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美刊揭秘“山毛榉”导弹系统的前世今生

2014年07月24日 19:09  参考消息  收藏本文

  美刊揭秘“山毛榉”导弹系统的前世今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山毛榉-M2

  参考消息网7月24日报道 美刊称,随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马航MH17客机是因被误认为军事飞机而被乌克兰民间武装击落的,摧毁这架客机的俄罗斯金刚石-安泰公司制造的“山毛榉-M1”地基防空系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据美国《航空与空间技术周刊》网站7月23日报道,稍微受过训练的人,就可以操作“山毛榉-M1”(北约称之为“牛虻”SA-11地空导弹)发动致命袭击,它没有同类地基防空系统内置的保险装置。在有可能爆发大规模跨境或国内暴力活动的冲突地区散播最广的两种地基防空系统均源自苏联,“山毛榉-M1”为其中之一。

  报道称,让“山毛榉”系列成为特别危险武器的一个部件是20世纪70年代推出的,当时季霍米罗夫仪器制造研究院 (现在隶属于金刚石-安泰公司)设计了这个系统来取代2K12“立方”低空导弹系统,北约称之为“有利”SA-6地空导弹。

  1967年,埃及空军在低水平空袭中被摧毁后,“立方”出口到了埃及,在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中证明了其致命威力。不过它有一个严重弱点,即一次只能打击一个目标。“立方”导弹组包括一辆雷达车、四辆发射车,利用的是半主动雷达寻的制导。雷达车载有两个天线、一台搜索雷达和一个连续波跟踪-照明系统,导弹追踪目标反射的光束能量。由于每个导弹组只有一个照明系统,因此在前一枚导弹击中目标前,该系统不能开始第二次发射。

  在1982年的黎巴嫩战争中,以色列国防军——空军向“立方”以及其他地基防空系统发射了一波假目标。一旦“立方”锁定了这些假目标,它们就无法对接着出现的以色列的战斗机做出反应,于是就会被消灭。

  美刊揭秘“山毛榉”导弹系统的前世今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车载式“山毛榉”导弹

  取而代之的“山毛榉”系统的设计者已经预想到这个问题。除了新的雷达车——法佐特龙9S18M,北约称之为“雪堆”——他们给每辆发射车配备X-波段多模式雷达,位于旋转式发射平台前面的天线屏蔽器下面。这种发射车被称为运输/竖起/发射和雷达车(Telar)。类似战斗机的雷达,Telar的雷达(北约称之为“火穹”)具有搜寻、跟踪和照明功能,不依赖平台转动,就能够进行120度的弧形扫描。

  报道称,这一功能可能是摧毁MH17客机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导弹组的9S18M“雪堆”雷达车的控制下,“火穹”雷达的主要任务是允许同时打击更多目标——每个Telar打击一个目标。不过,苏联军队和设计者安装了一套备用模式,一旦“雪堆”雷达车关闭被北约迅速改进的反雷达导弹摧毁,可使Telar自主发现和攻击目标。

  “山毛榉-M1”和后来的改进型M2和M2E曾部署在14个国家,在存在内部冲突的其他地区正用于军事行动中。2013年1月份,以色列发动了一次空袭,其意图显然是要摧毁从叙利亚转到黎巴嫩真主党武装手中的一批更加先进的“山毛榉-M2E”。据报道,叙利亚共有过8个“山毛榉-M2E”导弹组。此外,叙利亚现有多达40个S-125(“小羚羊”SA-3地空导弹)导弹组,据报道即将升级。

  埃及有50个S-125导弹组,其中有部分已经改进。据报道,埃及正在进行谈判,打算订购“山毛榉-M2E”系统。也门也有一些S-125系统。分析家说,2003年前的伊拉克和利比亚拥有的地基防空系统多数已被摧毁。(编译/刘宗亚)

  【延伸阅读】

  “山毛榉”不易操作 击落马航客机须专门训练

  2014-07-21 11:05:00

  参考消息网7月21日报道 据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7月19日报道,军事专家19日指出,发射地对空导弹在乌克兰上空击落MH17航班的人应该是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只有接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才能完成这一任务。

  美刊揭秘“山毛榉”导弹系统的前世今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马航MH17客机残骸

  报道称,想把航速为600英里/小时(1英里约合1.6公里),高度为3.3万英尺(1英尺约合0.3米)的马来西亚民航客机MH17击落的难度系数要远超过用便携式火箭筒向低速飞行的直升机开火。想用车载俄罗斯制SA-11导弹(即布克导弹,又称“山毛榉”)来精准袭击目标至少需要4人协同配合。

  “完成任务的人必须技术过硬。”曾在西欧当过情报官员的退役少将斯蒂芬·里夫斯说。

  SA-11是1972年研发的武器系统,不如现代武器技术先进和容易操作。

  美国国防部导弹防御局前局长、退役中将帕特里克·奥赖利说:“用当今的眼光来看,这是个较难操作的系统。”奥赖利称,发射SA-11的人员应接受过至少半年的训练。“你不可能从大街上随便揪几个人,培训一个月就行了。”奥赖利说。

  据报道,SA-11系统以雷达制导。奥赖利表示,虽然SA-11能够发现并追踪高度在7万英尺以上的目标,但该系统无法识别目标究竟是军用运输飞机还是大型民航客机。

  同时他表示,以马航客机当时的飞行高度和巡航速度来看,SA-11的发射地应该在距离坠机地点25英里范围内。

  美刊揭秘“山毛榉”导弹系统的前世今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马航MH17客机残骸

  17日向马航客机开火的人“知道自己是在向一架大型飞机开火”,奥赖利说:“这是项非常落后的技术,很有可能他们认为自己击落的是一架军用运输机或是一架大型运输机。这些人以为自己击落的是军用飞机,这不是不可能的。”

  报道称,SA-11导弹配有近炸引信的爆破弹头,在距离目标110米处引爆。这就意味着,击落MH17的是爆炸力而非导弹直接冲撞。

  据报道,飞机残骸,特别是客机机身的大块残骸,或许能够向人们提供SA-11的相关信息。奥赖利和里夫斯均表示,鉴于SA-11在这一地区分布的广泛性,对MH17事故原因的后续调查,尤其是空难元凶的确认工作,将很难开展。

  美高级官员透露,导弹似乎是从东乌克兰亲俄分裂分子所在区域发射的。

  奥赖利和里夫斯说,俄罗斯和乌克兰军队都有SA-11。亲俄武装很可能也有SA-11。而MH17航班就坠毁在东乌克兰分裂分子所在地区。

  【延伸阅读】

  俄媒披露山毛榉防空导弹服役情况

  2014-07-21 06:17:00

  据俄罗斯武器网7月18日报道,7月17日晚从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飞往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的马航MH17航班波音777客机在乌克兰顿涅茨克州坠毁。目前乌官方尚未公布有关此次空难原因的正式说法,但是有消息称,客机可能是被“山毛榉”防空导弹系统击落的。

  9K37型“山毛榉”(北约代号SA-11型“牛虻”)自行野战防空导弹系统主要用于在无线电电子对抗条件下,消灭飞行速度为800米/秒、飞行高度为30米至14000-18000米的中低空空气动力目标。

  “山毛榉”防空导弹系统从1972年开始根据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的决定而研制,总体研发任务由“稳相加速器”科学设计联合体仪表设计科研所承担,1978年开始装备苏军部队,主要负责保证攻击在25-18000米的空中以800/秒的速度飞行的非机动目标。

  “山毛榉”防空导弹系统系统有一系列发展和改进型号,主要包括“山毛榉-M1”、“山毛榉-M1-2”、“山毛榉-M2/M2EK”、“山毛榉-M3”、 “山毛榉-MB”等,主要在俄罗斯、白俄罗斯、阿塞拜疆、委内瑞拉、格鲁吉亚、埃及、塞浦路斯、塞尔维亚、叙利亚、芬兰和乌克兰服役。在乌克兰军队的服役型号主要是“山毛榉”和“山毛榉-M1”,截止到2013年底,乌陆军共有60套“山毛榉-M1”,乌空军也有一定数量的该型防空导弹系统”。潜在用户包括缅甸、沙特、朝鲜和坚持脱离乌克兰的所谓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今年6月29日有消息称,顿涅茨克地方民兵控制了乌政府军一支配备“山毛榉”导弹系统的防空作战部队。

  “山毛榉-M1”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在构成上主要包括9M38M1地空制导导弹、9S470M1指挥所、9S18M1“圆顶-M1”探测和目标指示站、 9A310M1自行火力装置、9A39装弹发射装置等作战设备。其中9A310M1自行火力装置负责远距离搜索、锁定和自动跟踪目标,保证识别飞机、弹道导弹、直升机这三类目标,识别概率不低于0.6。9S470M1指挥和控制车保证同时接收“山毛榉-M1”武器系统配属的探测和目标指示站传输的目标信息,以及来自摩步(坦克)师或集团军防空指挥所的6个目标的信息,还能保证所有值勤班组和防空导弹系统作战设备的综合练习。

  目前“乌克兰国防服务”国有企业负责采取措施,保证乌克兰军队和外国用户使用和维修“山毛榉-M1”防空导弹系统,同时还和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合作,进一步改进这种导弹系统,使其由“山毛榉-M1”升级为“山毛榉-M1-2”。

  “山毛榉”防空导弹系统的主要战术技术指标:在杀伤区域方面,射程3.5-25/30公里,射高25-18000/20000米。在地空导弹单发命中目标的概率方面,针对歼击机型目标为0.8-0.9,针对直升机类目标为0.3-0.6,针对巡航导弹类目标为0.25-0.5。被攻击目标的最大速度为 800米/秒,地空导弹飞行速度850米/秒。导弹重量685千克,战斗部重量70千克,弹头口径40-105毫米,弹体直径0.4米,导弹长度5.55 米,起飞重量685千克。目标信道2个,地空导弹信道3个。展开(部署)时间5分钟,反应时间22秒。一辆战车备弹量4枚。(编译:林海)

  【延伸阅读】

  背景资料:“山毛榉”导弹最高射高达2.5万米

  2014-07-18 10:00:00

  美刊揭秘“山毛榉”导弹系统的前世今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山毛榉”导弹可同时制导4枚导弹

  中新网7月18日电 据外媒报道,马航MH17客机于7月17日在俄乌边境坠毁,机上298人全部遇难,无人生还。随后有消息称MH17是遭“山毛榉”导弹击落。这一说法目前并未得到证实。

  “山毛榉”导弹是俄罗斯研制的第三代防控导弹系统,主要用于摧毁30公里以内的各种空中目标,包括歼击机、导弹等,能够攻击25公里以内的地面目标,如机场上的飞机、地面发射装置、指挥所等。

  据介绍,“山毛榉”M1和M2是山毛榉导弹中的代表,1995年进入俄罗斯陆军服役,每部发射架都能同时制导4枚导弹,有效射程达45公里,有效射高达2.5万米。可以对抗大规模现代武器的空中袭击和导弹袭击。

  【延伸阅读】

  外电:乌民间武装官员首次承认拥有山毛榉导弹

  2014-07-24 08:30:00

  参考消息网7月24日报道 外媒称,乌克兰民间武装一位有影响的领导人证实,民间武装拥有美国所说的击落马航客机的那种防空导弹,导弹可能来自俄罗斯。

  据路透社7月23日报道,沃斯托克军营司令官Alexander Khodakovsky接受路透访问时,承认分裂势力的确拥有山毛榉导弹系统(BUK missile system),为他们自马航客机被击落以来首次承认拥有这一武器。他还称,事发后导弹可能被送回俄罗斯以销毁证据。

  在马航客机被击落前,民间武装曾炫耀自己拥有能击落高空飞行飞机的山毛榉导弹。但自坠机惨剧发生以来,民间武装的主要组织反复否认拥有这种武器。

  自马航飞机坠毁后,争议最大的问题是,究竟是谁发射的导弹?

  “我知道山毛榉导弹,我听说过它。我想他们把导弹送回去了...这么做很可能是为了销毁曾拥有该导弹的证据,”Khodakovsky对路透表示。

  “问题就是:乌克兰早就有证据,知道民间武装在俄罗斯的帮助下掌握了该技术;可是它不仅没有作出任何努力来维护安全,反而刺激民间武装针对民用飞机使用这个武器,”他说。

  “乌政府知道民间武装有山毛榉导弹,当时正运往Snezhnoye,”他说的这个地方是在坠机地点以西10公里的一个村庄。“他们知道导弹会部署到那里,并开始对一处根本不重要的目标实施空中打击,刺激叛军使用了山毛榉导弹。他们已经有一周没有碰过那个地方了。”

  “出事那天,乌克兰的飞机在那里密集飞行,而就在民航班机飞过时,他们发动了空袭,招致了导弹发射。就算那里有山毛榉导弹,就算导弹被动用了,那也是乌克兰在想方设法让他们去击落一架民航班机。”

  Khodakovsky表示不能确定空难发生时民间武装控制地区的山毛榉导弹系统从何而来,但称可能是来自俄罗斯。

  美国国防部发言人Eileen Lainez称,Khodakovsky的言论证实了美国官员一直所说的,即“俄罗斯支持的乌克兰民间武装接受了俄罗斯的武器、训练和支持。”

  但她驳斥了Khodakovsky把击落客机的责任推到乌克兰政府身上的说法,称这“又是一次试图把水搅浑,并把焦点从事实转移开的行为”。

  美国情报官员称,美国认为民间武装最有可能是“误击”了马航客机,并没有意识到它是一架民用飞机。

  美国政府已表示,确信该飞机是被从乌东部的民间武装控制地区发射的SA-11地对空导弹击落的。

(新浪军事)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 新闻台湾客机迫降时重摔起火48死15伤
  • 体育鲁尼两球新核两助攻 范加尔首战曼联7-0
  • 娱乐徐若瑄台湾摆酒歌曲当桌名 积极造人求男
  • 财经问题冷冻肉10余年来一直从国外疫区进入
  • 科技发改委已确定高通垄断事实 正调查数据
  • 博客日本人骨子里很懒 飞机客舱有秘密地道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女生高考成绩优异遭家长“嫌弃”
  • 育儿6成被访小学生更爱爸爸陪 称妈妈废话多
  • 马鼎盛:解放军赴俄演习未算高速 虚拟兵力达数万
  • 看了中俄军演:日本终于明白中国为何现在不能惹
  • 辽宁舰战力远超日本航母 中国神秘武器吓退美航母
  • 威猛:解放军海空一体突破日本岛链震撼日本列岛
  • 德国人到俄中边境被震撼 中国退出联合国海洋公约
  • 俄超级美女来中国被震撼 中国突然大量抛售日国债
  • 迫于中国强大压力:印尼秘密抓捕反华排华军官
  • 最新太行发动机震动世界 中国突然公开11万吨航母
  • 俄罗斯惊呼:中国军队重大计划完成后能称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