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合众国际社24日发表平可夫的文章称,中国将于本月就联合研制大型军用运输机一事与乌克兰签署相关协议,不久之后,两国就会启动联合研制军用运输机项目。
平可夫称,其从乌克兰安东诺夫飞机制造公司得到的消息称,乌克兰与中国一直在就联合设计大型军用运输机进行谈判,而且本月两国将就此签署协议。平可夫还引用乌克兰军事工业消息来源称,大型运输机的基本设计概念已有定案,中国军用运输机采用的设计概念与技术与乌克兰和俄罗斯联合研制的安-70运输机不同,将由四台喷气发动机提供动力。据称,在两国在11月签署相关协议后,运输机其他设计细节也会定案。
平可夫指出,虽然近几年中国不断巩固其与乌克兰的战略军事联系,但这却是两国首次联合开发大型飞机。他引用来自俄罗斯航空工业的消息来源称,中国在这个项目上没有向俄罗斯寻求援助,这暗示着中国设计合作的对象正从俄罗斯向乌克兰转变。这还暗示出新飞机将会是安-70运输机的升级版本,而不仅仅是它的复制品。
平可夫称,事实上,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安-70运输机在俄罗斯与乌克兰进行飞行测试时,中国便对该机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然而,该机的研制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首架原型机于1994年12月在乌克兰基辅试飞,但第二年该机便发生了坠毁事件;第二架原型机也于2001年在俄罗斯鄂木斯克省因事故被毁。2002年,俄罗斯与乌克兰就各自拥有该项目百分之五十的股份达成一致协议,并建造了另外两架原型机。不过,2006年4月乌克兰爆发橙色革命后,俄罗斯便推出了这一项目。
目前,该机型仍处于试飞阶段,而且其买家似乎也只有乌克兰空军--其已以宣布要采购五架安-70运输机。平可夫认为,中国之所以做出要在安-70运输机设计基础上生产自己的军用运输机的决定,是想利从安-70运输机已经完成的大量飞行测试中获取经验,以缩短研发时间。
平可夫称其从安东尼飞机制造公司资料来源得知,中国军用飞机将不会安装安-70的D-27发动机,但其并没有透露中国会采用哪种发动机为其运输机提供动力。D-27发动机推力为14000马力,最大载重为47吨,在载重20吨前提下的航程为6600公里。
对于中国新运输机可能会采用哪种发动机的问题,平可夫指出,虽然中国最近从俄罗斯进口了240台D-30KP-2发动机用于升级其H-6K轰炸机,但这些新进口的俄制发动机似乎不太可能出现在军用运输机上。目前,俄罗斯准备用升级后的D-30KP-3或PS-90发动机替换其Il-76运输机之前所配备的D-30KP-2发动机,这是因为D-30KP-2发动机没有达到欧洲最新的噪音控制标准,以至于由这种发动机提供动力的Il-76运输机无法获得在欧洲机场降落的许可。
平可夫还称,虽然此前中国曾计划从俄罗斯进口38架飞机(30架伊尔-76运输机及8架伊尔-78空对空燃料补给机),但这笔交易至今尚未最终敲定,这是因为俄方不再接受两国曾于2005年敲定的价格。他还引用从俄罗斯航空工业来源消息称,由于Il-76运输机目前仍是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的支柱产品,所以俄尚未同意将该机的生产技术转让给中国,双方也未曾就此事展开过协商。
不过,俄罗斯国防产品出口公司副总裁亚历山大·米克希福在最近参加英国航空展时曾表示,中国仍然有意继续其有关采购伊尔-76及伊尔-78运输机的协商,并称相关合同依旧有效。据米克希福透露,目前俄中双方仍未就运输机价格达成一致意见:"我们需要重新商议一下运输机的价格,并且希望新的价格能够符合国际价格标准。"米克希福还强调说,考虑到恢复生产以及装配飞机的时间安排,俄罗斯之前就已经准备好要在乌里扬诺夫斯克市设立一个新的制造工厂,于2011年开始Il-76运输机的生产工作。
平可夫称,中国缺乏设计、制造大型运输机方面的经验,其在该领域内进行的相关项目也不顺利,如中国的Y8F-600中型军用运输机项目,也是在2002年得到安东尼飞机制造公司的设计援助后才得以顺利进行。
按照最初的设计,中国的Y8F-600型运输机由四台普惠加拿大公司生产的PW150B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提供动力,由英国制造的R408推进器提供推动力。加拿大方面已经把测验用发动机交付给中国,据称该发动机将会被应到中国的民用飞机上。
然而,考虑到来自美国限制向中国出口军事技术的压力,平可夫怀疑加拿大最终可能无法向中国出口足够满足其需要的P&W发动机。他认为,中国最终只能选择将俄罗斯或者乌克兰制造的发动机运用到其军用运输机上。(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