卫星,或装有新研制成功的成像成孔径雷达,或装有先进的CCD相机,两者应都具有对地图像即时传送的能力。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变革与发展并进——2003年建军节专题专题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