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4日电(新华国际时评)航天飞机退役 一个时代远去
新华社记者杨骏
美国航天飞机真的要退役了么?答案是肯定的。美国航天局日前宣布,航天飞机退役时间定于2011年年初。
这一曾在一片欢呼声中诞生的航天标志性产物,终于将走向历史的终结。从“哥伦比亚”号到“奋进”号,航天飞机曾经承载多少荣光,又经历多少眼泪,确实一言难尽,让人嘘唏。无论如何,航天飞机最终退役将是美国航天发展事业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拐点。
发射航天飞机是美国继“阿波罗”登月计划后的又一大规模的载人航天活动。“冷战”时期,为了抗衡苏联的载人航天优势,美国自1972年开始投巨资进行研究,历时9年,花费约100亿美元,终于使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飞上太空。当时飞机发射升空时,现场和电视机前的美国民众无不欢呼雀跃,一个技术更新、更强大的载人航天主角诞生了。此后,航天飞机也一度成为苏联和欧洲竞相仿效的对象。
航天飞机有三大优势:一是可以多次往返,重复使用;二是一次可运送7人外加将近30吨货物,运载量是其他航天器的数十倍;三是它可以捕获太空中的其他飞行器如卫星,还可以通过航天员的太空行走对飞行器进行检修,也可将其带回地球。
然而,航天飞机技术复杂、投资巨大,维修准备期长,飞行可靠性随飞行次数的增加而不断降低。美国共研制出5架航天飞机,每架研发费用20亿美元,总共发射一百多次,每飞行一次费用高达5亿美元,返回后还要进行大量费时费力的检修,这让美航天局的财政不堪重负。况且,“挑战者”号和“哥伦比亚”号分别于1986年和2003年失事,剩余的3架也已经到了故障多发的暮年。在冷战结束多年、美国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连美国人自己都问:航天飞机“我们还玩得起么?”
与航天飞机相比,飞船技术相对简单,花钱少风险小,并且适合长期停靠在空间站作为救生艇使用。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都在考虑研发更新、更实用的飞船类太空运输工具。这多多少少对美国航天发展战略有所影响。发展经济有效的航天器,何乐而不为?
光荣属于过去,下一步怎么走,美国航天局压力重重。美国太空探索的新“主角”将是下一代载人航天器“奥赖恩”飞船。但新老交替殊非易事,航天飞机的退役意味着从2011年到“奥赖恩”研制完成投入飞行的这几年间,美国将出现载人航天器的“断档期”,美国宇航员只能靠搭乘俄罗斯的飞船往返国际空间站。况且,根据奥巴马新的太空政策,“奥赖恩”未来也只能充当救援飞船的次要角色。
将宇航员送入太空作业,是美国航天局过去49年来的工作主线,但奥巴马政府认为这一模式如今已经显老,不能再“因循守旧”。奥巴马推行的新太空思路是让私人航天企业加入,让航天局腾出手来承担探索火星等其他更具开拓性的任务。
难怪,美国不久前宣布未来5年增加投入60亿美元,刺激私人航天企业开发运送宇航员前往国际空间站的飞船和火箭,而航天局自己届时只用付“打的费”。因而,美国有媒体认为,私营航天企业将成为未来美国载人航天的主角,而政府大包大揽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可问题是,不知道私人航天企业能否撑起美国航天的一片天?
按照美国人的日程,“奋进”号将于2011年2月26日进行航天飞机的“绝唱”发射,一个时代的远去就在眼前。人们不禁要问:没有了航天飞机,美国的载人航天优势到底在哪里?
相关专题:美国航天飞机最后一次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