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大因素:参加试航的技术人员可能根本不知道如何应对消防系统意外启动的情况。由于艇上人员太多,很多人可能没有听到警报声,或者不知道那样的警报声意味着什么。
这一猜测目前已得到证实。仍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工程师维克托·里夫克告诉《共青团真理报》:“我值班结束后刚躺下休息,突然,氟利昂气体正对着我喷下来,像雾一样。我失去了知觉。”他的同事谢尔盖·安沙科夫说:“液化的气体包围我们后,我听见警报声,然后听到副舰长大叫:‘接通你们的呼吸器!’一些人直接吸入氟利昂,立刻死去;一些人仍在迷惑中,没能戴上面罩。”
第四大因素:潜艇制造环节出现问题。俄军工专家亚历山大·古茨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说,俄罗斯军工在产品和人才两方面都青黄不接,不少新武器其实是用苏联时代库存的原材料装配的,至于这些颇有年头的材料是否合格,无人敢保证。
另一方面,苏联解体后,大批军工企业人才流失。由于过去20多年里几乎没有生产新潜艇,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要么退休或流失海外,要么技术荒废。总而言之,技术与人才的“断档”是导致“环斑海豹”号悲剧的根本原因。 (本报特约记者 张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