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专家称中国国产大飞机10年有望研制成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8日 08:50 新安晚报
航空专家称中国国产大飞机10年有望研制成功
皖籍大飞机专家、原航空工业部飞机局局长胡溪涛

航空专家称中国国产大飞机10年有望研制成功
中国国产大飞机想像图

  中国一航合肥皖安航空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的航空人对我国要研制大飞机项目的消息显得无比振奋,他们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我们一直在关注大飞机,这是多少代航空人的理想,终于在我们这一代人得以实现。”

  技术条件不会成瓶颈

  “其实早在30多年前,我们国家就开始考虑和着手大飞机制造业。”皖安公司副总经理李时平透露说,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架民用喷气式客机“运十”于上个世纪70年代启动项目,1980年首飞上天,此后又进行各种科研试飞。从性能上看,运十客舱按经济舱178座,混合级124座布置,最大起飞重量110吨,已经达到了大飞机的标准,当时航空工业部评价其为“填补了我国民航工业在这方面的空白”。但由于当时体制上的限制等多重原因无法投入实际运营。

  “运十”项目下马后,中美合作的“麦道“项目作为国内研制大飞机的一种延续又进行了近10年,最终还是停了下来。李时平称,我们国家生产大飞机的技术条件不会成为瓶颈,关键的是商业运作能否成功。以一航生产的中国首架自主知识产权喷气支线客机ARJ21来讲,在下线之前就有了171架的订单。

  今朝“上马”绝非偶然

  既然我们国家生产大飞机的技术力量早已具备,并曾经成功试制试飞大飞机。那么为什么直到现在才把这一项目确定下来呢?

  李时平称,从航空行业来看,大飞机的上马必须具备多种基础和条件。我们国家今天正式立项,主要可能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生产大飞机的技术条件日趋成熟完备;与国际市场合作日渐紧密;大飞机的市场需求量巨大。航空技术代表国家整体科技水平,大飞机项目的上马将带动一系列科技项目发展,形成产业链。

  安徽企业的技术优势

  我省航空企业能否在大飞机的市场上分杯“羹”呢?皖安公司总工程师马文介绍说,根据目前安徽航空企业的技术优势及力量来看,最有可能在环境控制系统、供氧系统、飞机座椅三个部件上提供配套服务。

  马文称,航空设备与航天设备不同的是一次性使用与重复使用。航天设备对材料的要求格外高;军用飞机对飞行速度、电子雷达的指标要求高;而民用飞机则更加注重安全性、舒适性及经济性。各自偏重有所不同,但一些经验技术可以共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以我省航空企业为代表的中国航空供氧技术在全球位居第三,仅排在法美之后。“神五”飞船上飞行员杨利伟穿的太空服使用的供氧系统就是由我省生产的,系统采用的特殊材料可生产氧气,解决了配带氧气瓶占空间、占重量的难题。本报记者 杨丹丹 张鸣

  胡溪涛请记者算笔账

  胡溪涛,这个名字始终与中国大飞机的命运连在一起。最近几年来,国内媒体在报道中国大飞机项目的每一步进展时,几乎都要采访或者提及胡溪涛:他从1984年开始,先后多次建言中国要制造自己的大飞机,被评价为“为大飞机工程奔走20多年的老人”。

  胡溪涛1925年出生于无为县,14岁便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成为一名新四军干部。从1946年进入东北航空学校学习开始,胡溪涛便与航空领域结下缘分。1981年,胡溪涛担任当时的航空工业研究院副院长,主管飞机试飞研究工作,1982年被调至航空工业部任飞机局局长。1984年,他写给中央的一封关于大飞机发展方面的信件引起重视。1985年,胡溪涛离休后,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大飞机制造事业,1986年,他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沈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张阿舟、西北工业大学校长季文美,联名向邓小平同志上书《千方百计尽早提供和使用国产干线飞机》,四位老专家也因此获得了“航空四君子”的雅称。此后,胡溪涛不断向历任中央领导层建言,建议尽快启动中国自主的大飞机研制工程。

  2006年,就在胡溪涛准备再次写信给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时,全国人大通过“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发展干线飞机制造业。2007年3月18日,国务院正式立项,上马大飞机制造项目。

  胡溪涛对于“创新”有一种超乎寻常的热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他向记者提出一个“创新”的要求。关于自主研制大飞机的必要性,胡溪涛此前在接受采访时,曾引用过薄熙来在商务部长任上时公布的“8亿件衬衫换一架空客飞机”的数据来阐述上马大飞机的经济意义,但是,他没再引用这个数据,转而让记者算笔账:安徽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记者同志,你自己可以算算安徽一年生产的粮食,即使全部卖掉能买多少架大飞机?

  这笔账的“算法”大致如下:2007年,安徽粮食产量为290亿公斤左右,如果按1公斤粮食1.5元的价格计算,全部卖掉的话,可以收入430亿元左右,而如果按照一架飞机8000万美元来计算,安徽4000多万农民忙活一年、不吃不喝的全部粮食收成也买不到100架飞机。而据相关方面披露的数据,未来10年内,全国需要2000多架大飞机。

  [ 访谈实录 ]

  缺少一扇标志性的“大门”

  记者:您作为国内资深的大飞机专家,在大飞机公司成立、我国大飞机研制取得实质性进展时,心情怎样?

  胡溪涛:我的感觉与普通老百姓一样,很高兴。

  大飞机制造上不去,我国的高新技术领域就等于缺少一扇标志性的“大门”。中国人太空都能上得去,为什么在3万米以下的空间仍是“空白点”?搞大飞机不是头脑一热,想干就干的,而是国家发展的一种必然的需要。从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国防、军事等各方面的发展来说,都要求我们在3万米以下的空间内不能无所作为。当然,我们可以买大飞机,但是买一回、十回可以,不能总是这样买下去。3万米以下的空间里存在着大气,空气有浮力,也是一种珍贵的资源,而我们如果不制造自己的大飞机,就像是我们不能在大海里行船一样,是说不过去的。

  一个国家真正的“龙头产业”

  记者:20多年来,您一直在为大飞机工程上马而不停地呼吁,并且不断联合各方面的专家向中央提建议,很多人都非常感佩您的执着精神。您为什么对大飞机项目始终情有独钟?

  胡溪涛:在我看来,大飞机是一个国家真正的“龙头产业”,它不仅能够推动航空工业、机械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对许许多多的行业都是一种带动。我可以举个简单的例子,大飞机上所用的所有材料都要求是阻燃的,包括飞机上所用的布料,如果我们通过研制自己的大飞机,熟练地掌握并推广阻燃技术,今后我们家庭用的窗帘也可以用阻燃布料制作,这样多好?

  大飞机对各种与之相关的技术的要求都是极为苛刻的。大飞机要耐得住高温、低温、腐蚀、冲击、振动、雷电、大风、大雨、大雪等各种复杂环境的考验,因此,大飞机要求各种各样的技术都必须是最棒的,而解决这些难题,也是对各种技术能力的最大提高。

  大飞机的使用寿命很长,往往可达到20年,而在这20年中,大飞机往往起降10多万次,而每一次起降所要承受的冲击力都是巨大的,因此,大飞机对设计、加工制造等环节的要求也是极为严格的,这对于整个加工制造业水平的提高也都能发挥极大的带动作用。

  十年后可坐上国产大飞机

  记者:从我们的技术与制造水平的现状来看,您认为我们的国产大飞机什么时候可以上天?我们的大飞机制造出来后,能够与空客、波音的技术水平相当吗?

  胡溪涛:在我看来,大约用10年左右的时间,我们的国产大飞机即可研制成功,我国大飞机的试飞时间将有所提前。

  我国20多年前就曾经成功研制了大飞机“运十”,现在看来,“运十”飞机的技术水平不容低估。“运十”飞机的整个布局与空客A380、波音737飞机都是相同的。目前我国的发动机制造水平相对落后,但是我们可以从国外购买发动机,空客、波音公司也是购买发动机。

  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不能够幻想我们的大飞机一推出来就是“天衣无缝”的,波音公司与空中客车公司的大飞机也是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地加以改进与提高的。

  安徽要多做一些拔尖的事

  记者:据我们所掌握的消息,安徽也有多家机构能够参与到大飞机的研制过程中,您对安徽参与大飞机研制过程有什么建议?

  胡溪涛:安徽应当主动参与大飞机的研制过程。安徽的相关企业应当考虑如何来满足与适应大飞机研制过程中的苛刻要求,安徽有几家航空方面的企业,比如江淮仪表厂、皖安机械厂,还有曾经为“歼十”战斗机的研发出过力的芜湖的光电技术研究所,这些机构都应当主动为大飞机制造服务,按照大飞机制造的要求来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达到真正高、精、尖的要求。总之,安徽在我国的大飞机制造过程中会有所作为。

  记者:作为安徽人,您对安徽在参与大飞机研制这类高精尖技术项目上有怎样的期待?

  胡溪涛:我们安徽人不应当低看自己,我们在工业领域以及技术领域都应有出色表现,要多做一些拔尖的好事情。在国家的高、精、尖技术上,安徽要有所作为,要为整个国家的现代化作出贡献。

  本报记者 胡旭

  相关专题:中国大飞机之梦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