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就难以预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6日 08:22 新浪航天

  未来成就难以预测

  至于中国最终会在载人航天飞行上取得怎样的成就,恐怕这难以预测。美国华盛顿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航天历史学家罗杰·劳纽斯(Roger Launius)表示,中国载人航天飞行三步走计划同美国航天计划传统不具可比性。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隶属于史密森学会。劳纽斯在接受太空网采访时说:“在三次任务中,中国需要了解有关如何实施探月任务方面的东西,至于是什么,我认为这确实很难讲。”

  劳纽斯解释说,“水星”、“双子星”和“阿波罗”这三个航天计划也需过度谨慎了,相比中国,耗费了更多时间和大量飞行任务,不过,同中国三次航天飞行的知识回报相比,来自于美国航天计划的知识回报显然更多。劳纽斯说:“让我们以‘双子星’计划为例,实施这一计划的主要原因是进一步完善交会、对接、舱外活动和长时间太空飞行的技术。假设中国探月计划也需要上述这些技术——我相信他们确实会用到,那么在三次任务中他们从哪儿获取必备的经验和知识?”

  他甚至于认为,“双子星”飞行在演示技能方面是中国不能望其项背的。中国不得不逐步积累有关太空行走、交会、对接方面的经验,而美国和俄罗斯在这些技术上全部是一流水平。劳纽斯说:“在我看来,一个核心问题是,‘地面模拟能够弥补轨道经验的欠缺?’也许能,但我可不敢肯定。”

  担心引发新太空竞赛

  劳纽斯表示,回顾和展望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我个人认为,中国正以扎实的脚步向前发展,并将从秘密研究工作获得大量利益,这也使我们对中国的努力只能妄加猜测。但我还认为,中国在航空界获得的赞誉言过其实了。”劳纽斯说,中国在未来载人探月任务中的雄心壮志足以加深西方对中国的疑虑,怀疑中国还有更大规模的项目,在探月努力上正在寻求至少可以匹敌美国的能力。

  劳纽斯说:“中国尚未公布任何支持其载人探月计划概念的官方证据,尽管中国航天计划内部有人希望这样做。”偶尔,也会有人向西方媒体提及中国探月计划,但政府官方文件中确实没有谈到这种计划的任何信息。美国航空界有人期待看到中国将航天员送上月球表面,原因是他们相信这将引发新一轮太空竞赛。劳纽斯说:“我不确信中国的探月计划是否会引发这种后果,我也没看到中国在那个方面表现出认真态度的任何证据。”

  发射准备紧锣密鼓

  同时,“神舟七号”发射的准备工作正在中国紧锣密鼓地进行。据中国媒体报道,技术人员对“神舟七号”进行了改造,以便它能放下一个密封舱。符合太空行走要求的新型航天服也已通过审核。为实现既定任务目标,中国技术人员对“神舟七号”实施了全面检查。按计划,“神舟七号”将于今年10月使用长征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但具体哪一天尚未宣布。有报道称中国将对此次太空行走进行现场直播。

  此外,对于中国而言,太空行走任务(在舱外活动期间实施的任务)对其在地球轨道建设太空实验室或空间站至关重要。本月初,6名航天员从14名候选人员中被选拔参加即将到来的任务。在这14名航天员中,就包括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在选拔出的6名航天员当中,三人将最终登上“神舟七号”,另外三人则为后备人员。“远望”-6遥测船也已在上海交付使用,参与“神舟七号”任务,为航天员的太空行走提供协助。它将同姐妹舰“远望”-5遥测船一同参加海上太空遥测和任务控制活动。

  媒体援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戚发轫的话报道称,建造“神舟八号”和“神舟九号”飞船的计划也已展开。他补充说,“每次发射的间隔将越来越短。”戚发轫被誉为“神舟之父”,是“神舟一号”至“神舟五号”飞船的总设计师,“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飞船的总顾问。(孝文)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