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陶蹊
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不久,美国国防部派遣一支精锐特种部队潜入阿富汗,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找到并杀死“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在险峻的阿富汗山区,这支小分队锁定了拉登的位置,距离其最近时只有约2000米。然而,美军高层两次出人意料地否定了小分队的作战方案;在小分队即将发动攻击时,配合他们行动的阿富汗士兵突然调转枪口,阻止小分队继续前进,小分队失去了干掉拉登的黄金时机。10月5日,这支曾和拉登“密切接触”的特种部队指挥官 “道尔顿·富里”(化名),出现在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电视节目中,首次向外界披露了当年那次行动的内情。
1.我们的任务是杀死拉登
CBS在电视节目中介绍说,“道尔顿·富里”虽然早已从美军特种部队退役,但依然不能公开真实姓名,也不能以真实面貌出现在电视节目中。在节目录制前,CBS专门聘请了一位化妆师,为他“易容”。
富里说,他早已习惯了伪装。2001年11月,当他与另外50余名“三角洲”特种部队士兵抵达阿富汗时,就是以“当地人”的面貌出现的:每个人都留着浓密的胡须,穿着肥大的衣服,一些人还拿着“塔利班”武装分子惯常使用的AK-47 突击步枪。当时,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已被美、英支持的“北方联盟”攻占,“塔利班”武装与“基地”组织成员纷纷逃入南部和东部山区,试图在那里重整旗鼓。
富里领导的那支“三角洲”小分队的任务,就是在“北方联盟”军队的配合下,秘密进入阿富汗山区,找到并杀死“ 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大家恨透了奥萨马·本·拉登。如果找到他,没有人愿意将他生擒并带回美国接受审判,肯定会直接干掉他。这是我们那次行动的惟一目标。”富里回忆说。
2.作战方案两次被否决
依靠监听“基地”组织的无线电通讯和其他情报来源,中央情报局(CIA)认为本·拉登及其部属很可能逃至阿富汗东部山区,藏匿在一个叫托拉-博拉的地方。
在阿富汗普什图语中,托拉-博拉的意思是“黑色地窖”或“黑色烟尘”。它位于阿富汗东部的楠格哈尔省,海拔约 4200米,距离巴基斯坦边境仅10公里。CIA的情报显示,托拉-博拉地区有错综复杂的天然洞穴,“塔利班”武装和 “基地”组织依据这些洞穴构筑了严密的防守工事,洞穴中还储藏有大量武器弹药和粮食等长期作战物资。在托拉-博拉及其附近地区,“塔利班”武装和“基地”组织战斗人员的数量可能超过1000人,其中绝大部分会“誓死”保卫本·拉登。
2001年12月初,装扮成“当地人”的“三角洲”小分队与数名CIA特工一道混杂在“北方联盟”的军队中,抵达托拉-博拉山区。在对地形进行详细侦查后,富里有了一个十分大胆的作战方案:“我们计划携带高山氧气装备,从巴基斯坦一侧翻越大山,出其不意地抵达本·拉登藏匿处的‘后门’。”然而,这个符合特种作战规律的方案后来被否决。“究竟是司令部否决了该方案,还是美国总统说了‘不’,我不知道。”富里说。
这一方案“夭折”后,富里又提出了一个可以将本·拉登置于死地的计划:通过空投的方式,在托拉-博拉与巴基斯坦边境地区之间大规模布设地雷,封锁本·拉登逃往巴基斯坦的通道,然后在正面发动大规模进攻,形成“瓮中捉鳖”之势。这个计划同样被否决。
作战方案接连碰壁,富里对此感到不可理解——在长达5年的服役期间,他从未听说过美军高层直接否决“三角洲” 特种部队的具体战术方案。
3.中情局特工重金笼络当地军阀
这样一来,富里只剩下一个选择:从正面发动强攻,直接面对强悍的“塔利班”武装和“基地”组织成员。
与“三角洲”小分队配合作战的“北方联盟”指挥官名叫哈兹拉特·阿里,是当地的军阀。为了获得其支持,CIA 先后向他提供了上百万美元。富里亲眼看到过一名CIA特工将装有25万美元现钞的帆布袋子交给阿里。这位“将军”的手下有上千名战士,“既有14岁的小孩,也有80岁的老头”,穿着打扮与“塔利班”武装人员完全一样。
虽然收下了CIA的“大礼包”,但阿里对攻打托拉-博拉并不热心。富里刚开始讨论作战计划,阿里就摇晃着脑袋说:“我认为你们这些美国人搞不定托拉-博拉。在这些大山中,你们对付不了‘基地’组织。”
这样的态度使阿里及手下的战斗力大打折扣。“他的手下冲上山坡,放几枪,打死一两个‘基地’成员,或者被对方打死一两个,就立即后撤。他们就像与‘基地’达成了某种默契,一起来‘表演’,然后各自回家。”富里说。
当时,恰逢阿富汗当地的一个节日。阿里及手下大多是当地人,白天,他们还能配合一下“三角洲”小分队的行动,一到晚上,便纷纷回家过节,将小分队“遗弃”在阵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