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出土原木 专家推测是郑和造船木料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2月01日 13:27 舰船知识网络版 | |
前不久,河西定淮门大街和漓江路交界处某建设工地的大型挖土机正在挖土。进行到地下七八米深处时,挖土机一铲下去,却突然被一个巨大的硬物卡住了。工人们连忙将上面的土清理干净。只见三四根巨大的原木横竖交叉着卧在淤泥之中。专家推测,这些原木极有可能是宝船厂造船的木料。 巨木现身淤泥中 记者在工地现场看到,一根巨型原木横亘在工地的水泥架上。这根原木呈圆形,通体笔直,呈黑褐色,虽然表皮龟裂,但横截面的纹理依然清晰,触之仍有坚硬严密之感。记者测量了一下,原木直径达60厘米,长达11.7米。“全部露出来的几根被锯断了,这根是从后面的淤泥中抽出来的。”顺着一位工友的指向记者看到,工地一角尚未挖完的一块淤泥中赫然留着一个溜圆的大洞。而一截四五米长的残断原木横卧在不远处的土堆上。 “这些大木料原本是扎成木排的。”郑和研究会的专家杨斌先生指着原木一端明显是人工雕凿的方形缺口说,“这就是当年扎排的榫眼。” 出土处原是宝船厂运料河 那么这些捆扎成排的巨大原木为何在此“身陷囹圄”呢?杨老告诉记者,这里过去是一条南北走向的河,明代时叫做新河,后来改称清江河。明初,永乐皇帝下令在龙江一带沿江处建立宝船厂以修造郑和下西洋的舰船。这条河就是当时专门为船厂运送造船木料的。以前河上游不远处还有一个叫皇木场的地方,就是当年造船木料的堆积场。 原来,郑和下西洋的船都是动辄百米长的巨舰,因此需要许多巨大的木料。当时人在深山中选择百年树龄的大树,砍倒后推进水中,扎成排,顺流而下,在皇木场堆积。当船厂需要时就再沿清江河发下来。 一位工友介绍说,出土的原木中有一根一面平整光滑,显然是“片”过的。“这里和宝船厂相距不到百米,当年只隔一条围堰。可以推测,那时宝船厂需要用料就在此处简单加工一下后翻运过围堰。”杨老说,由此可知,这很可能是当年宝船厂建造郑和船只的用料。 船工认定是造船之用 为了更详细了解巨木的情况,杨老请来了新华船厂的黄源泉老人。黄师傅一生从事建造木船的工作,对各种造船木料了如指掌。“这是一根古木。”老人一见到巨木就兴奋地说。他告诉记者,这叫杂木,过去是用来造船上横档的。杨老说,当年宝船厂遗址上曾出土一根10米长的大舵杆,和这根原木个头倒是有几分相似,但是那根舵杆是用铁力木做的,老人并不能确认它的准确年代。他还告诉记者,这一带历史上曾出土过许多这样的巨木料。 记者随后与市文物局副局长杨新华取得了联系。在外地开会的杨局长立即通知了市博物馆,考古人员已经赶到现场,正在现场勘察。来源:南京日报 中新网 相关专题:“凤凰号”下西洋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