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 (记者 黄乃彬)体验“开飞机”的30个名额很快就被“抢光”。
本报“超级兴趣班”的报名通知发出后,昨日,体验“开飞机”的报名热线异常火爆。半天时间就有近百名读者打来电话报名。30个名额1个多小时就被孩子们“抢”没了。
“飞机可能会坐,但驾驶舱可不是那么容易去的。”15岁的王晓峰说,要是不当飞行员,一辈子可能也就这一次机会,太难得了!
11岁的崔新浩问:“飞机上天,不像在地上可以按道走,天上白茫茫一片,也没道怎么开呢?”
7岁的周雨聪问:“那么大的飞机为啥害怕小鸟?我坐飞机时,也怕被小鸟撞下来。”
12岁的马靖文问:“飞机上天后,在哪个云层里飞呀,遇到气流时为啥会颠簸呢?”
7岁的杨淇雯问:“雷达长什么样?机舱里那么多按钮,飞行员能记得住吗?”
6岁的袁梦泽问:“飞机起飞了,驾驶员能离开驾驶位置吗,飞机能自己飞吗?”
孩子们的这些问题,在体验现场都可以得到解答。南航北方分公司也为本次“超级兴趣班”做着积极准备。
本报活动市民小记者采访“开飞机”过程
7月24日,华商晨报市民小记者团正式成立,20名小记者每天搜罗一些新闻。
今日,“超级兴趣班”将带小读者们进入飞机机舱,市民小记者团也将派出两名记者代表,以孩子的视角全程采访整个体验“开飞机”过程。
杨思浩小记者说,这是他第一次正式采访,他得好好准备一些问题,问问飞行员飞机是咋上天的,问问小伙伴都关心啥问题。
机长讲述 机上乘客发病 飞机紧急降落
得知小读者对“开飞机”这么感兴趣后,有着11年飞行经验的阎机长也很高兴,他还和大家分享了他的飞行经历。
2010年12月,他驾驶飞机从深圳飞回沈阳途中,即将飞到北京上空区域时,突然接到乘务长电话,一名乘客突发心脏病。
乘务长联系飞机上的医护人员紧急救治,如果实在不行,飞机就得紧急降落。阎机长启动应急程序,和北京空中管制部门联系,请求降落在北京机场。北京空管部门很快回复允许降落。
与此同时,飞机上的医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抢救,病人病情有所缓解,但医生还是建议尽快落地抢救。
但这时飞机已经飞过北京空中管制区域,要想降落,必须得联系天津空管部门。
阎机长启动紧急降落方案。天津空管部门把禁区临时开放,飞机最终在天津机场紧急降落,乘客被及时送到医院。
还有一次在台风中的飞行经历,也让阎机长记忆犹新。
7年前,一次在从深圳飞往浦东时,马上就要起飞时得到台风即将登陆的消息,一些航班已经取消。但考虑到还具备一定起飞条件,当时还是副驾驶的阎机长与机长商量后决定起飞。
在恶劣的天气下飞行,是需要过硬的飞行技术和心理素质的。经过两位驾驶员默契配合,飞机在恶劣的天气下安全起飞,并且平安飞到目的地。
阎机长说,飞机一旦上天,就不是一个人的事了,要对所有乘客负责。飞行技术一定要过硬,遇到紧急情况,要做到临危不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