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向棘手问题开刀,遇到问题决不绕道走!”这是新疆昌吉军分区党委班子对官兵作出的庄严承诺。对照他们3年来的作为,基层官兵告诉记者,真正领悟了“较真”两个字的涵义。
两年前,“一班人”集体查阅历年水电费、特支费、差旅费等开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经费进项少,再不节流,寅吃卯粮将成必然。此后,他们逐项研究经费压减和监督措施,制订《厉行节约严格经费管理规定》并狠抓落实,当年即核减机关各部门超预算经费30万元。
“打铁须得自身硬。举个例子,如今各级领导调整到任,一律不再添置新的家具家电。”军分区后勤部助理员王建春告诉记者,为了压减开支,军分区党委“一班人”带头减少应酬,就连家属临时来队偶尔在食堂就餐,也要足额交纳伙食费。一年后,军分区的特支费、接待费同比减少了一半多。
“较真,不仅仅是认真计较的态度,更重要的是要有敢啃硬骨头的决心勇气,以及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坚定行动。”军分区政委贾亚非介绍说,3年来,军分区党委已陆续清理了10余个历史欠账和棘手问题。
不光历史遗留问题,部队建设的难题急事也是军分区党委“较真”的对象。
5月的中蒙边境,时风时雨,时冰时雹,军分区司令员尉亚东带领巡逻分队踏雪巡线。3年来,他踏遍了辖区边境线上的每条巡逻路。
“强边固防,仅靠一双铁脚板远远不够。”前年年初,在尉亚东的提议下,军分区立项启动指挥信息系统建设。面对技术难度大、机制不完善等难题,军分区党委拿出较真的劲头一项一项攻坚克难,终于构建起横向连接地方相关部门,纵向连接各边防营连的信息指挥网络,实现了军地边境联防联训联管。
记者坐在军分区作战指挥中心的电脑屏幕前,鼠标轻轻一点,远在200多公里外的通外山口、重点目标即一目了然。乌拉斯台边防连执勤哨兵马帅通过电视电话系统告诉记者,有了“电子哨兵”,巡逻执勤效率和边防管控质量大为提高。
据介绍,这些年军分区党委想方设法解决了基层部队战备必需、生活急需、发展所需的难题30多个。
■张信文 王东升 本报特约记者 王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