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发展发展战略空军来应对台海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1日 11:00 航空世界
中国需要发展发展战略空军来应对台海问题
    中俄在寻求陷入停顿的伊尔-76 78采购飞机问题的解决办法,如果进行重新商谈,中国或购买新一代伊尔-476型运输机。资料图:俄罗斯IL-76MD-90运输机飞行

  中国对大型军用飞机的现实需求

  中国有着广阔的领土和漫长的边境线,周边安全环境非常复杂,中国的武装力量必须依靠高度协同的机动打击来保证国防安全,通过对作战部队进行成建制的快速机动来应付突发的危险。但令人心焦的现实是,中国军队在高技术作战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却无法在所有重点地区都集中足够规模的力量。目前,中国武装机动力量的核心是一支以空中机动为基础的独立作战部队,各大军区也都组织了规模不同的快速反应部队,然而这些部队中只有轻装备的空降兵依靠运输机提供机动运输能力,野战机动部队和机械化战略预备力量主要依靠的还是铁路和公路运输。

  从美军现代作战实践看,要想满足现代高技术战争条件下的快速反应要求,必须拥有足以保证部队机动运输要求的空中运输力量。由于民用运输机存在难以运输重装备、机场条件有限和不适应复杂环境的现实问题,因此快速反应部队的人员和装备运输必须以军用运输机、特别是载重能力30吨以上的大型喷气式军用运输机作为运力基础。然而中国现在还不能生产大型军用运输机,外购渠道又远比直接采购民用客机狭窄——现在只有俄罗斯能够向中国提供数量和型号都比较有限的大型军用运输机。中国近年来向俄罗斯采购伊尔-76运输机的过程说明,中国军用大飞机的获取途径远不像民用客机那样可靠,供应方的垄断性导致大飞机的引进很容易出现“有钱无货”的局面,即使已经引进且进入现役的大飞机也要在数量和后勤保障方面受到供应国的影响。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军用大飞机完全依赖进口,导致以军用大飞机为平台的特种飞机的改装、发展速度和能力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严峻的事实说明,军用大飞机已成为制约中国军队作战能力提升的最大瓶颈之一。

  中国的国防战略在新时期已经开始向攻势防御和快速反应转变,这就要求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必须拥有强大的大型运输机和特种飞机力量。然而,大型运输机和特种飞机平台获得途径的单一和俄罗斯伊尔-76生产能力的限制,使中国军用大飞机的装备规模始终无法满足国防力量快速发展的需要,而且采用国外引进的飞机作为重点国防装备项目的平台,也严重影响了空中预警机这类重大国防装备的技术保密和型号发展更新。要想改变这种尴尬局面,中国就必须自己发展大飞机,切实保证国防建设对大型航空技术装备的需求。

  此外,大力发展发展战略空军也是应对台海问题和制衡美国霸权的需要,是有效震慑台独及分裂势力的手段。台海战争最终还是要解放军登陆台岛,提升战略投送能力能够提高战略机动速度取得战略主动权,特别是道路崎岖的山地可发挥运输直升机垂直快速输运和大型运输机伞降的优势可有效缓解因路面障碍而又急需大幅需要和急需补充作战人员物资的矛盾,能极大提高军队后勤补给能力,从而有力增强军事实力和威慑力.2007年11月28日在纽约召开的航空航天与防务财经会议上,美空军部长曾对记者说,空中占领正在成为美国用于威慑敌人的主要方式。他说,美军在一些战略要地,如关岛做了一些调整,重新配置了B-2轰炸机,在世界各地的军事要地也是相应增加空中力量而适当减少地面部队。他表示,只要盟国看到我们的飞机就会了解到我们会承担我们的义务。在建设战略空军的工程中,大型运输机作为战略空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研制自己的大飞机.我们目前大运输机仍主要是购自俄罗斯的30余架伊尔76运输机,而大型运输直升机也只有一架从俄罗斯租用的米26重型直升机。与美国170多架C-17战略运输机及俄罗斯200多架伊尔-76相比,之间的差距极其巨大,而另一方面,从目前军事潮流发展以及我国所面临的安全形式来看,却又迫切需要大规模的运输机群来提高我军的反映速度及机动作战能力,因此装备新型的,大航程,大运载量的运输机迫在眉睫。

  国内大运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远景

  中国的国防安全需要使得大型军用运输机的发展成为了航空工业当前最迫切的任务之一,而航空技术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为大飞机的发展为研制大飞机提供了相应的基础条件。目前,中国的大飞机已经不再是对“需要还是不需要”这样的问题进行讨论的阶段,而是要从“需要什么”和“按照什么样的方法获得”的角度进行完善。

  国内军用运输机已经取得成功的典型代表是运8中型战术运输机。目前,运8是中国军事运输体系的主力和中国空军、海军航空兵中型特种飞机的改装平台。在前苏联安12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运8已经在型号上形成了系列化,并且正在按军用运输机、民用客货运输机和通用平台的方式进行发展和改进。虽然运8基本型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不如苏联的安12原型,但是经过20年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其综合性能已得到了明显提高,如现在开发中的运8F600、运9和运8X等型号已经有条件和美国较新型的C-130J相比较。运8的新型号在技术改进方面采用了很多最新的科研和生产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以安12为原型产生的一些限制,在部分性能指标上甚至超越了前苏联安12的后期型号,在未来10~15年里基本能够满足中国对军用中型战术运输机的需要。

  中国空中力量和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要求中国航空工业必须提供适用且好用的大飞机,这就使中国在军用大型飞机方面处于更新换代和填补空白的关键时刻。中国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具备大型运输机的稳定供应能力,解决航空兵现有大型运输机运力不足和特种飞机在改装中缺乏平台的困境,在条件许可时还需开发性能更加先进完善的战略运输机。中国国防发展的需要是大飞机项目得以成为国家重大专项工程的基础,而中国航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改善则为大飞机项目提供了资源保障,同时民用飞机的发展对军机的促进作用也是大飞机发展过程中可供利用的一个契机。民机虽然在气动布局和结构设计上与军机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同样作为大型运输机的民机在材料、工艺和生产管理方面与军机是有相同之处的。由于军机在经济性、乘坐品质和噪音控制方面的要求远比民机要低,因此民机发展中的很多困难在军机开发过程中并不是大问题。中国航空工业系统已经通过自行研制运一10和引进技术生产MD82/90的过程积累了大飞机需要的生产工艺和大规格密封座舱的设计经验,ARJ21的下线和后续发展型号的开展,也在材料、动力和总体设计方面积累了必要的经验和生产条件。中国航空工业对军用运输机的生产改进和民机型号的阶段性成果,从整体上具备了自行开发大型军用运输机所需要的技术基础和生产能力储备。

  结束语

  可以肯定的是,此次救灾中暴露的空军空运能力低下的问题,势必加速催生中国自己的军用大型飞机投入使用,有了自主的大型军用运输机,中国空军就能够极大地增强战略空运能力,在未来类似的救灾活动发生时,可以在第一时间把部队人员送抵灾区,此外还可以把灾区急需的工程机械、野战通迅、后勤保障设备迅速高效地送抵目的地。中国正在发展的大型军用飞机的作战能力,除了在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中为前线高速输送兵员和装备物资,还能提供理想的大型空中平台,通过提供飞行平台而改装的预警机、巡逻机、加油机、电子战飞机等装备,极大地提升中国军队的作战能力。

  相关专题:航空世界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