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军力报告节选:对台问题北京不愿放弃武力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5日 07:48 东方网
解放军渡海登陆演练
尽管北京期望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但解放军仍在针对台湾继续部署的短程弹道导弹,这表明:北京不愿放弃使用武力。
解放军正在不断提高两栖作战能力
声明:本文为《东方网》供《新浪军事》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美国国防部3月4日向国会提交一份2008年度《中国军力报告》,报告对中国国防战略、军事现代化、军事战略战术原则、台海问题等进行了全面分析。以下为《中国军力报告》部分内容:
“近年来,台海局势已变得更加复杂、严峻……我军……已在进一步努力加快军事斗争准备步伐,以捍卫国家的安全和统一。” ——中国国防部长 曹刚川 综述 台海的安全形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中国大陆和台湾之间的互动。美国政府已经清楚地表明,反对台海两岸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现状,支持以台海两岸人民均可接受的方式和平解决两岸分歧。随着中国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经济强国,中国正越来越能够通过外交施压和经济手段来胁迫台湾,而无需诉诸武力。同时,中国已将它的一些经济增长部分用作支持军力增强的资金,从而使它的军队能够向台湾直接施压。除了使军队拥有新的能力外,忠告还可能同时研发一些无需入侵(必要时则发动攻击)即可迫使台湾就范的作战理念。与此同时,在过去十年间,台湾的国防开支实际上在不断下降,致使台湾当局越发迫切需要为维持本岛的自卫能力而付出必要的财政开支。上述趋势对台湾的安全构成了一系列挑战;而在此前,台湾安全的基础一直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无力越过100海里宽的台湾海峡投送力量,岛屿防卫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台军自身在科技方面占优,以及美国有可能干涉。 美国依照1979年的《与台湾关系法》,已在着手帮助维持台海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除提供适当的防卫物资和服务、以便使台湾能够维持足以自卫的能力外,美国国防部还通过推动美国武装部队转型和对全球军力分布态势进行调整,维持着抵制北京方面使用武力或胁迫手段来改变台海地区未来形势的能力。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台湾已做出一些重要举措,以提高它的军队的联合作战能力,加强它的军官和未授衔军官(NCO)队伍,储备战时物资,并完善各种危机反应能力。2007年6月,台湾立法机构通过了一份总额为89亿美元的国防预算,其中包括:斥资购买12架P-3C 海上巡逻机,对6套“爱国者”导弹系统进行升级,购买3架TP-3A 飞机的备用零件和144套SM-2海基防空导弹(SAM),并开始研讨购买8艘柴油动力潜艇的可行性。此外,台湾当局还批准在未来三年内购买一些精确制导武器,包括:218枚AMRAAM 空空导弹,235 枚“Maverick”空对地导弹,以及60枚“鱼叉”Block II 反潜导弹。台湾立法机构还于2007年12月为2008年度通过了一份总额为105亿美元的预算案,比上年增加了12%,其中包括投资研究并进而设计、制造一艘柴油动力潜艇,以便与随后出台的产品竞标合同相呼应。总体而言,面对北京方面军力的不断增强,这些改进措施已经增强了台湾的防卫优势。 中国的台海战略 鉴于相信局势正向统一的目标不断推进,以及为冲突所付出的代价大于收益,北京方面似乎正准备推迟统一进程。 就近期而言,北京方面的目标是阻止台湾走向“急独”,同时继续坚持在这一框架下和平解决问题:赋予台湾高度的自治地位,以换取它与大陆统一。中国的领导人们正通过运用综合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外交和军事手段于一体的强制性战略来贯彻这一政策。 尽管北京期望和平解决问题,并倾向于这一结果,但解放军仍在针对台湾继续部署的短程弹道导弹、提高两栖作战能力和部署现代化的远程防空武器系统。这些都表明:北京不愿放弃使用武力。 大陆此前常警告将使用武力对付台湾,但这种局面并非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回应台湾就其政治地位所发表的言论和采取的行动,解放军力量的变化,以及北京对其它国家与台湾关系的观察,情势已随着时间的迁延而发生了变化。这些情况,或者说“红线”,包括:正式宣布台湾独立;不明确的“趋向独立”的举动;外部力量干预台湾内部事务;无限期推迟已中断的关于海峡两岸统一的对话;台湾获得核武器;台湾的内部动乱。2005年3月通过的《反分裂法》第8条声称:如果“分裂势力……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北京将采取“非和平手段”。 这些“红线”的含糊性似乎是有意为之的,从而使北京能够灵活决定其回应的性质、时间表和形式。除这种含混的情势外,北京政权内部的政治因素也可能影响北京方面的决策,但这些情况常不为外部人士所知。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